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调元,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理论家。他进士出身,学问渊博,才华出众,能应声作对,随口吟诗,挥笔成文。只因性情高傲,刚正不阿,得罪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和坤,被充军伊犁,后来多亏许多翰林学士为他说情,才以母亲年迈为由,得赦罪回京。
李调元离开伊犁,一路风尘仆仆,赶回家中,夫妻相见,悲喜交集。当晚,夫人准备了丰盛的酒菜,给他庆贺、接风。席间,夫人对他这次充军的悲欢离合,感慨很多,不觉动诗兴,便说:“我忽然想到一联,请夫君对来:‘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李调元听了,忙站起来举杯道:“夫人这一联寓意含蓄。既充满感情,又很典雅,像这样绝妙的对联,不是夫人说不出来,不是我李调元也对不上去。”夫人笑着说:“先别夸口,你先对上来再说。”
李调元脱口对道:“花落花开,花开花落,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对得不但切情切意,而且十分妥帖工整。夫妻相视而笑,感到十分惬意。丫环在一旁凑兴说:“夫人出得好,老爷对得妙,何不用羊毫笔写在红绫上?”
丫环这句话,触动了夫人的心思。她不觉细心沉吟起来:“羊毫笔写红绫纸……妙!就以此句为联。再请夫君一对。”李调元哈哈一笑:“这样的随口话,何用对它?”夫人说:“你不要小看随口话,就请对一对吧!”
李凋元不愿扫夫人的兴致,便开口对了起来,不料却居然对不上来。他放下酒杯,思索再三,却越觉难对,一直思索到深夜,还是对不上来,只好闷闷不乐地放下酒杯,不想再饮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李调元又在房里踱起步来,虽然想了好几对,但总觉得不够稳妥。没想到一个名驰天下的大学士,竟被一句随口话难倒了。
李调元低头徘徊,不觉到了厅前,忽然听到几个仆人在讲话,话题好像与对对有关。
丫环说:“老爷是天下奇才,没想到竟被一句随口话难倒了,至今还对不上来呢。”(www.daowen.com)
厨子问:“一句什么话?”
丫环说:“‘羊毫笔写红绫纸’。其实,这有什么难对的,对‘鹿角杈晾紫罗裙’不就对啦。”
厨子说:“对‘牛鼻索捆青扛柴’就可以嘛!”
轿夫说:“对‘虎头靴套绿草鞋’也很好嘛!”
书童说:“老爷常笑我是‘猪拱嘴’,对‘猪拱嘴吃青海椒’不是更好?”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对对,试比高低。这时正好有一个皮匠在门口补鞋,他搭话说:“诸位对得都好,只是念起来不顺口,还不如对‘马蹄刀切黄牛皮’更顺口些。”众人听了。不禁拍手称是。
李调元在一旁。听在耳里愧在心里。不安之余,竟悟出一个道理来。他暗想:文出于理,诗发于情,对对也应生于触景。匠仆们一个个能对得这般工整切当,自然得体,无非是出于对生活的接触和熟悉。因此,他不禁叹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的这句话。确实是很有道理的啊!”
李调元回到房中,对夫人说:“我对上了。‘马蹄刀切黄牛皮’如何?”夫人一听笑了,“学士不做鞋,怎么能会想到‘马蹄刀’?这绝不是你的对句。”李调元这才将刚才听到的众人的对句告诉了夫人,并表示要虚心向仆匠们学习,拜他们为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