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立国在河南的郑国是个小国,可是它地处南北要害,夹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为了称霸中原,都要争夺郑国。郑国既害怕楚国,也不敢得罪晋国,处境十分为难。
公元前五九七年,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楚庄王亲自统率三军,再加上左广、右广的精兵,声势十分浩大。楚军包围郑国三个多月,终于攻破了郑国的都城。郑襄公只得屈服求和,派他的弟弟公子去疾到楚国做人质。
晋国听说楚国入侵郑国,就派荀林父做统帅,出兵抗楚救郑,目的是要把郑国争取过来,使它归附晋国。可是晋军还没有渡过黄河,就得到消息说:郑国国君已经向楚国屈服,楚国也准备胜利回师了。荀林父便召集部属将领,商议对策。荀林父的主张是:“战事既然已经结束,楚军也在撤了,我们就回去算了。”上军大将士会同意统帅的主张,并且详细分析了晋、楚双方形势,认为退兵回国是正确的。士会的分析中有楚军“前茅虑无,中权后劲”(前锋开路严防意外,中军斟酌谋划,后军以精兵压阵),所以不宜轻敌,和“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看见有机会就进攻,明白有困难就退兵,是行军作战的良好决策)的话。可是中军副将和另一部分将领却不同意,争执不下。于是晋军便渡过了黄河,驻在敖、鄗二山(今湖南省荥泽县内)之间,观望形势。
郑国派人到晋军营中去声明:”我们郑国向楚国求和,不过是为了不致亡国,对晋国并没有三心二意。”还说,“楚军轻而易举地得了胜利,因此骄傲了;部队长久在外已经疾累,士气衰弱,放松了戒备。你们如果趁此追击,加上我们从旁助战,一定能够把楚军打得大败。”先縠高兴地说:”对呀,打败楚军,降服郑国,就在此一举了!”下军副将栾书说:“不行。楚国经常教诫全国军民,要发扬他们祖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有什么理由说他们骄傲了,放松戒备了?况且郑国劝我们攻打楚军,其实也不是真心向着我们。要是我们打胜了,它自然会倒向我们;要是楚军打胜了,它还不是又要投向楚国,这是拿我军来占卦算命。我们怎么可能相信郑国的话呢?”(www.daowen.com)
晋军本来有一些将领很有见地,主张慎重行事,无奈内部不和,步调不一,中军副将等人又不听军令,弄得主帅荀林父无从指挥,被迫应战,终于一败涂地。
故事中晋国下军副将栾书所说的“筚路蓝缕”,后来也成了成语。“筚”,是荆、竹、树枝之类;“路”,即辂,就是大车;“筚路”就是用荆竹树枝等编制成的大车,或叫柴车;“蓝缕”,即“褴褛”,破烂的衣服,“筚路蓝缕”,就是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形容俭朴的创业生活和艰苦的奋斗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