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管理只是管理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工具,是人们在长期的管理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学校管理中如果能够切合实际、恰当地运用,还是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一味邯郸学步、盲目照搬,机械地量化,就会导致僵化的管理局面,暴露出很多问题。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必须回到“人”上,教育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而且必须高度重视人的丰富性和全面性。抽取了人的独特灵魂的教育,都将异化为一种物性的调教,而量化管理中“以数字论英雄”“以数字定高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抽取了人的独特灵魂,忽视了人的情感性、独特性和丰富性,使教育管理异化成冷冰冰的数字。
1.泛量化管理模式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应试教育和量化考核型直接激励在很大程度是相互造就、相互强化的。应试教育强调升学率,把对教师的评价、奖惩和这一直接结果相连,正是应试教育造就了学校对教师大量采用直接激励型的量化管理模式,而学校管理者也正是本着量化管理这种直接激励思路,想方设法把人的成长这一具有复杂内涵的现象简化为某一个或几个容易控制的侧面、指标。这种以学生某一侧面或某些侧面的量化结果为准绳的评价尺度,使教师难以稳定的心态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把自己的积极性集中于指导学生应对检验,如应对考试等。教师在这一指挥棒的引导下自然会对学生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的培养。
2.学校的泛量化管理不符合教师工作的特点
首先,数字隐藏了教师工作的艰巨性、连续性、创造性、隐含性特点。教师工作时间除了显性的八小时工作时间可量化外,许多非在校的工作时间是根本无法计算的。因为教师除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外,备课、批改作业、辅导、自我学习、收集资料、教研科研等都很难在“八小时工作时间”内特定的办公地点完成,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们的工作数量和质量也很难用一个标准的尺度来衡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素质的人才不是一朝一夕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就能够培养出来的。其次,教师的职业活动方式是以个体劳动为主,而教育成果是集体创造的。一个人的培养需要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就一所学校来说,单是教学常规的形成就需要各任课教师的配合和后勤的保障等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所以,教师的努力目标、工作效果及教育效果的价值都难以用具体数字量化评价和计算,并非上下班那么简单。指纹签到式管理手段表面上看起来是“准确地计算教师的工作”,实际上容易造成“人在曹营心在汉”的逆反心理。(www.daowen.com)
另外,泛量化管理的实施容易造成教师主体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缺乏。管理者往往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忽略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将教师视为一个可控制、可管理、可制服的纯粹评价客体,教师因此容易表现出消极被动的服从、适应。同时,管理评价的主动权常常掌握在作为评价者的管理者手中,这种无视教师主体性存在的量化评价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并积极进行发展性、创造性、研究性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3.学校的泛量化管理框框太死,不利于发挥教师的特长与个性
量化管理的核心是追求对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这种评价的缺陷在于忽略了人的行为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对于人的高级心理过程而言,量化管理的作用和效果也是很有限的。由于量化管理机制都是把标准定得具体明确、范围框得很死,老师或学生必须按照这些条件去执行,否则量化分数就会低下,影响教师或学生的各种切身利益。这种管理制度束缚着许多教师的教育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