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1 化学吸收/吸附
吸收是气体混合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分溶解于选定的液体吸收剂中(通常为水溶液),或者与吸收剂中的组分发生选择性化学反应,从而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操作过程。
能够用吸收法净化的气态污染物主要包括SO2、H2S、HF、NH3和NOx等无机类污染物,对于有机类污染物,也可用吸收法净化,但应用的较少,且多用于水溶性有机物的吸收净化。用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要求具有处理气体量大、吸收组分浓度低及吸收效果和吸收速率较高等特点,所以采用一般简单的物理吸收不能满足要求、故多采用化学吸收过程。如用碱性溶液或浆液吸收燃烧烟气中的低浓度SO2过程等。
另外,需要净化的气体成分往往比较复杂,例如燃烧烟气中除含有机物外,还含有NOx、CO和烟尘等,会给吸收过程带来困难。多数情况下,吸收过程仅是将污染物由气相转为液相,还需对吸收液进一步处理,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气体吸附同样是大气污染治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用多孔性固体物质处理流体混合物时,流体中的某一组分或某些组分可被吸引到固体表面并在表面浓集,此现象称为吸附。吸附应用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一个实例是低浓度气体和蒸气从废气中通过将其附着到多孔固体表面而除去。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及废气与吸附剂间的接触时间,可以达到很高的净化效率,此外吸附过程也有可能提供被吸附物质(吸附质)的经济回收。气体吸附的工业应用有:恶臭气味的控制,苯、乙醛、三氯乙烯、氟利昂等挥发性有机蒸气的回收以及工艺过程气流的干燥。
3.2.2.2 化学燃烧
燃烧法主要用于治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燃烧可用于控制恶臭、破坏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光化学反应物的量等。另外,一些含有易燃固体和液滴微粒的废气有时可用气体燃烧炉来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以是高浓度的气流(如炼油厂排出的尾气),或是与空气混合的低浓度混合气流(如来自油漆干燥或印刷行业的尾气)。对大体积流量、间歇性、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流,通常采用冷凝法或高架火炬来处置。对于低浓度的情况,则有两种燃烧处置方法可供选择:热焚烧和催化焚烧。
可替代燃烧的方法是通过压缩、冷凝、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回收有机蒸气,或采用伴随回收及化学氧化的液体吸收法。燃烧的主要优点是具有很高的效率,如果能在足够高的温度下保持足够长的时间,有机物可被充分氧化。例如,若要求将排放气中的有机物降到很低的水平,只有燃烧法才能达到这样严格的要求(去除率达到99.95%)。
燃烧法的主要缺点是燃料费用高,而且某些污染物的燃烧产物自身又是污染物。例如,氯碳氢化合物燃烧时,会产生HCl或Cl2,或者两者的混合物,仍需要对燃烧尾气进行处置。
3.2.2.3 冷凝法
冷凝法多用于废弃有机物蒸气的回收。利用冷凝的方法能使高浓度的有机物得以回收,但对于更高的净化要求,则室温下的冷却水是不能达到的。净化要求越高,所需冷却的温度愈低,必要时还得增大压力,这样就会增加处理的难度和费用,因而冷凝法往往与吸附、燃烧和其他净化手段联合使用,以提高回收净化效果。冷凝法常被用来回收有价值的污染物,例如氯碱厂副产物氢气中的汞蒸气可先冷凝回收,再利用其他方法进一步净化,从而回收水银;沥青氧化尾气也是先冷凝回收有机油,再送去燃烧净化的。另外,在某些情况下,还可采用低温冷冻水或制冷剂的冷凝法,并把它作为一种有效的净化方法单独使用。(www.daowen.com)
3.2.2.4 对PM2.5的防护
1.外出时佩戴专业防尘口罩
对于PM2.5的防护,常规口罩一般不会起到有效作用,因为颗粒物太细小,只有KN90,KN95,N95级别的专业防尘口罩才能有效过滤这类细颗粒物,同时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口罩,避免因尺寸不合而导致吸入污染物。另外,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2.多喝桐桔梗茶、桐参茶、桐桔梗颗粒、桔梗汤等“清肺除尘”茶饮
桐桔梗茶有清火滤肺尘的功能,能加强肺泡细胞排出有毒细颗粒物的能力,从而协助人体排出体内积聚的PM2.5颗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3.室内防PM2.5方法
(1)过滤法。包括使用空调、加湿器、空气清新器等家用电器,优点是可明显降低室内空气中PM2.5的浓度,缺点是电器的相关滤膜需要定时清洗或更换。
(2)水吸附法。家中没有超声雾化器、室内水帘、水池、鱼缸等,能够吸收空气中具有亲水性的PM2.5,缺点是会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具有憎水性的PM2.5不能有效去除。
(3)植物吸收法。植物叶片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PM2.5,优点是能产生有利气体,缺点是吸收效率低,某些植物甚至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