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充是我国东汉初年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毕生贫寒,史书上从未记载过他开办图书馆的事,但他确实拥有一座庞大的“图书馆”。然而这的确是事实,王充从庞大的“图书馆”里得到很多学问。王充的学习十分出色。博览,就需要有大量的书来供阅读,可是王充家境贫穷,哪有那么多的钱买书呢?强烈的求知欲,驱使着王充千方百计地找书读。数年后,王充回家隐居,专心致志从事著述。
王充是我国东汉初年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毕生贫寒,史书上从未记载过他开办图书馆的事,但他确实拥有一座庞大的“图书馆”。这样说莫非有了新的考证?不,并没有作新的考证。然而这的确是事实,王充从庞大的“图书馆”里得到很多学问。
王充出生在会稽(今属浙江省)上虞一个贫苦家庭里,从小就没了父亲,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后来好不容易进了京城的太学院学习,得到了当时的著名学者班彪的教导。王充的学习十分出色。他治学的特点是喜欢广读博览,善于抓住本质问题,反对死抠字眼,纠缠枝节。
博览,就需要有大量的书来供阅读,可是王充家境贫穷,哪有那么多的钱买书呢?
这的确是个难题。(www.daowen.com)
强烈的求知欲,驱使着王充千方百计地找书读。他到底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洛阳街道上有那么多书摊、书店,那里什么样的书都有,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图书馆”吗?于是,他每天一早就到书市上去阅读别人出售的书籍,中午饿了便啃几口干粮,一直看到晚上书店关门。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天天如此。读了一本又一本,读过了这家又到那一家。这样,他终于将当时诸子百家的重要著作都读遍了。他读书非常认真,边读边思考,记忆力和理解力又强,一本新书,读一遍就能记住主要内容,其中精彩的部分甚至都能背下来。所以,他的学识长进很快。
数年后,王充回家隐居,专心致志从事著述。在写作中,他仍像过去一样勤奋刻苦。为了能及时捕捉住冒出来的思想火花,他在门旁、窗台上、床头边,甚至厕所里都放上写作用的笔砚和竹简,想一点,写一点,随时想到,随时记下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王充终于写成了《论衡》这部长篇巨著,书中那犀利的批判精神和唯物主义的见解,至今仍闪烁着思想的光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思想品德篇之自强不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