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及实践案例

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及实践案例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项基于我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研究也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更加繁荣,产品发展阶段也更高,乡村旅游重点村以及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都主要分布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华东地区[18]。

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及实践案例

我国的乡村旅游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城市依托型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依托型乡村旅游、资源依托型乡村旅游。这三种类型无论是在资源基础、发展动力、目标市场、发展方向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别。

城市依托型乡村旅游主要位于城市郊区,是依托大城市的客源市场发展起来的,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自驾游的兴起,城市居民对于城郊周围的短途休闲度假旅游需求不断增加。有研究发现,在距离城市50—100 km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都对城市居民具有较强吸引力[16],尤其是在人口较多的大城市周边,城市居民旺盛的乡村旅游需求极大地带动了城郊乡村旅游的发展。该类型乡村旅游的特点是对市场敏感度较高、产品需求类型多样、重游率高、消费能力强、易形成忠实客户。由于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早,且具有客源市场拉动的独特发展优势,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紧贴市场需求,处在转型发展的前端,其发展质量、发展的规范性程度较高,最先实现了由观光型乡村旅游产品向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的转变。针对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研究发现,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分布呈现出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环渤海区和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长三角两个高密度区,可见客源市场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景区景点依托型乡村旅游主要集中在景区、景点周围,是依托著名风景名胜区或景区发展起来的,其在功能上是作为景区的接待辅助,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乡村旅游产品与服务。已有研究证明景区5千米范围内适合乡村旅游发展[17]。该类型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观光客,特点是初游率高、重游率低、受景区淡旺季影响明显、不易形成忠诚客户,且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发展质量不高,是典型的观光型乡村旅游。由于该类型乡村旅游与景区共享客源市场,缺乏自我提升转变的内生动力,所以也容易形成同质性较强的无序竞争态势。(www.daowen.com)

资源依托型乡村旅游主要位于中西部老少边穷地区,主要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少数民族风情、红色文化等,在相关政策尤其是旅游政策的扶持与带动下实现了迅速发展。该类型乡村旅游的客源以本省内城市居民为主,少部分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特点是地理位置偏远,旅游设施不完善,以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为主,对特定群体吸引力较大,易形成忠诚客户,但大众旅游市场尚未形成。位于老少边贫地区的资源依托型乡村旅游可以极大发挥出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优势资源,对推动当地脱贫,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地域分布上看,华东地区的城市依托型乡村旅游产品已进入休闲度假阶段,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依托型乡村旅游产品仍处于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产品阶段。从发展层次上看,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属于乡村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休闲游憩型和观光型乡村旅游产品则属于乡村旅游产品发展初级阶段的产物。一项基于我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研究也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更加繁荣,产品发展阶段也更高,乡村旅游重点村以及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都主要分布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华东地区[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