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开挖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大坝稳定、应力和应变计算成果、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建基面的原则为:当坝高大于100m,建基面设在微风化与新鲜基岩带内;坝高70~100m,建基面设在弱风化下限与微风化带交接面;坝高30~70m,建基面设在弱风带下段内;坝高小于30m,建基面设在弱风化带上段内。
按照上述原则,坝基开挖轮廓为:河床部位最低清基为EL114m,上游齿槽为EL110m;两岸采用自上而下、台阶式分层预裂爆破开挖,考虑机械化施工,台阶高差一般为10m左右,最大为14m,台阶宽度一般为4.5~8m,开挖边坡为0.3~0.5;水平建基面预留保护层3m,采用小药量分层爆破开挖。实施中河床部位水平建基面采用柔性垫层无保护一次爆破开挖,总开挖量为46万m3。
(二)坝基防渗
由于坝址区地层岩性的差异,其透水性有明显区别,加之因岩层横切河谷,倾向下游,倾角平均38°,形成不同透水性能的含水层相间分布,另外深部又有承压热水含水层。针对这一独特的坝址水文地质特征,坝基防渗设计分析如下:
——大坝建基面以下90~95m存在层状裂隙承压热水含水层,属向斜自流盆地性质的深循环层状承压热水含水层,有大量热水在库内该层出露部位呈上升泉分布;而此含水层的顶部有D3h、D3x、和砂岩、页岩、泥质灰岩和滑石化灰岩等岩组,厚68m左右,分布在坝基25m以下,在坝前库内出露。此岩组单位吸水率平均在0.6~4 Lu,其中上部平均单位吸水率小于1 Lu,是坝基底部相对隔水层,本层构成深部承压热水含水层顶板隔水盖层,是大坝坝基防渗的主要依托,也是河床防渗帷幕的底线区。
——坝基下部的和岩组,厚36m,由厚层、中厚层灰岩组成,属岩溶裂隙含水层。溶蚀裂隙和岩溶管道较发育,主要分布在185m高程以下的两岸坝肩和河床浅部,为坝基防渗的重要对象。
——坝基中部为岩组,厚16m,由页状滑石化灰岩等难溶岩组成,无岩溶发育,单位吸水率ω=1.5Lu,隔水性能良好,是坝基中部相对隔水层。本层分布于两岸坝肩中部和地下厂房北西角。
——坝基上部岩溶裂隙含水层:包括、P1m等岩组,厚188m,由灰岩组成,尤其上部岩溶最为发育,地下水以脉管状活动为特征,但常受软弱夹层的阻滞形成滞水泉出溢。本层分布于175~200m高程以上坝肩上部,是上部坝肩及两岸防渗的对象。
——坝区岩溶发育主要集中于两个含水层中,主要有构造溶隙(右岸及左岸)、层面溶隙(K203、K302、K511)及管道状溶洞(左岸Kd1、Kd2、Kd3)。这些岩溶形态主要分布在地表浅部,其强度随深度增加和远离河床而减弱,垂直分带比较明显,一般埋深10~45m。层面溶蚀发育下限大致以河床基岩面以下15m(约100m高程)为控制,但是在两岸特别是左岸岩溶水向河床排泄地段稍深,其水平向两岸大约深至110~140m,再向上各层面溶蚀主要分布在高程125m以上。
根据上述分析,除对建基面及坝前出露这些溶蚀形态进行防渗处理外(详见地质缺陷处理),对深部采用水泥灌浆帷幕防渗,具体设计如下。
1.帷幕轴线布置
由于岩层产状与坝轴近于平行,防渗帷幕轴线在河床段平行于大坝轴线,下距坝轴线5.5m(坝轴线距上游坝面5m),在左岸坝端和右岸2号坝段,帷幕轴线折向上游,转角分别为130°、102°,分别延伸到3号和4号冲沟,与隔水层交汇。帷幕轴线在平面上,呈一向上游开口“梯形”防渗系统,轴线全长728m。
2.幕体结构设计
1)灌浆帷幕深度。以不钻穿承压热水含水层顶盖板为原则。
在河床段伸入D3h岩层2m,设计孔深为70~85m。在实施中因D3h岩层有些裂隙与承压热水层连通,为避免承压热水侵蚀帷幕,将帷幕底线提高到D3x中部。
