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图瓦卢:温室效应威胁下的消亡之困

图瓦卢:温室效应威胁下的消亡之困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情况下,图瓦卢政府所能采取的最好办法是举国移民。其实,图瓦卢所面临的危机并不是个案。它面临灾难的主要诱因就是矿物燃料排入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图瓦卢:温室效应威胁下的消亡之困

图瓦卢群岛分布在夏威夷澳大利亚之间130万平方千米的赤道海域上,由7个环形珊瑚礁岛和2个珊瑚岛组成,陆地面积总共只有26平方千米,最大海拔高度为5米,这些岛屿面积狭小,地势低洼,最高的地方不超过海平面4.5米。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

在这浩渺大洋里的小岛国上,人们过着与世无争、简单朴素的生活。然而,人类,尤其是发达国家排放二氧化碳过度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却使他们不得不代人受过,面临灭顶之灾。

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和毁灭性的风暴已经开始吞噬海岛。在过去10年里,瓦伊图普岛的海滩向后退了3米。努库费陶环礁附近的一座小岛已经被“淹没”了,另一座也几乎消失了,现在海水正吞噬着小岛残存的1/3陆地。从前巨浪和风暴往往在11、12月份出现,但如今它们可能随时降临。在首都富纳富提的最北端有一座炮台,它是美军二战期间在海岸高地上架设的,现在离海边只有6米远了。在岛的南端,有一座临海的会议大厅,据老人们讲,这里曾经是小岛的中心。

2001年初,联合国政府的气候变化问题小组公开了一份以3000名科学家调查为基础撰写的报告,预言到2010年,海平面将在现有基础上再上升18~80厘米。在过去10年里,海水已经侵蚀了图瓦卢1%的土地。目前,几个岛上已出现了被海水侵蚀的大洞。从中冒出来的海水又破坏了农民的良田,这些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现象。专家预言,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在50年之内,组成图瓦卢的9个小岛将全部没入海中,在世界地图上永远消失!而它们变得无法居住的时间也会大大提前。在这种情况下,图瓦卢政府所能采取的最好办法是举国移民

在最近三五年里,已有5000多图瓦卢人,陆续地告别了自己的家园,在新西兰安了家。但是图瓦卢尚未搬走的其他国民呢?更何况即使人们找到了新的家园,这个国家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难道只能随被淹的岛屿一起消失在万顷海波中?

其实,图瓦卢所面临的危机并不是个案。在南太平洋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卡特瑞岛,这一切同样已经成为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因为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卡特瑞岛上的主要道路水深已经及腰,农地也全变成烂泥巴地。卡特瑞岛的一位环保人士保罗塔巴锡说:“他们已经持续被海洋力量攻击,还有持续不断的洪水,原有的地区都被改变了,被破坏殆尽,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被海水淹没了。”

而位于南亚恒河三角洲上的罗哈恰拉岛本来与葛拉马拉岛咫尺相望(就在东边不到2千米的地方),现在已经沉没在波浪之下。这座岛屿是两年前被海水吞没的,导致7000多人无家可归。葛拉马拉岛本身在过去几年中也失去了1/3的土地。北面的萨格尔岛现在居住着2万名因海水侵蚀而失去家园的难民。加尔各答加达乌普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地质学家苏加塔·哈兹拉指出,“这些人是全球变暖的受害者,”他说,“喜马拉雅冰川的加速融解使河流水量暴涨,河水在人们居住的平坦三角洲上横冲直撞。孙德尔本斯和住在印度一侧的400万人危在旦夕。在过去几十年里,该地区失去了72平方英里(约186平方千米)的土地,这个地区都在经历一场灾难,其严重性完全可以看作即将到来的情况的警告。”

来自葛拉马拉岛的一位名叫安古尔巴拉的妇女回忆了失去家园的情形:“海水冲进我们家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我的孙子淹死了,大水冲走了一切……面对大海,似乎我们已无处可逃。”

●绿色追问——温室效应●

类似图瓦卢群岛的遭遇,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它面临灾难的主要诱因就是矿物燃料排入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摄氏度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人类活动和大自然本身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全氟化碳(PFCs)、氢氟碳化物(HFCs)及六氟化硫(SF6)等。排放1吨甲烷相当于排放21吨二氧化碳、排放1吨氧化亚氮相当于310吨二氧化碳,排放1吨氢氟碳化物相当于排放140~11700吨二氧化碳。

