宁波市江北区灵峰学校 林佳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王怡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同步课堂”(以下简称“同步课堂”)是指借助远程直播技术,将面向本地课堂的面对面教学与面向异地课堂的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虚实结合的课堂教学环境[1]。同步课堂包括支援校与受援校两端,主讲教师一般由支援校教师担任,负责两校或多校学生的教学。目前,对于同步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模式的构建,面对同步课堂中的互动缺失等问题主要采用优化组织机制和互动策略等方法应对,缺少从学生学习心理角度出发的探析。除此之外,少量研究开始验证同步课堂的实施成效,主要是分析支援校与受援校学生的学业成绩变化,发现受援校学生成绩相较于常规教学的同水平学校学生有明显提升[2],但缺少对受援校学生学习心理现状的关注。
内部动机来源于个人内部或活动本身,显著影响个人的行为、绩效和幸福感。内部动机的测量对于检测学生学习的投入度也十分有必要,因为它表明个人在不受任何外部奖励影响的情况下自愿、持久地完成某项任务的程度。因此,内部动机作为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有必要成为同步课堂现状研究中关注的重点。此外,城乡学生的学习动机之间原本就存在差异,在小学阶段农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低于城镇学生[3]。因此在同步课堂实施和研究过程中,受援校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也是两校教师需要关注的关键因素。了解受援校学生内部动机现状,也能够为解决同步课堂中师生互动缺失问题、提升同步课堂教学效果提供新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某同步课堂受援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该校参与同步课堂授课的小学生共133人。其中,二年级27人(20.3%),四年级85人(63.9%),五年级21人(15.8%)。男女比例也比较均衡,女生占45.9%,男生占54.1%。二年级学生参与了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同步课堂授课,五年级学生只参与了语文学科授课,四年级学生中只参与语文学科授课的有54人,只参与英语学科授课的有31人。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在同步课堂全部课程结束后,对不同年级发放内部动机量表,调查学生在同步课堂上的学习动机。在编制问卷时,受援校教师会参与问卷的编制过程,以确保量表题项的可读性。同时在发放问卷前,教师也会向学生说明问卷的填写注意事项,以确保学生数据填写的准确性。
测量小学生学习动机的量表来自Leng等人在2010年编制的内部动机量表,该量表基于Deci和Ryan的内部动机量表(Intrinsic Motivation Inventory)修订而成,修订后语句更易懂,更适用于小学生自测其内部动机。量表为七点李克特式,分为兴趣/爱好,自我效能感,努力/重要性,压力/紧张,感知选择,价值/有用性等六个维度,Cronbach’s α 值分别为0.678,0.693,0.636,0.776,0.610和0.814,总量表Cronbach’s α值为0.875,信效度良好。
三、“互联网+同步课堂”受援方学生学习动机现状
(一)同步课堂中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现状
为了了解受援校学生在同步课堂上的学习动机,分别对参与同步课堂授课的二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如表1所示。结果发现,同步课堂受援校学生内部动机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学生对同步课堂的兴趣和感知有用性处于较高水平,而在同步课堂中感知到的可选择权较低,学生对是否参与同步课堂中的活动或参与某项活动缺少选择权。
表1 同步课堂中学生内部动机现状描述统计表(n=133)
(www.daowen.com)
(二)同步课堂中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年级差异
统计发现,二年级学生的动机水平最低,五年级学生的动机水平最高,如表2所示。在总动机(F=6.589,p=0.002)、努力/重要性(F=7.717,p=0.001)、压力/紧张(F=6.870,p=0.001)方面,年级差异极其显著;在兴趣/爱好方面,年级差异显著(F=4.339,p=0.015)。相较于其他年级的学生,二年级学生对同步课堂中的学习活动不感兴趣,认为自己不太能够胜任同步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因此付出的努力也较少,在同步课堂中也更容易感到紧张、焦虑;四年级学生与二年级学生相比,更积极地参与同步课堂中的活动,也不容易感到紧张,总体来说内部动机更高;五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明显对同步课堂中的活动更感兴趣,更不容易感到紧张和焦虑,也投入了更多精力完成同步课堂中的活动。
表2 同步课堂中各年级学生内部动机的方差分析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三)同步课堂中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
在同步课堂中,小学女生的学习动机显著高于男生(t=2.237,p=0.027),内部总动机差值为9.521,其余各项分量表中女生得分也均高于男生。努力/重要性和感知选择两项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809,p=0.006;t=2.239,p=0.027),说明女生更看重同步课堂,在其中投入了更多精力,同时在同步课堂中感知到的可选择权相较于男生也更大。
性别差异程度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中也有所不同。在二年级和五年级学生中,虽然女生在各项动机中得分高于男生,但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四年级学生中,在努力/重要性(t=3.574,p=0.001)、压力/紧张(t=2.464,p=0.016)、感知选择(t=3.053,p=0.003)和总动机(t=2.741,p=0.007)上,女生均显著高于男生。
四、讨论
本研究发现“互联网+同步课堂”受援校学生学习内部动机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但受援校学生感知选择权偏低,只是同步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被动参与者。针对此种现状,受援校与支援校两校教师需要为受援校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例如,让学生主动选择具体的讲解内容、直播画面的显示形式、提问形式等,让受援校学生积极地参与同步课堂授课,成为主动的信息接收者。
除此之外,统计数据发现二年级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显著低于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也更容易感到紧张和焦虑,这可能是由于二年级的学生更依赖于现场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对受援校二年级的学生投入更多关注,增加一些活跃气氛、降低学生紧张感的活动,或者适当减少同步课堂授课次数。四年级学生中,女生的学习动机显著高于男生,在同步课堂中付出的努力也更多。因此,教师需要引导男生理解同步课堂学习活动的重要性,使其在同步课堂活动中付出更多努力。
参考文献:
[1]雷励华,左明章.面向农村教学点的同步互动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11):38-43.
[2]杨俊锋,崔丽霞,吴滕,等.混合同步网络课堂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2):50-56+77.
[3]王有智.城乡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差异的比较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121-1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