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安全,收集因工程施工及大坝蓄水可能对建筑物本身和近坝山体带来的变化资料,以便能及时进行分析,提出处理对策,江垭工程随着施工的进行,先后布设了多种安全监测系统。监测的对象主要是大坝安全监测、近坝上下游山体变形监测、地下厂房系统安全监测。
(一)大坝安全监测
大坝安全监测与山体抬升问题有关的项目有坝体垂直位移监测和接缝开度监测。
1.坝体垂直位移监测
1)在EL120m廊道内的BL4~BL8坝段,埋设7个一等水准观测标点。1998年12月初测。
2)在坝顶BD1~BD12坝段,布设12个水准标点。2000年6月首测。
3)在EL120m、EL160m、EL200m廊道内各布设一套静力水准系统,分别于1999年12月、1999年12月及2001年6月开始实测。
2.接缝开度监测
1)为监测两坝肩基岩与坝体接缝的开合情况,各坝段都埋设了测缝针,共计25支。
2)为监测各坝段之间横缝的开度变化,在BL8、BL9坝段的横缝上的EL170m 和EL197m高程埋设测缝针7支。EL170m高程测缝针分别距大坝上游面3m、15m、30m和50m。EL197m廊道测缝针分别距上游面4m、16m和31m。
此外,2002年8月在大坝3层廊道(EL120m、EL160m、EL200m)中增设了8组测缝针。
大坝渗流监测、大坝内部监测及其他监测项目详见第五章第二节中的大坝观测设计。
(二)坝区安全监测
为监测大坝上、下游近坝山体在施工和大坝运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及深层承压热水的变化情况,布设了下列监测项目。
1.坝区水平位移监测
为对大坝上游约600m至大坝下游约800m范围内的两岸山体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布设了由18站点组成的一等边角网,于1998年进行初始观测。
坝区安全监测网平面网展点图见图3-13。(www.daowen.com)
另外,对大坝上游1.5km左岸庙咀滑坡的变形情况,亦埋设观测标点8个进行观测(见图3-3)。
2.坝区垂直位移监测
为监测大坝上、下游山体的垂直位移,在坝区布设一等水准点24个,其中18个点系利用一等边角网站点。
在发现山体抬升现象后,在下列部位又增设一等水准观测站点:坝下游两岸岸边,左岸热水观测孔附近增设ST03、右岸灌浆洞洞口增设ST02、左岸6号施工支洞口增设ST01,坝址挑流鼻坎左右导墙外测增设BT01、BT02等水准测点。
以上各点于2000年9月开始首测。
大坝及近坝区岩体垂直变形监测点分布见图3-14。
3.庙咀滑坡变形监测
庙咀滑坡位于大坝上游1.5km水库左岸,为一切层复合型滑坡,体积达348万m3。为监测该滑坡在施工期和水库运用初期可能变形情况,曾在该滑坡区布设独立监测网点8个(见图3-3),其中6个点在变形体范围内,高程170~243m,2个点在变形体外围,高程在257m以上,于1999年1月开始观测。至2000年12月止,共观测170点次,主要监测蓄水初期的滑坡变形情况。此后,部分站点已被库水淹没,观测期间水库水位曾达218m,在以后蓄水期间,水库水位曾接近正常蓄水位。
4.深部承压热水含水层观测
坝基承压热水含水层原出溢点在坝前140m左右河床,水库蓄水后被埋于库底,为监测水库运用期热水含水层水头、水温、涌水量和水质的变化,在大坝下游左岸340m岸边138m高程和下游右岸155m边坡148m高程,分别钻设Z133和Z132号热水观测孔,孔深分别为405m和330m。于1998年9月开始长期观测。
(三)地下厂房区围岩稳定性监测
为监测主要洞室围岩的变化,在主厂房、主变室、尾调室布设4个观测断面,埋设各种监测仪器434支(其中失效133支),包括多点位移计154支(失效47支),锚杆应力计246支(失效80支),测缝计14支(失效2支),渗压计8支(失效3支)及钢筋应力计12支(失效1支),2002年12月埋设完成,2003年1月更换位移计42支,并接入自动化系统。上述各种监测仪器已先后投入观测。
图3-13 坝区安全监测网平面网展点图
图3-14 大坝及近坝区岩体垂直变形监测点位分布及水准路线图
工程安全监测项目汇总见表3-3。
表3-3 工程安全监测项目汇总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