温室效应示意图

污染物质小档案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甲烷(CH4)

甲烷是大气中含量丰富的有机气体,它主要来自于地表,可分为人为源和自然源。人为源包括天然气泄漏、石油煤矿开采及其他生产活动、热带生物质燃烧、反刍动物、城市垃圾处理场、稻田等。

氧化亚氮(N2O)

大气中的氧化亚氮均来源于地面排放,全球每年氧化亚氮源总量约为1470万吨。根据大气中N2O浓度的增长,可以大致确定大气中N2O的年增加量约为390万吨。氧化亚氮的产生和排放涉及多领域,主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能源生产和转换、土地变化和林业等。

氢氟碳化物(HFCs)

氢氟碳化物是有助于避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常用来替代耗臭氧物质,如广泛用于冰箱、空调和绝缘泡沫生产的氯氟烃(CFCs)。由于它们在室温下就可以汽化,同时它们具有无毒和不可燃的特性,所以被用于制冷设备和气溶胶喷雾罐。同时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它们被破坏之前会在大气中滞留很长时间——100年甚至200年。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虽然不大,但却足以引起严重的气候环境问题。

全氟化碳(PFCs)

全氟化碳主要包括CF4、C2F6及C4F10三种物质,其中CF4占绝大部分,C4F10的量很少。铝生产过程是最大的CF4、C2F6排放源。这些排放主要是在冶炼过程中当炉中的铝土浓度减少时由阳极效应产生的。虽然氢氟碳化物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很小,不足二氧化碳的1%,但到2050年,氢氟碳化物对气候变暖的贡献比例将上升至二氧化碳的7%~12%。而如果经过国际努力能够成功稳定住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话,氢氟碳化物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会变得更加至关重要。

六氟化硫(SF6)(www.daowen.com)

六氟化硫全部是人为产物,其中20%来自镁生产过程,由于SF6与铝发生反应,故铝生产过程排放很少,其他80%排放来自绝缘器及高压转换器的消耗。

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在大气中的化学活性稳定,它们的寿命相当长,其清除机制是缓慢光解和沉降。

京都议定书》——以法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里程碑式的协议,自2005年2月16日起正式生效。它的主要内容是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规定了2008年~2012年的减排义务。它将工业化国家分成8组,以法律形式要求他们控制并减少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全氟碳化物(PFCs)、氢氟碳化物(HFCs)、含氯氟烃(HCFCs)及六氟化硫(SF6)等七种温室气体在内的排放。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

《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4年11月5日,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使其正式成为俄罗斯的法律文本。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

约束的继续——巴厘岛路线图

2008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印度尼西亚的旅游胜地巴厘岛举行。各国希望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期承诺2012年到期后,能够达成一份新协议,使得关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约束能够继续生效。最终“巴厘岛路线图”包括了13项内容和1个附录。

2008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场面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成为“巴厘岛路线图”一项重要内容。此外“巴厘岛路线图”明确规定,公约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这把美国纳入其中。除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外,还强调了另外三个在以前国际谈判中曾不同程度受到忽视的问题: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以及资金问题。这三个问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极为关心的问题。“巴厘岛路线图”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中的一座新里程碑。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会议上动情呼吁:“请珍惜这一刻,为了全人类。我呼吁你们达成一致,不要浪费已经取得的成果。我们这个星球的现实要求我们更加努力。”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会议上动情呼吁

减少温室气体的措施

其实对于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来说,除了法规的约束之外,还有很多实际行动可以去执行,以下几个方面就是全球正在为之努力的方向,当然,希望人们可以做到的远不止于此。

1.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

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应对措施,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

2.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

目前,全球低油耗、排量小的汽车正在逐步地占据主要市场。由于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可使温室效应大幅度降低。

3.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

当今的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其以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为最。因此,对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

4.鼓励使用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

相对于汽油来说,天然气较少排放二氧化碳。目前全球很多城市都在普遍采用这种清洁能源。

5.鼓励使用太阳能

譬如推动所谓“阳光计划”,这方面的努力能使化石燃料用量相对减少,因此对于降低温室效应具备直接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