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垭水库泄水建筑设计及试验

江垭水库泄水建筑设计及试验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泄水建筑物各阶段的设计,紧密结合水工模型试验。招标和技施设计阶段,水工试验由长江科学院水工所完成,先后进行了中孔模型掺气试验、减压试验和整体模型试验。入水前的总能量损失,经验估算约为50%~55%。初设审查时,为加大泄流量,同时企图以中孔替代由导流底孔改建的龙抬头放空底孔,因而确定将进口底高程降到180m。经试验,泄流能力满足设计要求,洞身为正压,体型基本可行,但明流槽底部的负压较大。

江垭水库泄水建筑设计及试验

泄水建筑物各阶段的设计,紧密结合水工模型试验。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的试验,由湖南省水电设计院科研所完成。在20世纪80年代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中、表孔和中孔半整体模型试验(中孔进口高程190m方案)、整体模型试验、中孔模型试验、施工导流试验、施工度汛试验和导流洞改建为放空隧洞试验。招标和技施设计阶段,水工试验由长江科学院水工所完成,先后进行了中孔模型掺气试验、减压试验(进口底高程180m方案)和整体模型试验。

图5-6 大坝及溢洪道平面布置图(单位:cm)

(一)溢流表孔

4个溢流表孔布置在河床中央的5号、6号、7号坝段,孔口净宽14.0m,堰型采用WES曲线:Y=0.0515X 1.85,堰体上游部分采用圆弧曲线与上游坝面相接,堰面曲线以下接坡比为1∶0.8的下游坝面,并分别以反弧形式与坝面直线段相切,通过高、低坎挑流将水舌抛入下游河床(见图5-7)。

图5-7 高、低坎标准剖面图

1.高、低坎设计

高、低坎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原则:

1)高、低坎的堰顶设在同一高程上(224.0m),使高、低坎上的单宽流量和能量分配大体一致,以利加大碰撞消能的效果。

2)低坎出口高程略高于下游最高洪水位,以便形成自由挑流。根据江垭的具体情况,低坎设在150.0m高程上。

3)根据经验,高坎位置设在正常蓄水位至低坎高差的1/2处,据此,高坎顶部高程取191.2m。

4)为使低坎水舌挑得最远,宜选用最优挑角。根据多方面经验,设计初选低坎挑角30°。

5)为使碰撞消能效果最佳,高坎水舌应落在低坎水舌最高挑射点的前方。为此,高、低坎之间水平距离与高、低坎的高差比约为1.0左右;同时,高坎的出射角一般应在0°~20°之间,设计初选高坎挑角为15°。

6)一般来说,不允许高坎单独运行。为防万一,要求高坎水舌形成的冲坑起点距低坎应不小于30m,并在低坎以下设短护坦保护坝脚,设计取护坦长20m。

7)根据对国内50多个工程的统计分析,得到反弧半径与鼻坎上的弗劳德数Fr以及坎上水深h的经验关系,R/h=0.2264Fr+0.2959Fr2-0.0097Fr3,该工程高、低坎的反弧半径分别取为20m和26m。

根据以上原则设计之后,取高坎挑角为15°~20°,低坎挑角取30°~35°,组成9个不同高、低坎组合,在半整体模型上进行了试验,最终选定高坎挑角为15°,低坎挑角为35°。碰撞点出现在低坎下游30~36m处,碰撞点高程为170~171m,碰撞角为50°~55°。以上成果与设计计算大体一致。入水前的总能量损失,经验估算约为50%~55%。

2.边导墙形式的确定

溢洪道的边墩厚4m,长31.0m。接边墩之后为边导墙,厚度亦为4m,从0+53.74m处开始,以6°角向内收缩,至低挑坎未端,两边导墙间的总宽度为70m。

经整体模型试验发现,沿两边导墙出射的水舌扩散较宽,部分水舌直接跌落在两岸坡上。为此进行了试验修改,确定两边导墙从0+53.74m处开始改为8°角向内侧收缩,至挑坎处两边导墙间距净宽为61.5m。

3.溢流面的掺气减蚀措施

常压试验时,曾在各种不同库水位和泄流量下观测坝面压力,发现溢流曲面头部有轻微负压(设计流量时为-0.83×9.81kPa,校核流量时为-1.33×9.81kPa)。溢流坝面的直线段上,一般为(1~3)×9.81kPa的正压,但气穴指数不大。考虑到库水位到低坎之间的高差超过90m,流速达30~40m/s,为安全计,对两边表孔在高程190m处各设置了1个掺气槽(见图5-8),并在整体模型上进行了试验。观测表明,坝面掺气的效果良好。

图5-8 坝面掺气槽图(单位:m)

(二)中孔

1.进口底高程为190m方案(初设阶段)

在3个各宽7.5m的表孔闸墩内分别设置5m×7m(宽×高)的中孔,孔口中心线与闸墩中心线重合。进口设检修和工作平板门各1道。进口顶曲线为X 2/82+Y 2/22=1,经直线段与曲线Y=0.0111(X-8.619)2+27相接,出口为1∶5的压坡段。中孔底部由R=1.0m的圆弧经直线段与抛物线Y=0.101(X-8.619)2+34相接,下接表孔低挑坎。进口侧曲线为X 2/22+Y 2=1。该方案经试验修改,进口段与出口段的负压基本消除,气穴数均在0.2以上,能保证安全泄洪。惟库水位为210.6m时,3孔总泄流量为1607.9m3/s,不满足下泄1700m3/s的要求。初设审查时,为加大泄流量,同时企图以中孔替代由导流底孔改建的龙抬头放空底孔,因而确定将进口底高程降到180m。

