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乡村振兴: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实践与案例

乡村振兴: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实践与案例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完美地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对新时代乡村发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并带动了乡村地区的资源开发与保护,有效提升了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恰好符合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要求。此外,乡村旅游同时亦是传承、恢复与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途径。

乡村振兴: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实践与案例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十九大以来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旨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而乡村旅游发展三十多年的实践表明,旅游因其融合性好、带动性强、覆盖面广、参与门槛低等特点,在缩小城乡差距、优化乡村产业结构、解决农村就业、促进乡村文化交流和提升乡村风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完美地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对新时代乡村发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大量的实践与研究证明了乡村旅游是推进产业融合的典型产业业态[54],乡村旅游的发展将各类经济生产要素注入乡村,实现乡村在经济层面的产业结构多元化和空间多功能化,正好符合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的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并带动了乡村地区的资源开发与保护,有效提升了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恰好符合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要求。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城市游客的到来,有利于开阔居民视野,提升村民自我素质和文明程度,传播乡村文化,体现了“乡风文明”的要求。村民的旅游参与强化了村民基于集体意识和共同价值纽带的文化身份,推动乡土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更新能力的成长,形成乡村地区有效且持续发展的动力,符合“治理有效”的要求。乡村旅游产业经济效应作为乡村居民脱贫致富、提高就业的重要途径,切合了“生活富裕”的要求。

此外,乡村旅游同时亦是传承、恢复与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途径。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乡村凋敝、文化衰落和传统消解等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现代化力量,乡村旅游促使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产生长效循环,通过旅游循环凝视[55],东道主利用地方经验,不断更新本土文化,塑造出适应现代社会的乡村新文化[56]。同时,在乡村旅游中特意营造的民俗主义现象,也恰好是乡村文化复兴的契机和路径[57]

乡村,作为乡村旅游的发生地和旅游行为的生存空间承载了乡村旅游的全过程。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稳定的经济支持,对实现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和转型发展,改变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存在发展方向的协调一致性,二者相互促进,耦合发展[58]

【注释】

[1]2020年上半年,驴妈妈平台预订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人次同比去年上涨了2.2倍,7月以来,马蜂窝平台上“乡村游”及相关词条的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84%,人们对乡村旅游的关注持续上升。

[2]数据来源: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监测点数据,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9月12日全国乡村旅游与民宿工作现场会发布。

[3]数据来源: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监测点数据,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9月12日全国乡村旅游与民宿工作现场会发布。

[4]Phillip S,Hunter C,Blackstock K.A typology for defining agri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6):754-758.

[5]Lesley A.Roberts,Derek Hall.Rural Tourism and Recre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6]Park D B,Doh K R,Kim K H.Successful managerial behavior for farm-based tourism:A functional approach[J].Tourism Management,2014,45(1):201-210.

[7]雷鸣,叶全良.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与启示[J].亚太经济,2008(5):61-63.

[8]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38-42.

[9]Gilbert D.Tung L.Public Organizations and Rural Marketing Planning in England and Wales[J].Tourism Magagement,1990,11(2):164-172.

[10]Dernoi L A.Canadian Country Vacations:the Farm&Rural Tourism in Canada[J].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1991:16(1):15-20.

[11]Lane B.What is Rural Tourism?[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994,2(1):7-21.

[12]Jafari J,Aaser D.Tourism as the Subject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8,15(3):407-429.

[13]OECD.Tourism strategies and rural development[R].Paris:OECD,1994.

[14]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

[15]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15-18+73.

[16]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3):8-10.

[17]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1):15-18.

[18]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5):125-128.

[19]Urry J.Consuming Places[J].Consuming Places,1995.

[20]Williams R.The Country and the Cit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21]Bramwell B,Lane B.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M].UK: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1994.

[22]Bramwell B,Lane B.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M].UK: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1994.

[23]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5):125-128.

[24]OECD.Tourism strategies and rural development[R].Paris:OECD,1994.

[25]Haartsen T,et al.Claiming rural identities:Dynamics,contexts,policies[M].Assen:Van Gorcum&Comp,2000.

[26]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旅游学刊,2005,20(3):63-68.

[27]Cloke P,et al.Handbook of Rural Studie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2006.

[28]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地理研究,2007,26(3):616-624.(www.daowen.com)

[29]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5):125-128.

[30]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5):125-128.

[31]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3):70-73.

[32]尤海涛,马波,陈磊.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乡村性的认知与保护[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9):158-162.

[33]卢云亭.谈新型交叉产业——观光农业[J].中国旅游,1995(3):26-27.

[34]王仁强.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理论与实践——兼谈泰山旅游观光农业发展问题[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1999(4):13-16.

[35]贺小荣.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90-94.

[36]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38-42.

[37]许贤棠,刘大均,胡静,等.国家级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例[J].经济地理,2015,35(9):182-188.

[38]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38-42.

[39]尤海涛,马波,陈磊.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乡村性的认知与保护[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9):158-162.

[40]尹占娥,殷杰,许世远.上海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8):59-63.

[41]王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旅游学刊,2006(4):8.

[42]叶红.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为例[J].农村经济,2007(10):79-82.

[43]邹统钎,王燕华,丛日芳.乡村旅游社区主导开发(CBD)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大营村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53-59.

[44]王晨光.集体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与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8(5):34-42.

[45]黄郁成,黄光文.论农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J].旅游学刊,2003,18(2):73-76.

[46]曾建明,肖洁.略论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差异化战略——以农家乐为典型业态[J].改革与战略,2010,26(08):94-96.

[47]唐代剑,黎彦.论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特性及其发展方向[J].特区经济,2010(01):162-163.

[48]蔡碧凡,俞益武.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思路及应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03):269-271.

[49]孟秋莉,邓爱民.全域旅游视阈下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构建[J].社会科学家,2016(10):85-89.

[50]孟秋莉,邓爱民.全域旅游视阈下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构建[J].社会科学家,2016(10):85-89.

[51]李爽,甘巧林,刘望保.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个理论框架的构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2(05):8-15+30.

[52]王信章.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与旅游目的地建设[J].旅游学刊,2012,27(01):6-7.

[53]陈丽敏,黄燕玲,罗盛锋.游客感知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基于桂北三个典型村落的调研[J].旅游研究,2018,10(04):27-36.

[54]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4):678-681.

[55]1992年,英国社会学家厄里(Urry)借用福柯“医学凝视”的理论提出了游客凝视(tourist gaze)的概念,认为“游客凝视”是旅游欲求、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融合并抽象化的结果,是旅游者施于旅游地的一种作用力。厄里提出的“旅游凝视”强调“游客”作为凝视主体,旅游地作为“被凝视的对象”。相关参考文献刘丹萍.旅游凝视:从福柯到厄里[J].旅游学刊,2007(06):91-95;[英]约翰·厄里,乔纳斯·拉森.游客的凝视[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9.

[56]孙九霞.旅游循环凝视与乡村文化修复[J].旅游学刊,2019,34(06):1-4.

[57]周星.乡村旅游与民俗主义[J].旅游学刊,2019,34(06):4-6.

[58]李志龙.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系统耦合机制与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南凤凰县为例[J].地理研究,2019,38(03):643-6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