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非常守秩序,最前面的一条虫往哪个方向走,其余的都会依次跟着去,排成一个整齐的队伍,彼此紧紧地挨着。它们总是排成单行,后一条的须触着前一条的尾。无论为首的那条是转着圈走还是歪歪斜斜地走,后面的都会照它的样子做,无一例外。每条松毛虫都会边走边吐丝,前面的一条吐出丝为后面的指示方向,后面的按照这个方向前进并且继续吐丝给下一条,如此下去。所以当你在路上看到一条丝路,那一定是松毛虫列队经过时留下的痕迹。
领头的那条毛虫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一旦成了队伍的领头羊,它就会尽职尽责地做好领队工作。它前进时会非常小心,不停地探头探脑寻找路径,为的是选择适宜队伍前进的道路,不走错路。
这些松毛虫的队伍有的很长,有的却非常短。我所看到的最长的队伍有十二码或十三码,大概有二百多条松毛虫,它们排成极为精致的波纹形曲线,浩浩荡荡地前进。最短的队伍只有两条松毛虫组成,但它们没有忘记纪律,仍然严格按照规则前行。
既然它们只会不假思索地跟着别人走,如果我把这路线设计成一个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圆,它们是不是会不停地重复走同一条路呢?
为此,我利用一个机会做了一个试验。在我的院子里有几个栽棕树的大花盆,盆口恰好就是一个圆形,一周大约有一码半长,松毛虫们平时很喜欢爬到这里来玩。
正巧有一天,一大群松毛虫爬到花盆上玩被我发现了,我看到它们渐渐地爬上了它们最喜欢的盆沿,在上面前进着。我等待并期盼着队伍形成一个封闭的圆,也就是说,等第一条松毛虫爬过一周回到它的出发点。一刻钟之后,这个目的达到了。现在有整整一圈的松毛虫在绕着盆沿爬。接下来要做的是把还要上来的松毛虫赶开,否则它们会提醒原来盆沿上的松毛虫走错了路线,从而干扰实验。要使它们改变方向,必须把从地上延伸到花盆沿上的丝拿走。我一边把继续爬向盆沿的松毛虫拨开,一边用刷子把丝线轻轻刷去,这相当于截断了它们的通道。这样下面的松毛虫再也上不去,上面的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这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就可以等着看一幅很有意思的画面了。
一群松毛虫在花盆沿上一圈一圈地转着。现在它们中间已经没有领队了,因为这是一个封闭的圆周,不分起点和终点,到底谁才是领队它们已经分不清楚了,却还傻傻地绕着圈子。
每条松毛虫都不停地吐出丝,使得丝织轨道越来越粗。除了这条圆周路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岔路了,难道它们就这样漫无目的的一圈圈绕下去,到死也不明白为什么只能在原地转圈?(www.daowen.com)
几个小时过去了,松毛虫们还在上面糊里糊涂地走着。到了黄昏时分,气温逐渐降低,它们也累了,逐渐放慢了行进速度。到晚上十点钟的时候,我也没有了耐心,离开它们去睡觉了。我想在晚上的时候它们可能会清醒些。但是,第二天太阳出来后感觉温暖了些,它们振作精神又在那里转起来。
第三天情况还是如此。又是一个很冷的晚上,这些松毛虫都挤成了一堆,有许多毛虫被挤到了丝织轨道的两边。早晨一觉醒来,它们发现自己在轨道外面,就跟着轨道外的一位领队走,可是这位领队正在往花盆里面爬。一共有七条松毛虫被挤出了轨道,它们组成了一支新的队伍,而其余的松毛虫不为所动,继续沿以前的圈子走。
可是那条松毛虫探险队显然选错了方向,它们到达了花盆里面,而那里并没有吃的东西,所以又都垂头丧气地沿原路回到以前的队伍中,这一次努力没有成功。
如果当初选择的冒险道路是朝着花盆外面而不是里面的话,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第六天天气很暖和,它们热得实在受不住了,有几条勇敢的冒险者后脚站在花盆最外的边沿上,做出要向空中跳出去的姿势。最后,其中的一条决定冒一次险,它从花盆沿上溜了下来,可是还没走到一半,它的勇气便消失了,又回到了盆沿上,和同胞们同甘共苦。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的尝试,才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它勇敢的尝试,让一个原本完整的圆圈断开了,这样一个新的领队出现了。又过了两天,它们终于在新领队的带领下走下盆沿。太阳落山的时候,最后一条松毛虫也爬下来了,它们终于回到了盆下面的家中,而这已经是实验的第八天了。
据我计算,它们绕着圆圈走过的路程在二百五十米以上。它们不停地走,只有在晚上寒冷的时候,队伍才没有了秩序,停下来休息。可怜的松毛虫!幸亏它们还不是太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