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将视线追踪技术推向实用化和商业化的是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相关机构和公司。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在1988年末就向市场推出了商用ERICA(The Eye-gaze response interface computer aid)系统。它是一种采用红外图像的应用系统,研制目的是面向重度残障人士的人机交互,帮助其生活、学习和娱乐等,深受广大残疾人士的欢迎。日本佳能公司的EOS 2E型照相机也增加了一种眼控对焦功能,可以在一幅画面中根据人的注视位置进行聚焦。这种功能是通过在照相机上增加一维视线追踪装置来实现的。由此可见视线追踪技术作为一项独立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中[1,2]。
视线追踪系统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系统与人的关系,可以分为穿戴式[3,4]和非穿戴式[5,6],也称侵入式和非侵入式;按照系统的视觉方式,可分为单摄像机系统[7,8]和多摄像机系统[9,10];按照系统的工作光照环境,可分为红外光照系统[11,12]和自然光照系统[13,14],也可分为主动光源系统[15]和被动光源系统[16]。穿戴式系统需要用户佩戴特制的配置有光学系统的头盔等设备,对使用者的影响较大。穿戴式系统的视线方向检测精度比较高,且不受头部运动的干扰,主要应用于眼动力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等方面的研究。非侵入式装置则利用外部的摄像机获取人脸和人眼图像,通过对人脸和人眼图像的分析与处理,得到眼部特征和视线特征参数,然后根据视线参数和视线方向映射模型,将人眼特征参数换算成视线的三维数据,从而估算出视线的方向或落点位置。非侵入式方法对人的干扰小,在助残、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