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名录中的骄傲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名录中的骄傲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真是令人感到骄傲!地理链接哈尼梯田的灌溉系统哈尼梯田运用四度同构系统进行灌溉,从水源地森林开始,流经哈尼族的村寨。哈尼梯田的水源来自村寨上方的森林,这片森林具有良好的蓄水功能,被称为“森林水库”或“绿色水库”。为了使灌溉水能够匀速地到达每一层梯田,哈尼人对这些缺口的大小、位置进行了调整,这才形成了哈尼梯田如今的模样。▲哈尼梯田生态系统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名录中的骄傲

有人说,没游览过哈尼梯田,就不算到过云南!

哈尼梯田在哪里?它就处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元阳县周边地区。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我国云南省东南部,红河是贯穿自治州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也正是它在这片土地上塑造出了南北两岸截然不同的地貌景观。

▼哈尼梯田

红河以北是岩溶高原区,山地、河流、盆地分布广泛,特别是喀斯特地貌众多,且地势较为平缓。而红河以南属于哀牢山山脉,这里普遍是高山、深谷、陡坡,地形复杂多样,哈尼梯田就形成于这里。

早在3000多年前,哈尼族的先人(氐羌部落)为了躲避战乱,从青藏高原一路南下,来到云贵高原。他们原本以游牧业为生,后来转变为农耕生活,并定居在如今的昆明一带。

然而,这样安定的日子没过多久。1300多年前,哈尼族的先人再次遭受战乱,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再一次迁移。他们从昆明出发,横渡红河,来到了哀牢山南部一带,并最终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开荒造田,由此开创了哈尼梯田的历史

千年岁月,历经沧桑,哈尼族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建造出了一处处只属于他们的“世外桃源”,也造就了当今世界上规模巨大的梯田景观。

如果你有机会去那里,你能数清哈尼梯田有多少层吗?“一层、两层、三层、四层……哎呀,数错了,重来……”

地理链接

春分

二十四节气之一。阳历一般在3月20或21日。

春分有昼夜平分的含义,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南半球则是秋分

别数了,告诉你吧,这大片的梯田,足有3000多层呢!这些梯田从海拔400多米的低地一直向上延伸到海拔1800多米的山丘上,层层叠叠,十分壮观,好像一座“天梯”伸向天边。能在哀牢山连绵起伏的山坡上开垦出这么辽阔又庞大的梯田,让人不得不叹服哈尼人的创造力

当然,哈尼梯田除了面积大,还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五彩缤纷的色彩奇观。

初春时节,哈尼梯田注满水后,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一片湛蓝的景象。到了春分前后,一层层梯田犹如翠绿色的地毯。夏末秋初,稻谷成熟之际,梯田又是一片金黄。冬天的哈尼梯田更美,此时正是农闲时分,梯田里生长了大量红色浮萍,将梯田装点得分外美丽,同时还能为春季生长的水稻秧苗提供丰富的养料,美观又实用。(www.daowen.com)

▼五彩斑斓的哈尼梯田

▲彩色梯田成因示意图

这些绚烂多彩的颜色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翻开地图便可以发现,原来哈尼梯田处于北回归线附近,这里的山地、河流、盆地间隔排列开来,形成了独特的热带和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正是这样温暖多雨的气候,为不同种类的植物提供了适宜生长的有利条件。

站在高处远望梯田,就会发现同一片梯田由于海拔不同,所呈现的颜色也不相同。通常情况下,海拔相差越大,温差越大,这样就导致低处种植的水稻成熟时金黄遍野,而高处的水稻却还是绿油油一片。

云雾升腾也为哈尼梯田增色不少,人站在梯田中,有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那么,这些云雾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梯田所处的哀牢山地势呈“西北—东南”走向。每当夏季,印度洋上吹来的西南季风,使地处迎风坡的红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地拥有丰富的降雨量。这些水分在蒸发的过程中,突然遭遇高海拔地区的冷气团,这一冷一热的气团交汇后,便产生了雾气。雾气越聚越多、越来越浓时,最终又形成新一轮的降雨。就这样,一个水汽循环系统诞生了,这些雨水顺着梯田,自上而下进行灌溉,这也就是哈尼梯田不会出现干旱的原因之一。

怎么样,是不是很神奇!每当我们欣赏梯田美景时,也不由得心生敬畏,一边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一边赞叹哈尼族先人的智慧。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真是令人感到骄傲!

地理链接

哈尼梯田的灌溉系统

哈尼梯田运用四度同构系统进行灌溉,从水源地森林开始,流经哈尼族的村寨。之后,水沿着山形流向低处层层叠叠的梯田中,直到汇入最底层的红河干流。

哈尼梯田的水源来自村寨上方的森林,这片森林具有良好的蓄水功能,被称为“森林水库”或“绿色水库”。这里所种植的树木品种大部分为桤(qī)木(俗称水冬瓜树),它根茎的蓄水能力很强。因此,几乎每片梯田的附近都能看到桤木的身影,梯田的水源如此充分,也有它的功劳。

如果仔细观察每一方梯田的田埂,就会看到在每一处宽度只有15厘米的田埂上都留有一个缺口,水就是从这些缺口处自上而下流入田间,对梯田进行灌溉。为了使灌溉水能够匀速地到达每一层梯田,哈尼人对这些缺口的大小、位置进行了调整,这才形成了哈尼梯田如今的模样。

既然哈尼梯田的水是自上而下进行灌溉,有进水口,就必然存在出水口。在哀牢山最底层的梯田一侧,有一条缓缓流过的小河(红河支流),这些梯田里的水与这条小河汇流,沿着河道,最终流向红河干流。

▲哈尼梯田生态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