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互联网+时代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互联网+时代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9年3月,浙江省启动“互联网+义务教育”千校结对工程,并将其纳入省政府年度民生实事。“互联网+义务教育”旨在联合城乡学校构建教育共同体,依托互联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中小学校结对帮扶机制,在校际协作中探索促进乡村学校办学品质提升与师生发展的路径。(一)资源整合,凝聚合力“互联网+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成教育资源的共享,这也成为联盟在校际协作中开展的重要工作内容。

互联网+时代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宁波市江北区外国语艺术学校 田静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当前,互联网正成为我国构建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均衡优质发展模式的重要载体。2019年3月,浙江省启动“互联网+义务教育”千校结对工程,并将其纳入省政府年度民生实事。“互联网+义务教育”旨在联合城乡学校构建教育共同体,依托互联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中小学校结对帮扶机制,在校际协作中探索促进乡村学校办学品质提升与师生发展的路径。

在推进城乡结对帮扶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发现结对校之间差距缩小的同时也呈现出趋同性现象,缺乏各美其美的多样化发展。究其原因,首先是过于强化共同体中的“帮扶”关系,将两校的关系固化为单向输出与被动接受,忽视乡村学校发展中自主性的发挥;其次是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往往侧重于同步课堂、同步教研,极少涉及其他领域的协作,窄化了国家对帮扶工作的要求。

“互联网+义务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组织形态,要求我们系统思考,梳理包括支援校、受援校在内的元素及其关系,在组织、实施、管理、保障等方面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际协作联动机制,突破城乡结对异质学校协作交流的壁垒,全方位、系统性地推进城乡帮扶结对工作,在每一所学校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本文基于宁波市江北区“互联网+义务教育”实施学校江北区外国语艺术学校、裘市小学、姚江书院借助互联网构建学校联盟,探索协同发展模式的实践,介绍城乡学校校际协作的方法与路径。

二、城乡校际协作联盟构建

(一)城乡校际协作的原则

校际协作重在“协”,即单元内的所有个体基于共同目标努力协作,创造出比单一个体累加更大的绩效。为此,在发展规划与目标上,本研究中构建的校际协作联盟以“校本优势、独立办学、资源统整、各显特色、整体提升”为原则来确定重点协作的领域和目标。

首先是拓展协作领域,即将盟校协作领域从原来单纯的教学领域拓展到德育、人事、后勤等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

其次是创新协作形式。在组织方式上,既鼓励所有盟校共同参与,也鼓励盟校间,甚至各校教研组等群体间的一对一协作。

最后是约定协作过程中尊重学校差异和发展样态,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和发展样态”。校际协作要求每所盟校扬长显优,挖掘各自的优势与特点,让每所学校丰富内涵、提升品质、彰显特色。

(二)组织架构与规划

本研究构建的校际协作联盟中,各盟校均有独立法人,不存在从属关系,但是以官方正式发文的方式确立了协作关系以保障联盟的运行,同时构建了“平衡矩阵型”的组织架构(图1)。

图1 联盟组织结构图

其中,各盟校均由各校校长作为联系人,每学期初,三校校长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会同学校师训、教研等科室负责人,联合研制联盟的活动方案。在具体的活动开展时,联盟则采用工作小组制,即由参与该活动的各校教师联合组建项目团队,并指派专人负责。这种校长亲自领衔、纵横交叉的组织架构既为联盟的活动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为各校扬长避短、资源整合创设了民主自由的氛围。

除此之外,联盟也强化了运行制度的建设,制定了《双线会议制度》《共同体教研主题研讨制度》《教研计划审核制度》等。这些制度以契约的形式,保障了资源、技术、信息等在校际协作中的顺畅交流与共享。

三、城乡校际协作的运行

在城乡校际协作的运行上,依据联盟的发展规划,以资源共享、项目驱动的思路,围绕学校管理中的各个领域开展了校际协作的实践。

(一)资源整合,凝聚合力

“互联网+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成教育资源的共享,这也成为联盟在校际协作中开展的重要工作内容。这里所指的资源,泛指各校在教育、教学工作推进中可以利用的物力、财力、人力等的总称,包括师资、课程、设备设施等。实践中,资源的聚合与共享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

1.优质师资共用

优质师资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名校之所以有名的主要因素。为了发挥优秀教师对各校教育事业的引领与带动作用,联盟挖掘了盟校内现有的名优教师资源,包括外聘专家,并打破校际壁垒,以学科组为单位“抱团”,借助名优教师的辐射力度和向度,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www.daowen.com)

同时,由于部分学校长期存在师资短缺的现象,尤其是音乐体育美术书法等科目紧缺专任教师,联盟在成立之时就建立了通过“换岗”“借岗”等方式实现师资的双向流动的制度,在现行编制不变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缓解了师资短缺的问题。这一举措以更灵活的方式配置了教师资源,解决了盟校间课程开设的问题,扩大了优质资源的共享范围,深受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欢迎。