两岸帷幕底线由D3x逐渐提高,终止于相对不透水层岩组,设计孔深左岸为45~175m,右岸为70~170m;考虑方便施工,河床段在坝内设基础灌浆廊道施灌,两岸深孔段设3层灌浆洞,分层钻灌,控制施灌深度为50m左右,即右岸为1号、3号、5号洞,左岸为2号、4号洞及6号平台,上下层帷幕呈叠式分层搭接,一般上层帷幕孔深入到下层灌浆洞底板以下5m,上层帷幕底部与下层帷幕顶部用衔接帷幕连接;灌浆廊道和衬砌后灌浆洞尺寸为宽3m,高3.5m。其中右岸1号、左岸2号灌浆洞原设计为沿轴线的平洞,实施中结合清挖在帷幕轴线上溶蚀严重的K302层面,开挖成沿该层面的斜洞。
2)帷幕厚度。河床段帷幕孔设计为3排,两岸为2排。
3排区,上游排为附加帷幕,为倾向上游4°的斜孔,孔深29~38m,伸入K201以下2m,下游排为主帷幕,钻孔深入相对隔水层D3x5~10m;中间排为副帷幕,孔深为主帷幕孔深度的2/3;上下排距为2m,中间排距上游排0.5m,距下游排1.5m;中间排和下游排为垂直孔,各排孔距均为2.5m。
两排区,下游排为主帷幕,钻孔深入相对隔水层2~5m,根据上游水头变化,帷幕底线逐渐从D3x提高至岩组;上游排为副帷幕,孔深为主帷幕孔深的1/2;两排均为垂直孔,排距1.5~1.8m,孔距2.5m。
衔接帷幕在灌浆洞上游壁距底高约0.3~0.5m处向下打扇形孔,与上层帷幕孔衔接,深入基岩7m,倾角分别为15°、25°、35°。
最大帷幕厚度3.75m,幕体水力坡降14.5,小于允许值20。
3)帷幕防渗标准为透水率q ≤1Lu。
3.灌浆方法及压力
坝基属多种不同成分的灰岩组成,岩性复杂,层间错动和顺层溶隙发育,构造带和溶隙面普遍充泥,用常规灌浆法和等强度值灌浆法(Gin法)进行了现场灌浆试验,后者由于岩体中层间溶蚀较发育,与帷幕灌注遇到宽大层面溶蚀时,浆液极易流失,若按此法的灌浆标准结束灌浆,幕体密实度得不到保证;同时在试验中发现,从下垂分段灌浆栓塞不易塞住,灌浆段的浆液沿陡倾角裂隙绕塞上串现象较多,处理埋塞事故耗费工时,故选用了灌浆效果较好的常规法,即小口径孔,孔口封闭,无栓塞,不待凝,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www.daowen.com)
帷幕灌浆施工程序为先河床后两岸,先下层后上层;三排孔部位先上游,次下游,再灌中间排;两排孔部位先灌下游排,再灌上游排。先导孔在主帷幕深孔排的1序孔中选定,间距30m左右,每排灌浆孔分为3序施工。
灌段长度划分:孔口以下1~3段分别为2m、1m、2m,再下均为5m。灌浆压力:河床段孔口以下3段分别为1.5MPa、2.5MPa、3.5MPa,其下各段均为4.5MPa;两岸孔口以下3段分别为1MPa、2MPa、3MPa,其下各段在高程190m以下为4.5MPa,190m以上为3MPa;顶部灌浆层右岸为0.3~0.5MPa,左岸为1MPa。
右岸岸坡段在施灌时,没有根据边坡地质条件、山体厚度实际情况调整灌浆压力,同时多孔同时施灌,导致灌浆平台沿帷幕走向出现裂缝,经综合处理后,满足了安全要求(详见第三章第四节)。
(三)坝基排水
为了排除坝基帷幕后的渗水,在防渗帷幕后设排水孔,在坝基灌浆廊道内施钻,开孔点位于帷幕中心线下游1.1m,孔径110mm,孔距3m。为满足幕体允许水力坡降的要求,在建基面上,排水孔与下游排帷幕孔的距离应不小于2m。为此根据灌浆廊道底板混凝土的厚度不同,钻孔斜向下游角度为15°~30°;河床部位孔深以穿过K201为原则,一般为39~44mm,两岸孔深一般为26~37m,根据地质出露情况调整。
为了使河床部位坝基排水更为有效,在4~8号坝段区建基面上增设两道纵向副排水廊道,与布置在坝段分缝处的4条骑缝横向排水廊道连通,形成直通下游坝外的基面网格排水。上游纵向副排水廊道距坝轴25.5m,下游纵向副排水廊道距坝上游副排水廊道55.5m;纵横向排水廊道断面均为城门型2m×2.5m。上游副排水廊道内排水孔孔径91mm,孔距3m,孔深15m,向上游倾斜15°,以不钻穿K201为原则。下游副排水和横向排水廊道内的排水孔,孔径均为91mm,孔距4m,垂直孔深12m。为了防止淤塞,排水孔孔口均安装了保护管。
