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
坝址区建筑物基岩和地下厂房区围岩为二叠系栖霞灰岩,有一定的岩溶发育。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主要有:
1)在茅口、栖霞灰岩的上部有厚130m的煤系地层,而下部则为巨厚层志留系砂页岩。岩溶发育上下受到限制,夹于其间的灰岩层厚仅268m,在灰岩地层中尚有较多的硅质、泥质或滑石化白云质灰岩分布,可溶岩和难溶岩呈相间分布,影响岩溶的垂向和横向发育。
2)该区构造破坏不强烈,断裂以层间错动为主,切层断裂规模不大,受泥质夹层层间错运制约,发育深度也不大,而岩层产状走向垂直河流,倾向下游。溇水为岩溶水的最低排泄基准点。
3)在地形上灰岩多形成陡崖,泥质灰岩形成缓坡,灰岩区的汇水条件不良。
(二)坝区岩溶发育的主要特征
基于上述因素并根据大量勘探钻孔、探硐以及野外调查试验资料查明,坝区岩溶发育特征主要是:
1)岩溶主要集中发育在岩性相对较纯的和P1m中。底部和中部则无岩溶发育。
2)岩溶形态以沿结构面发育的脉状溶隙管道为主,如层面溶隙和构造溶隙,在地表浅部层面溶隙和构造溶隙交汇处,局部扩大成溶井或溶洞,溶隙中常有泥、砂、砾质物充填或部分充填。
3)层面溶隙是坝区岩溶水活动和排泄的主要通道,坝区已查明较明显的层面溶隙共9层(K201、K202、K203、K301、K302、K421、K422、K511、K521)。层面溶隙宽0.01~0.3m不等。
4)构造溶隙多沿节理或断层溶蚀而成,一般宽0.1~0.4m,局部可达1~3m,个别可形成溶井;一般多局限于某一层内发育,而在层面溶隙或夹层附近消失,一般延伸不超过20m,但与卸荷作用有关的溶隙如等,长可达40~50m,垂直深可达40m,向坡外倾斜。
5)沿层面溶隙和构造溶隙交汇处形成的管道状溶洞,在坝区已见3处,溶洞体积20~200m3。
6)在坝区最上部分布的茅口灰岩,岩质纯,岩溶极易发育,呈溶沟、溶槽和管道状,且多已被泥砂砾石充填或部分充填。
7)此外在溶隙发育带以下的岩芯中,亦见有溶孔、晶孔、溶蚀麻面或溶滤痕迹出现,一般小于1cm或数厘米,连通性差,大多有钙华或方解石晶簇充填,透水率无明显变化。
各类岩溶形态的分布情况见图3-10。(www.daowen.com)
图3-10 各类岩溶形态分布情况图(示分布高程和埋藏深度)
(三)坝区岩溶分布规律及含水层分区
1.坝区岩溶分布规律
1)层面溶隙和构造溶隙是主要的岩溶形态,其深部发育高程可至100m,各类岩溶主要分布在地表浅层,其强度随深度的增加和远离河床而减弱,垂直分带明显。
2)岩溶分布和发育以及地下水的活动受上下相对隔水层限制,在各相对隔水层之间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形成各自的地下水运移排泄系统和河边的泉水排泄点。部分排泄系统受断层溶隙的影响,沿断层在河边的出露点排泄。在地表浅部汇水泉域上部,含水层有穿越下部相对隔水层向下泄流现象。
3)河床部位岩溶发育以K201为下限。
4)坝区岩溶地下水主要属裂隙岩溶水流性质,不存在源远的溶洞水流系统。其渗流途径大致是:地表接受大气降水沿垂直溶隙下渗至地下深部,主要沿层面溶隙及构造溶隙向河床排泄。中部和底部相对隔水层控制了排泄点岩溶泉的泉域规模,泉水流量受降水影响反应灵敏。
2.坝区含水层分区
以中部相对隔水层(岩组)为界,左右岸可分为4个岩溶水流区,每个水流区又可划分几组相互独立的水流系统构成不同的含水层。
1)左岸上部岩溶含水层区。包括和P1m岩组,由3处层间溶隙、8处构造溶隙和2处管道状溶洞组成,构成W45、W33、W293个小型脉管状水流系统,向河床排泄,各自间无水力联系。
2)左岸下部岩溶含水层区。由Kd1溶洞、2条断层溶隙、5条层面溶隙及一系列NNE、NW向构造溶隙组成,包括岩组,以K302层为中心形成统一含水层,由W25泉水排泄至河床,溶蚀较强烈,地下水位低平,是防渗处理的主要对象。
3)右岸上部岩溶含水层区。组成岩层与左岸上部含水层相同,属带状隙脉状水流系统,部分水流沿断层溶蚀带运移,或沿下部不透水夹层以泉水形式排泄至河床,如W38、W28泉等,地下厂房位于该含水层区。
4)右岸下部岩溶含水层区。该区主要分布隙脉水流系统,多沿层面溶隙形成,以泉水形式向河床排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