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实践案例

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实践案例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乡村旅游发展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的特殊性也使得其呈现出多层级、多样性的发展模式。综合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三个维度和乡村性的两大要素,在充分考虑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特殊性的基础上,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模式类型。在第二部分的案例中,我们将逐一介绍超大城市周边不同乡村旅游模式的特征及适用范围。目前中国共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天津等6个超大城市。

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实践案例

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借助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以及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乡“对冲”,使得城市周边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仅具有一般乡村旅游的共性特征,又具有一般乡村旅游不具备的特殊性。无论是客源群体、游客消费能力、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发展路径都与一般乡村旅游有所区别。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既可以依赖巨大的旅游市场,直接面对周末度假、民俗佳节、庆典活动等稳定而庞大的市场需求,还可以借助大都市郊区的农业观光特色,举办各类采摘旅游和务农旅游。

随着乡村旅游发展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的特殊性也使得其呈现出多层级、多样性的发展模式。按照乡村旅游的概念内涵,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中需要至少涵盖以下三个维度,即乡村旅游产品是否以“农场”为基础、游客与农业活动的关系、农业的原真性程度[12]。其中,“农场”可以理解为一个包含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实体,并包括了农业生产的土地,具有农业性收入,存在农业生产的技能和动机[13];游客与农业活动的关系则集中表现为乡村旅游更多地为游客提供参与农业活动的机会[14];农业的原真性则是表示乡村旅游中能够真正地了解农业活动、真正走进乡村生活的程度[15]。同时,超大城市乡村旅游也必然需要体现出“乡村性”,主要包括物质要素的乡村景观(聚落建筑田园景观、生态环境)、精神要素的乡村文化(农耕文化、生活形态、民风民俗)等。综合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三个维度和乡村性的两大要素,在充分考虑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特殊性的基础上,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模式类型(图3-2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户外运动型乡村旅游模式中游客活动并非在乡村内部完成,且也不存在特别的乡村景观和乡村文化。生态保护型乡村旅游虽并非在乡村内部进行,但能够显现出田园景观在内的乡村景观。休闲体验型乡村旅游和业态创意型乡村旅游均是在乡村内部,休闲体验型乡村旅游强调直接参与某些农业活动,如采摘、垂钓、捕捞等农业活动。业态创意型乡村旅游更多的是凸显出“乡村性”中农耕文化、生活形态等乡村文化创新。如果超大城市乡村旅游在乡村开展,游客直接参与某些农业活动但并不是直接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则是观光休闲型乡村旅游。如果游客在乡村参与农业生产活动,那么根据不同的乡村性中的精神要素,如古村镇、文化遗产、民风民俗、红色文化等内容,可以拓展出传统村落型乡村旅游、民俗/非遗体验型乡村旅游和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等三种模式。当前,乡村旅游中的康养旅游、营地教育项目、户外拓展项目等也逐渐受到消费市场的关注[16],为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第二部分的案例中,我们将逐一介绍超大城市周边不同乡村旅游模式的特征及适用范围。

图3-2 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模式示意图

【注释】

[1]根据国务院2014年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1 000万以上的城市属于超大城市。目前中国共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天津等6个超大城市。

[2]国家统计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李东生.超大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3):34-40.

[4]周晓娟.资源紧约束背景下超大城市乡村振兴战略和规划策略的思考——以上海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8(06):22-29.

[5]王绍博,罗小龙,顾宗倪,唐蜜,张培刚.精明增长背景下上海城市空间扩展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J].经济地理,2019,39(06):58-65.

[6]周晓娟.资源紧约束背景下超大城市乡村振兴战略和规划策略的思考——以上海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8(06):22-29.(www.daowen.com)

[7]周晓娟,城乡统筹背景下上海市村庄体系规划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6(1):118-123.

[8]何琼峰.国内居民出游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区域格局[J].经济地理,2011,31(10):1754-1760.

[9]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18[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829336.html,2019-01-30,2021-02-10.

[10]徐爱萍,楼嘉军.上海居民出游方式选择倾向研究——基于不同休假制度的比较[J].旅游论坛,2012,5(02):37-43.

[11]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4,24(6):757-763.

[12]Phillip S,Hunter C,Blackstock K.A typology for defining agri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6):754-758.

[13]Clarke,J.Marketing Structures for Farm Tourism:Beyond the Individual Provider of Rural Tourism[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999,7(1):26-47.

[14]Lesley A.Roberts,Derek Hall.Rural Tourism and Recre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5]Weidinger T.Encountering local inhabitants'perspectives in terms of authenticity:the example of rural tourism in Southern Germany[J].Dos Algarves:A Multidisciplinary e-Journal,2015,25:4-24.

[16]宋瑞等,2019—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2019—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