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一个安谧小镇。
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宅院高深的官家大院就一改往日宁静的气氛,突然响起了“哧啦,哧啦”的刺耳的锯木声。是什么人这么早就如此“兴师动众”呢?
院内,一块平地上,有一位年仅二十来岁的青年人。他眉目清秀,衣着朴实,正在用力地锯着一根有碗口粗的圆木。从他那费劲的样子看,很显然,他不是行家。地上已经扔着好几段参差不齐的圆木头,和几片断了的锯条。这已经是他第五次开始锯了。
这一次他锯得非常小心,用力也比较均匀。他的额头上已全是汗珠,可他也顾不得擦一下。就差最后一点了!他用力往下一锯,只听“咔嚓”一声,木头齐齐地断了。他放下锯子,捡起掉在地上的断木看了看,觉得这次锯得还可以,断面也比较整齐。接着,他找了把柴刀,又剥去了圆木上的树皮,剔平了鼓起的树突。这下他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他抱着圆木兴冲冲地跑到自己的卧室内,往床头一放,顾不得拍拍身上的锯末和灰土,就往床上躺。他的头枕在木头上,一会儿左移一下,一会儿右移一下,一会儿前推一下,一会儿后退一下。看他那副高兴的模样,真好像是得到了什么宝贝似的!
这位青年就是宅院的主人——司马光。他要用这段圆木头来做他的“警枕”。
夜已经很深了。宅院东部的小屋里仍然亮着灯。司马光还在刻苦地读着书。可是他看着看着,眼睛就不自觉地粘到了一起。虽然他努力使自己清醒,可还是没有用,睡意时刻在困扰着他。没办法,他只好爬上床,衣服也不脱,把头往那段圆木头上一枕就睡着了。由于木头很硬,又是圆的,和脑袋接触面积小,时间长了,就能把脑袋枕出一条印,很难受。司马光只在床上躺了一会,就感觉脑袋有些痛了,想翻个身,可头刚一离开“枕头”,那段圆木头就滚到一边去了,他的头也就重重地摔在硬邦邦的床板上,使他一下子清醒了。接着他起身下床,又坐在桌前继续读书。(www.daowen.com)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在他还是孩童的时候,做事情就和成人差不多成熟。他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到邻居家里去玩,偶尔听到有人在讲《左氏春秋》一书,觉得很有意思,就一直听到人家讲完。回到家后。他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于是就把所听到的讲给他的家人听,讲得还挺生动、完整。后来,他设法找到了一本《左氏春秋》。自此,他手不释卷,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
司马光小的时候。和他的哥哥弟弟们在一起学习。他觉得自己的记忆力比较差,便决心要想个办法来克服这个缺点。平时大家在一起上课。老师讲解完课文,都要求能背诵。他的哥哥弟弟们只需要读一会儿就能背诵了,然后就放下书本一起到外面玩耍去了;教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仍在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读书,直到自己能通顺地背出来为止。有时候因为一句话甚至一个字背错了,他也要重新背上十遍八遍,直到最后能一个字也不错地背下来才肯罢休。后来他在自己的著述中曾经说:“一本好书只读上几遍是不行的,必须要能背诵。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使自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比如在骑马的时候,或者在半夜醒来而睡不着的时候,都可以一边反复吟咏书中的内容,一边细心揣摩其中的含义,这样就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后来,司马光做了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懈怠,反而比以前更加刻苦读书。白天公务忙,抽不出什么时间,他只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读书。当时他的书房在宅院的东部,他自己就睡在书房旁边的一个小房间里,侍候他的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仆人。夜深的时候,他就叫老仆人先睡下,自己回到书房里看书,直到半夜时分,才灭了烛火,回到卧室里睡下。到了五更天的时候。他又起来,到书房点燃蜡烛,继续看书、写文章。有时候因实在太累了,睡过了头,醒来时已经过了好些时间,他经常为此而懊悔不已。为了防止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他特意想出了一个办法:用一块圆木头来代替自己的枕头。这一招还真管用,以后他再也没有出现过睡过头的事了。时间长了,他和圆木枕头还有了感情,亲切地称它为“警忱”。
通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司马光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这为他以后的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流芳百世的巨著《资治通鉴》就是他十九年的辛勤汗水的结晶。为了完成这部巨著,他“日力不足,继之以夜;遍阅旧史,旁采小说”。书成之日,仅存放在洛阳的未用残稿,就有两间屋之多。后来,他在向宋神宗所呈的《资治通鉴》的奏表中写道:“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其言实不为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