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昆虫记:黄蜂巢观察及建筑原理

昆虫记:黄蜂巢观察及建筑原理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9月的一天,我和我的小儿子保罗到野外去,想看一看黄蜂的巢。忽然,保罗指着不远的地方,冲我喊起来:“看!黄蜂的巢。”当一个人决定要征服黄蜂的巢时,就要准备一些必备的东西:半瓶石油、九寸长的空芦管、一块坚实的黏土,这是我们全部的装备。整个黄蜂巢有南瓜那么大。黄蜂的巢是用一种又薄又软的材料做成的。黄蜂建筑巢穴遵循物理学原理和几何学定律。

昆虫记:黄蜂巢观察及建筑原理

在9月的一天,我和我的小儿子保罗到野外去,想看一看黄蜂的巢。

保罗的眼力很好,再加上注意力集中,非常有利于我们的观察。

忽然,保罗指着不远的地方,冲我喊起来:“看!黄蜂的巢。”我定睛一看,就在前边,大约二十码以外的地方,一种飞得很快的昆虫,一个挨着一个地从地面上飞跃而出,迅速向四面八方飞去,好像那些草丛里面隐藏着一个小小的即将爆发的火山,马上要将它们一个个喷出来似的。

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近那个地方,生怕一不小心惊动了那些凶猛的家伙。

在这些黄蜂的住处,有个圆圆的裂口,口的大小约有人的大拇指那么大,那是它们的门。它们同居一室,来来去去,进进出出,摩肩接踵地飞来飞去,忙个不停。

突然,听到噗的一声,我不觉吃了一惊,不过马上明白过来。如果再观察下去就意味着要“牺牲”我们的安全了。

我们记住了那个地方,以便日落时分再来。

我对保罗说:“夕阳西下的时候,巢里的居住者们从野外集体归来,那会是另一番壮观的景象。”

当一个人决定要征服黄蜂的巢时,就要准备一些必备的东西:半瓶石油、九寸长的空芦管、一块坚实的黏土,这是我们全部的装备。还有一点必须提到,以前的几次观察研究,让我稍稍积累了一点儿成功的经验。这些物品与经验对我而言,是最简单,同时也是再好不过的。

有一种方法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窒息法。

在还没有挖出我想要的蜂巢之前,我先仔细地思考了良久,之后才开始行动。首先,将巢穴里的居民闷住,等到黄蜂窒息而死再开始挖巢穴,这样就不会被黄蜂刺到了。当然,这是个很残忍的方法,但也是一个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让我不至于身处险境。我选用石油,因为它的气味不算太大,刺激作用也不是那么猛烈。

我把一根空芦管插进一个大约九寸长的隧道里面,芦管顺利地进入了蜂巢。接着,我开始往里灌石油,石油顺着芦管流入洞穴中,一点儿也不会漏掉,而且,速度很快。

然后,我们再用一块事先捏好的黏土,塞住蜂巢的出口,断绝黄蜂的后路。我们要做的工作做完了,剩下的就是等待了。(www.daowen.com)

第二天清晨,我们带上一把锄头和一把铁铲,回到老地方。在隧道上面,芦管依然插在那里,我和保罗挖了一条沟,宽度刚好能容下我们两个,在里面行动起来很方便。接着,我们从沟道的两边开始挖,小心地一下一下铲着。挖了一会儿,差不多有二十寸深,蜂巢便露了出来。它们吊在土穴的上方,一点儿也没有被损坏,完好地摆在那里,这真让我们兴奋呀!

这是一个壮观的建筑!整个黄蜂巢有南瓜那么大。除去顶上的一部分,各个地方都是悬空的,顶上长有很多的根,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茅草根,它穿透很深的“墙壁”进入墙内,和蜂巢结在一起,非常坚固。如果根植入的地方是软的,它的形状就会呈圆形,各部分都会同样坚固;如果那个地方是比较硬的沙土,那根在植入时就会遇到阻碍,蜂巢的形状也就变化了。

在底巢和“地下室”的旁边,常常留有手掌大的一块空隙,这块地方是宽阔的“街道”。这些建筑者可以在里面自由走动,做各自的工作,它们用自己的“双手”使窠巢变得更大更坚固。通向外面的那条孔道,也通向了这里。在蜂巢的下面,还有一个更大的空间,形状是圆的,就像一个大圆盆,在蜂巢扩建时,可以增加新蜂房。这个空间还可以作为放置废物的垃圾箱。这里的设施好齐全呀!

地穴是黄蜂们用自己的“双手”挖掘出来的,虽然最初黄蜂们占用了鼹鼠的劳动成果,但把这个洞穴加以改造,建构成精美的家园,大部分还是黄蜂自己的功劳。有成千上万只小黄蜂参与了这个伟大的工程。每只黄蜂飞出洞穴时,身上都会带一粒土,它们将土抛撒到远离巢穴的开阔地带,洞穴的周围没有一点儿痕迹。必要的时候,它们还要将蜂巢扩大。

黄蜂的巢是用一种又薄又软的材料做成的。保罗看着我问:“是什么材料呀?”我想了想答道:“是木头的碎屑,这种碎屑就像一种棕色的纸。”

黄蜂把它们的底巢做成宽宽的、鳞片的形状,一片片疏松地铺起来,铺上很多层,整个巢穴形成粗粗的毛毯状,厚厚的、软软的,有许多小孔,里面充满了大量的新鲜空气。

大黄蜂在杨柳树的树孔中,或是在空的壳层里,都会用木头的碎屑做成脆薄的黄色纸板,用它包裹自己的巢。一层层相互地重叠着,就像个凸起的大鳞片。大家可以想象这里有多么温暖!大鳞片的中间有很多空隙,空气停留在里面也不会流动。

黄蜂建筑巢穴遵循物理学原理和几何学定律。它们利用空气这个不良导体来保持家里的温度。早在人类还没想到做毛毯的时候,黄蜂就已制出了这种技艺高超的“大毛毯”。它们在建筑窠巢的外墙时,用的是节省材料的六面体,六面体结构能节省空间,便于造出很多房间,这些小房间面积虽小,但经济耐用。

这些建筑家们如此聪明,但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当它们遇到一点困难时,居然会束手无策、无比笨拙。探其原因,一方面是它们得益于自然规律的指导,天生是优秀的建筑家;另一方面,它们智力低下、没有思考能力。这是我用了几个试验证明得来的。

碰巧,黄蜂将自己的房子安置在我家花园里,于是,我就用一个玻璃罩盖在它们的巢穴上,做了个试验。

第二天清晨,温暖的阳光洒在亮晶晶的玻璃罩上。这些工作者成群地从巢里飞了出来,急着出去觅食。它们一个又一个地撞在透明的“墙壁”上,然后跌落下来,接着,又不死心地重新飞上来。就这样,它们在玻璃罩里团团飞转不停,反复尝试,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但是,没有一只黄蜂大智大勇,伸出“手足”去玻璃罩的边缘向下边刨泥土,开辟逃生之路。这就说明它们不能想办法逃脱障碍,它们的智慧是多么有限啊!

但是,那些在外过夜的少数黄蜂从原野里返回后,围绕玻璃罩徘徊不久,便开始挖玻璃罩下面的泥土,很快,它们开辟了一条新路,毫不费力地回到自己的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