2.进口底高程为180m方案(招标与技设阶段)

进口形式完全同190m高程方案,唯进口只设1道平板检修门。全洞用钢衬,出口设弧门控制泄洪。出口断面为5m×5.81m,收缩比0.83。出口洞顶曲线为Y=0.0167(X-24.79)2+37(AB段)和Y=0.0425(X-32.072)2+38.459(BC段)。底曲线为Y=0.0157(X-24.79)2+44(DE段),下接低坎反弧段。

经试验,泄流能力满足设计要求,洞身为正压,体型基本可行,但明流槽底部的负压较大。为此,将泄洪洞出口底曲线由1根抛物线改为3根圆滑连接的抛物线(见图5-9)。

图5-9 中孔(单位:高程为m;尺寸为cm)(www.daowen.com)

修改后的出口段体型曲线如下:

顶曲线:

Y=0.0167(X-24.79)2+37(AB段)

Y=0.0425(X-32.072)2+38.49(BC段)

底曲线:

Y=0.0157(X-24.79)2+44(DK段)

出口底曲线:

Y=0.06236(X-42.106)2+50.734(KP段)

坝坡段:

Y=0.0157(X-24.79)2+44(PE段)

常压试验时发现出口以后的泄槽底部存在负压,气穴数δ=0.09,存在发生空化水流的危险。为此,在泄槽底部的172.71m高程处设置了掺气槽。

曾比较了坎高为0.3m、0.2m和0m 3种坎槽形式。掺气槽的设置固属使槽底部的负压置于空腔范围内,免除了气蚀破坏的危险,但从掺气槽前的小坎上抛射下来的水舌直接跌落在低坎的反弧面上。小坎越高,水舌在反弧面上形成的冲击力越大。为此,选用了跌坎式掺气槽,即小坎高=0的方案。这时,水舌跌落部位前移,冲击力和脉动压力均方根值均有所减小,但水舌冲击反弧段和流态比较混乱的问题未能根本解决。

在常压试验的基础上,对中孔可能发生空化的部位(6处)设置了BV—1水听器,测试水下噪声信息。结果表明,各部的声级差ΔSPL值在6~10dB之间,空化量在0.7~1.0之间(最小为0.915),有产生初生阶段空化的可能,但上述量级的变化,在240.85~210.6m运行库水位内,对一般水工混凝土不会产生气蚀破坏,因此中孔的体型就空化而言基本可行,是安全的。

(三)挑流冲刷

根据SDJ341—89《溢洪道设计规范》,江垭工程的消能防冲标准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根据一些工程的类比,岩石的抗冲流速定为8m/s。

按冲坑处的最大冲刷水深T=1.35q0.5H 0.25估算(式中q为入水单宽流量m2/s,H 为上、下游水头差 m),P=0.02%时,河床(平均高程125.0m)最大冲深27.57m,挑距约为134m,其冲坑上游坡比为1∶4.8,缓于规范要求的1∶3.0,故大坝是安全的。

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分别在不同比例尺的整体模型上做了动床冲刷试验,获得了与设计计算大体一致的成果(见表5-25,其中以Lr=90时模拟粒径d=1.43cm为代表)。

表5-25 动床试验成果表

注 1.当碎石粒径为1.43cm时,连续放水冲刷,未移走下游堆丘。
2.当碎石粒径为0.77cm时,冲刷2h后移去一半高度的堆丘,再冲2h。

由表5-25可见,冲刷最深点距低坎68~117m,冲坑上游坡比分别为1∶4.89和1∶4.52,缓于安全坡比1∶3,不会危及大坝的安全。

试验同时表明,挑流冲刷所形成的堆丘虽延伸较长(355~580m),但水电站尾水渠里淤积甚少。为了防止大洪水(500年一遇)将砂石带入尾水渠,在尾渠前设置了1道丁坝,起导砂和防砂作用,效果良好。施工期又对尾水隧洞出口轴线走向做了调整,使尾水渠大体上平行右岸坡布置,尾水渠靠河床一侧的边墙同时可起防砂导砂作用,因而取消了丁坝。这样,行洪更为顺畅,尾水渠更无淤砂之虞,工程量也有所减少。

1994年,在世界银行江垭大坝安全评审会期间,有专家根据在坝轴线附近两岸补打的2个钻孔取芯和平硐调查,认为岩块粒径约为30~50cm,因而提出岩石冲刷的模拟粒径应按几何缩小,即取d=3~5mm。按这一意见,反算岩石抗冲流速仅3m/s左右,这和江垭的实际以及国内的经验不符。为了回复世界银行专家的意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冲刷区地质调查。冲坑位于img岩组处,风化浅,完整性好,弹模为18~25GPa,声波值大于4200m/s,钻孔取芯获得率高,粒径在50cm以上。根据工程类比,取抗冲流速为8m/s左右是可行的。

2)模拟方法的探讨。曾收集国内几处大型工程的原型和模型冲刷资料,以综合冲刷系数为评价指标,绘制相关曲线。分析表明,只要抗冲流速工程类比得当,采用抗冲流速模拟岩石冲刷比较接近实际(见图5-10)。图中江垭一点是原型观测后补充的。

图5-10 K原型—K模型相关曲线图

3)复核试验。为了给工程安全留有余地,将模拟粒径适当减小(由原d=14.33mm,改为d=7.7mm),亦即降低抗冲流速为6m/s左右再进行试验(成果见表5-25)。复核试验表明,冲刷深度虽有所加深(4m),但冲坑上游坡尚有1∶4.12(100年洪水)和1∶4.44(500年洪水),均缓于规范允许的1∶3,因而大坝的抗滑稳定是有保障的。世行专家对上述结论不持异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