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芦秆当笔地当纸:一篇启迪人心的故事

芦秆当笔地当纸:一篇启迪人心的故事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里非常贫穷。因为没钱买笔,就到野地里去拾些芦秆来当笔,用地当纸,他一有空就跪在地上刻苦练宇。新房盖成后,就请了当时著名的学者谢希深、尹师鲁,还特地派人请了欧阳修,让他们三人各写一篇文章,纪念新房的落成。欧阳修看了,十分佩服。当天晚上,欧阳修就去拜尹师鲁为老师,并虚心地向他请教。原来,欧阳修就是这样勤奋苦练、珍惜每一点时间,才成为人们尊敬的散文大家的。

芦秆当笔地当纸:一篇启迪人心的故事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的散文写得特别优美,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他家藏书一万卷,三朝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棋一副、茶一杯,而他自己在其中品茶、弹琴、看书,故自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里非常贫穷。到了上学的年龄,欧阳修看着别家的孩子都去上学,心里非常难过,又非常羡慕,就缠着母亲,要求上学。他母亲听了,既高兴又难过,她没有钱供儿子上学,满足他小小的要求。于是,她自己教欧阳修读书认字。因为没钱买笔,就到野地里去拾些芦秆来当笔,用地当纸,他一有空就跪在地上刻苦练宇。他先照着著名书法家的帖子一笔一画练基本功,在掌握了基本的书法要领之后,还特别注意吸取各家的长处,避开短处,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字来。大字、小字、篆字、楷书草书无不练到。不知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苦练,终于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

10岁时,他已经认识了许多字,也能自己读书了。遇到好书籍,他就一笔一笔地抄下来;遇到好文章,他就一遍又一遍地读,直到能够背下来为止。他读起书来,常常不知疲倦,不觉饥寒,连吃饭、睡觉,也常常要母亲提醒,一不提醒,就会把什么都忘记了。

他还特别喜欢写文章,每天只要有空,他就聚精会神地练习写文章。说起欧阳修写文章,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有一回,一个将军在洛阳盖了一座房子。新房盖成后,就请了当时著名的学者谢希深、尹师鲁,还特地派人请了欧阳修,让他们三人各写一篇文章,纪念新房的落成。

三人的文章很快就写好了。谢希深写了七百字,欧阳修用了五百字,而尹师鲁只用了三百八十字,就将这件事写得清楚明白,而且文章生动有感情。欧阳修看了,十分佩服。

当天晚上,欧阳修就去拜尹师鲁为老师,并虚心地向他请教。回来后,就立即改写自己的文章,然后又去请尹师鲁指教。

这回,欧阳修只写了三百六十字,意思表达得更加明确,语言也更加精炼了。尹师鲁看了赞口不绝,连声说:

“嗬!你进步得可真快,真是一日千里啊!”(www.daowen.com)

后来,欧阳修做了大官,还写了许多人们爱看爱读的文章。有人问他:“你公务那么繁忙,哪来的时间写文章呢?”

欧阳修告诉他说:

“我的文章,多数是用‘三上’的时间进行构思的。”

那人忙问:“什么叫‘三上’呢?”

欧阳修笑着说:

“我每天骑马上朝的路上,晚上睡觉前躺在枕上,就连上厕所的时间,也都在考虑怎样写文章。”

原来,欧阳修就是这样勤奋苦练、珍惜每一点时间,才成为人们尊敬的散文大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