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教育的选择: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的选择: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教育背负着太多的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立德、立言、立名”的惯性依旧在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选择。加入WTO,意味着国家之间的竞争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深入下去,而国家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将成为加入WTO之后中国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因此,保护并激发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源泉,培育和锻炼他们的创造意识,应该成为中国教师的一个鲜明的教育理念。

中国教育的选择: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背负着太多的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立德、立言、立名”的惯性依旧在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选择。近百年来的现代教育发展又积累了太多的工业文明烙印,理性、权威、塑造、训练似乎就是教育的代名词。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像是一辆老式蒸汽机车,正风驰电掣般地冲入一个已经全然不同的时代……

我们不能不承认,站在WTO的门槛上,我们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加入WTO,将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在我国,多年来形成的一个传统观念认为,教育是一种国家的权利和责任,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举办学校教育机构,发展教育事业。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对一个个体来说,基本上是一件被动的事情,是一个通过教育被动接受社会选择的过程。受教育者自己并没有选择的机会和可能。

当中国教育界还在热衷于进行教育能否产业化、商品化的经院式讨论时,许多国家实际上已经把教育看成是一种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用一种非市场提供与有限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提供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服务业,一种可以交易的服务产品,这就意味着每个学习者或其家长都将变被动为一种积极主动的选择,他们是这场贸易的消费者,因而有权选择和获得满意的教育服务。这就在学校、教师与学生或其家长之间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作为消费者一方,学习者或其家长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满意度来选择某类学校、某类教育形式、甚至选择某位教师。与之相对,学校和教师作为这项服务贸易的提供者,有义务按照国家的教育标准和自己对学习者的承诺,来提供合格的教育服务。因此,在不久的将来,学习者或其家长自己来规划真正适合和有利于自己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形式,精心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消费类别、水平和品位,从而获得自己真正需要而且有效的教育服务,这可能是每个学习者和每个家庭在进行教育投资时都会反复考虑的事情。这就需要明确地树立一种新的教育服务与消费的理念。而作为教育的提供者,则应想方设法提高教育的服务质量和品位,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加入WTO,意味着国家之间的竞争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深入下去,而国家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因此“科教兴国”战略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就是培养具有这种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因为,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观念的更新、制度的变革,就没有技术的进步、市场的开拓,就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将成为加入WTO之后中国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

但是我们的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却在沿袭一种过于强调记诵之学、过分看重书本和权威的教育传统,用一种固定化的教育标准和人格范式来要求孩子,因而大大压抑了他们的个性与创造精神。

其实,创新精神并不简单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格特征。因此,保护并激发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源泉,培育和锻炼他们的创造意识,应该成为中国教师的一个鲜明的教育理念。(www.daowen.com)

加入WTO,还对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或多或少构成了一种挑战:

第一,加入WTO将进一步加快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大量超文本的知识信息将通过各种媒介充斥社会的各个场所,新的交往形式,例如通过网络与外界的交流,会大大拓展一代人的学习与交往空间。这一变化将挑战学校与教师的功能与作用。学习者在家里或其他场所通过互联网接受国内外最新信息、聆听优秀教师的教诲将不再是奇思妙想,远程教育在逐渐完善和普及,拜师显然已经不是求学的惟一途径。

第二,在两代人共同面临的历史性变化面前,我们的孩子显然对新环境有更深的认同。他们凭着对新文化的敏感、认同以及自身接受能力的优势,会比我们更能接受这样一种新的文化。到国外读书也许会成为更多青年人的追求,不出国境而进入外资举办的学校也将成为一种新的选择,教师的权威将受到挑战。

第三,人才流动全球化和人才标准国际化会使我们的学生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教育,因此对教师提出全新的要求。学富五车可能不再是学问的惟一象征,人生经验有时反而成为创新的羁绊。熟练地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可能是未来教师的基本条件。

……

面对所有这些前所未有的可能、竞争、机遇与挑战,我们确实应当认真地研究教育的对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