2.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课程是学校承担育人职能的重要载体,联盟同样在校际协作中进行了课程资源共同建设与应用的探索。首先是系统梳理学校原有特色课程,将其中有良好基础、有共同需求的课程升级为数字化联盟课程,供各盟校共同使用,使优质课程打破城乡界限,为盟校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可能性,为课程赋能增值。

除了课程,包括课件、教案等在内的数字资源库共建则是联盟在促进资源共享中的另一典型实践。联盟建立了面向所有盟校的数字资源库,定期组织项目小组,遴选教育实践中产生的优质资源,包括教学设计、分层作业、德育材料、外聘专家等,归档在云端,由此形成了资源随时更新、人人使用、协作共进的建设氛围。

3.物理空间与设施设备的共用

此外,盟校之间也建立了物理空间与设施设备共享的机制。盟校成员间,实验器材、体育器材、图书资料、文化活动场馆以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消耗物资和低值易耗品等硬件,均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预约并流通共用,提高了设施设备,包括教学软件的利用率。

(二)项目驱动,以活动为载体

在运行方式上,联盟遴选各校的共同需求,设计专题项目,以项目内的各种专题活动作为载体,借助项目的实施来提炼成功经验,同时达成提升教育工作成效与培养师资的目的。

在项目的实施上,联盟协调小组事先依据协作框架,梳理每学期各校的发展需求,然后确定协作项目,并组建由各校相关教师构成的项目团队。项目立项后,项目团队在负责人的指导下,设计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依序推进。接着,协调小组组织对项目绩效的评估,必要时,也会邀请第三方专家参与评估工作。最终,各项目团队提炼优秀成果,在盟校内或区域内进行推广应用。

以“有教养”这一德育内容为例,在协调小组将其确定为盟校的协作项目后,由三校的德育团队教师构成的共同体细化任务,制定项目推进方案,开展研究与实践,最终将形成的德育课程逐步推广到各盟校,让盟校在学生行规教育中少走弯路,并以此为载体,培养教师的德育能力。

(三)绩效评估,质量保障

为确保校际协作的质量,联盟也高度重视绩效的评估工作。联盟组建了评估团队,主要负责评价校际协作项目及活动绩效。在评估团队的构成上,采用了固定成员与临时成员分类组建的方式。固定成员是评估团队的核心,由各盟校的分管领导以及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对校际协作总体绩效做定期的评估,同时也承担对各盟校学生学业水平以及教师专业能力的评估职能。此处的学业水平评估并不简单针对测试成绩,而是针对特定学生群体的某一学业能力展开综合评价,目的是提升教育质量。如联盟针对四年级学生组织的阅读能力评估活动,综合运用即时反馈及诊断系统,结合平时作业与测验,对各盟校实施了同一标准的评估,并依据数据诊断,将需要学业补救的学生根据需求或家庭背景等分组指导,由盟校内的老师分别承担指导工作,如提升识字能力的“牛年识字打卡群”、以留守儿童为主要对象的“守望相助学习群”等。

涉及项目与活动的绩效评价,则往往采用固定成员与临时成员相结合的方式。临时成员既包括盟校内与项目主题相关的骨干教师,有时也会包括因评估工作需要的外聘专家,如从区域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短期聘请的专业人员。

三、成效与反思

本实践以系统视角,对“互联网+”背景下学校联盟的构建与校际协作的实施进行了整体化设计。该设计整合了盟校内的各种教育资源,扬长避短,统筹规划,充分发挥“盟”校的力量,为教师提供有层次性和多样性的专业成长平台,创设了在项目实践中专业发展的氛围,提升了盟校内教师的专业能力。

与此同时,各校在联盟的协作框架下,在挖掘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潜力的基础上,发挥学校之间的“共振效应”,抱团优势初步显现,提升了各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成效,实现了每所学校“优质均衡、富有特色、充满生机、和谐有序”的发展格局。各校间共享、互通、共荣,消弭了学校之间的隔阂,加快了优质教育成果和文化品牌的形成和推广,为周边结对校的进一步破壁、交流、协作提供样本,为学校集群化治理提供了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邓仕民.学区共同体:共享核心经验与核心资源[J].人民教育,2020(01):70-73.

[2]李刚.更为精准地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发展[J].人民教育,2020(20):31-34.

[3]周彬.学校集群发展:理论突破与实践选择[J].教育学报,2019,15(04):43-50.

[4]易国栋.城乡同堂,携手成长——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带来的启示与思考[J].人民教育,2020(08):72-73.

[5]尹祖荣,王勇军.目标-规约-激励:优化学校运行机制的策略选择[J].中小学管理,2021(01):43-44.

[6]王刚.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再升级[J].人民教育,2020(20):35-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