由于帷幕轴线在左右端折向上游,两岸帷幕后山体地面雨水流入上、下部岩溶含水层后,地下水顺层排向上游河床的通道被帷幕封堵,加之中部相对隔水层形成下部含水层的顶板,富集在下部含水层中的渗水,抬高了地下水位,曾在大坝完工前的雨季,在8号坝段排水孔中发生孔喷,喷高水柱达25m,并带出溶隙带的泥沙和细砾。为此,在左岸起点高程127m和152m、右岸起点高程216m和245m,各增加排水洞两层,并增补排水孔,又在导流洞内堵头后顺流向设置阻水帷幕,阻挡下部含水层地下水向河床基础排泄,形成一个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幕后山体分层排水网络(详见第三章第四节)。
(四)坝基固结灌浆
为了提高基岩的完整性,提高坝基承载力,减少非均匀变形及应力集中,对坝基岩体存在的构造裂隙、开挖爆破裂隙、层间错动破碎带及溶隙溶穴,在全部建基面包括河床部位上游铺盖和下游护坦,均布置了固结灌浆孔,采用梅花形布孔,局部受结构尺寸限制则采用方格形布孔。纵横孔距视坝基应力和地质情况采用3m×3m、4m×4m两种尺寸。孔深一般为5m,在坝踵、坝趾及坝外上下游地基应力较高区布置2~3排深孔10~15m,一般均为垂直孔。灌浆压力视混凝土盖重、地质条件及灌浆孔序选定,一般为0.4~0.7MPa,最大为1.0MPa,最小为0.2MPa。合格标准为:总孔数5%的检查孔透水率小于或等于3Lu、声波波速不小于4000m/s。
对于岸坡布置了接触灌浆的台阶区,采取靠边坡一定距离打斜孔灌浆,避免垂直孔损坏和堵塞岸坡接触灌浆管路,孔距视台阶尺寸和地质条件布置。
(五)地质缺陷处理
江垭大坝建基面出露有断层(F)、层间错动(f)、层间溶隙(K)、构造溶隙(Kg)及管道溶洞(Kd)等地质缺陷,其处理如下。
1.断层处理
断层F12位于左岸,产状20°~24°/SE∠41°~48°,破碎带宽0.3~0.85m,斜切左岸EL170m以下各坝段平台,延伸至河床尖灭,与出露在坝基EL147~118m的F19在EL123m平台交汇。对坝基破碎带及交汇带所有破碎岩体进行大范围的挖除,置换混凝土,并加强固结灌浆处理;出现在边坡上的F12、F19断层采用刻槽回填混凝土处理。
断层F11横切河床位于坝前25m,产状40°~70°/SE∠48°~50°,破碎带宽0.2~1.0m,与河床部位f111、f112、f113层间错动交汇;坝前还出露有层面溶隙K201、K202。为了提高该区基岩的完整性,增强防渗效果,除对F11断层清挖刻槽作混凝土塞外,在F11、层间错动及层面溶隙顶面设置混凝土防渗铺盖,并进行了固结灌浆。
2.层间错动处理
位于坝基岩组内有较大较连续的层间错动f111、f113、f411、f412,错动层厚0.1~0.4m,采用混凝土塞和固结灌浆处理,开挖深度为错动厚度的1.5倍。
3.溶蚀带处理
在坝基沿层间错动形成的溶隙,一般宽1~30cm,采用在开挖的基面上刻槽作混凝土塞,并辅以固结灌浆。
坝基出露的构造溶隙,浅层的已开挖清除,较大的有右岸坝头,宽0.1~2m,深度达40m,且横穿大坝帷幕线。在坝基表面采用混凝土塞处理,在帷幕处沿溶隙开挖斜井,断面尺寸2.5m×2.5m。原设计挖深40m,在施工过程中,该部位发育宽度较小,施工困难,仅挖深5m,并回填混凝土。
最大的管道状溶洞Kd1、Kd2,位于左岸坝基内,是沿构造溶隙和层面溶隙交汇处形成。Kd1长约47m,体积约200m3,Kd2长约40m,体积约83m3,均采用撬挖清洗后回填混凝土,并作回填灌浆处理。
4.探洞处理
对于在坝基内的勘探洞,采取清除松动岩石,扩挖软弱破碎带,清洗后回填R200混凝土;对通向坝基以外的探洞,考虑地基应力扩散的影响,处理范围向上下游各延伸10m,对通过帷幕线的探洞还需作两道止水片,并作接触灌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