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江湖关系,是指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从历史看,江湖关系十分复杂,历来争论很多,但长江向洞庭湖分流分沙的基本事实不容置疑,此处只从防洪的角度简要总结如下。
(一)组成洞庭湖的成灾洪水主要来自长江
洞庭湖承纳四水,吞吐长江来水,但组成湖区成灾的大洪水主要来自长江而不是来自四水。20世纪内长江的几个主要大水年也正是洞庭湖区的几个重灾年,如1931年、1935年、1949年、1954年、1998年等。在主汛期7~8月的来水总量中,宜昌以上来量占61.4%~79.5%,而四水只占16.6%~32.4%。1954年特大洪水,城陵矶以上30天洪量达(7月18日~8月16日)1900亿m3,其中来自沙市以上的占76%,四水和区间只占24%;该年城陵矶以上最大组合流量为105980m3/s,其中沙市以上相应来量占60%。
(二)洞庭湖的形成与扩大源于长江(www.daowen.com)
洞庭湖从小到大,又由大变小,直至今日,既是自然演变的客观规律,也是人类活动等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其形成与扩大的演变前文已有介绍。由于1860年和1870年两次特大洪水,藕池、松滋两口先后溃决,形成其后四口分流入湖的局面(调弦口1958年堵闭),100余年来任其恶劣演变,大量的长江洪水泥沙倾泻入洞庭湖,串湖破垸,打乱水系,形成复杂多变的恶劣河湖水网。极其严重而且频繁的洪涝泥沙灾害,同时也削弱了长江自身的泄水输沙能力,削减了湖泊对长江洪水的调蓄容量,实际上于江于湖都不利,也是长江中游治水历史上的一大败笔,是今天治水防洪的重点和难点。
(三)洞庭湖的萎缩和消亡与长江密不可分
1524年后,江北分流穴口被堵塞,北岸造成“皇堤”,洞庭湖取代了云梦泽,承担长江的分洪任务和天然湖泊的调蓄作用。经历300余年,到1860~1870年,藕池、松滋溃口,四口分流,洞庭湖由盛而衰,130多年以来,因大量淤积而造就了大面积的荒洲沃土,高水位时的天然湖泊面积由1825年的6000km2,逐渐缩小到1949年的4350km2,直至1956年的2691km2;湖泊蓄洪容积由1949年的293亿m3减少到1983年的174亿m3,而实际的有效调蓄容积仅50亿m3左右;四口入湖洪峰由1954年的27460m3/s减少到1981年的21788m3/s。由于泥沙淤积,藕池河1976年断流166天(1954年全年过流)。湖区每年因泥沙淤积净增洲土4267hm2。芦苇面积1960年仅1.06万hm2,而1983年达7.47万hm2。按此种自然趋向演变,如果不抓紧进行合理的根治,恐怕不需太久时间,洞庭湖将无力继续承担它为长江分沙、分洪的任务,长江中游防洪体系将丧失一个十分有利的控湖调江的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