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厂区地质条件
厂区围岩为层状岩体,呈单斜构造,倾向河床下游。从上游至下游厂区围岩依次为下二叠统栖霞组(P1q)厚—中厚层灰岩夹页状滑石化灰岩,下二叠统茅口组(P1m)巨厚—厚层灰岩,上二叠统吴家坪组(P2w)薄—中层状砖坯质白云质灰岩、页岩、石煤层等。岩层产状60°~65°/SE∠30°~40°。
厂区断层主要有F17、F14、F15、F16、F18、F36、F37等,大多数为近似垂直于河床走向的小规模断层,断层破碎带宽一般为0.1~0.5m,最大延伸长度小于230m。主要层间错动有10条,均为页状滑石化灰岩鳞片、方解石脉及灰岩碎屑,连续性好。岩体主要节理有4组,多数节理短小闭合,充填钙华、方解石脉及少量泥膜。
厂区各建筑物围岩除断层及层间错动外,岩体较完整,新鲜坚硬,岩石饱和抗压强度50~90MPa,弹模为18~23GPa,主要为Ⅱ~Ⅲ类围岩。
根据水压致裂法测试和对地质勘探平洞收敛变形的反演分析,厂区地应力场以地质构造应力为主,属中等地应力区,水平构造应力大于垂直应力。最大水平主应力约12MPa,其方向为N10°~20°W,与三大主洞室轴线夹角55°~60°。
(二)洞室围岩稳定分析
1.洞室轴线与地应力
洞群轴线为104.88°,与层面夹角40°~45°,与主要结构面F15、F16、F17、F14夹角10°左右,与水压致裂测得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夹角55°~60°,对边墙稳定不利,易促成洞群间围岩的屈服。
2.渗水和围岩稳定
为了维系洞室围岩整体稳定,改善厂区水文地质条件,采取4层排水廊道及相应排水幕拦截地下洞群渗水,加强了引水管与大坝帷幕接头处帷幕处理;在2号排水洞近河岸增设了帷幕;对6号冲沟采取护底、堵漏、截流措施;从总体上看厂区防渗排水效果是好的。但厂区顶部尚未形成完整排水幕,运行后主厂房主变洞顶部和侧墙均有不同程度渗水,随后在3号排水洞内向上打了1排排水孔,拦截来水,已取得效果,基本解决了渗水问题。(www.daowen.com)
鉴于厂区总体层面倾角较缓(30°~40°),其间夹有较多层间错动带,该层间错动带宽度较大,性状较差,遇水后膨胀,再加上顶拱角度较坦(70°),长期渗水可带来锚杆锈蚀,并可改变岩体及层间错动带性状,会对围岩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3.有限元计算与模型试验
在充分的地质勘探和岩体力学试验基础上,对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进行了二维有限元计算,尾调室结构模型试验,原型观测反演分析计算,以及块体稳定分析和岩锚吊车梁有限元计算。
各种分析计算方法均不同程度地考虑了主要洞室的形状和大小、围岩的初始应力场、围岩的力学参数、岩体变形的非线性及岩体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以及主要的断层、节理和层间错动面及其力学参数,同时还考虑了洞室开挖过程的影响。有限元计算与模型试验的主要结果为:
1)三大主洞室以相同的开挖进度进行开挖为最优施工方案。
2)三大主洞室开挖形成顶拱时,顶拱切向应力显著增加,径向应力急剧释放。随着开挖高程的下降,水平荷载作用不断增强,使顶拱切向应力持续增加,位移由沉降变为上抬,而侧墙应力不断释放,水平位移持续增加。
3)洞室群开挖完成后,洞周应力、位移分布状况:①三大洞室顶拱及底板为切向应力集中区,最大切向应力发生在主厂房顶拱,为29.8MPa,侧墙径向应力明显释放,主变洞及尾调室之间岩柱为卸载区,出现较小拉应力。②洞周侧墙普遍产生收敛位移,主厂房上游侧中部为23.2mm,尾调室下游墙中部为30mm,最大值发生在尾调室下游边墙中部,为34mm;顶拱产生上抬位移,最大值发生在主厂房拱冠,为5.9mm,围岩深度1.5倍洞宽或1.5倍顶拱半径处应力值趋于初始值,位移值一般趋于零。
4)随着模拟地应力侧压系数取值的增加,围岩应力和位移分布状况向不利于围岩稳定方向转化,应力集中逐渐明显,侧墙部位逐渐出现较大的塑性变形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