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校领导模式:情感型领导的重要性

学校领导模式:情感型领导的重要性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量研究指出,领导者魅力和领导有效性有一部分源自领导者对情感的运用。在某种意义上,领导者情感可以视为领导丛林的共性。因此,在领导者与下属互动的过程中,领导者的情感直接影响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有证据表明,领导者的开心情感表现会鼓励教职工继续当前行为,而其愤怒情感表现则会迫使教职工做出行为调整。情感型领导模式丰富了领导行为的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学校领导模式:情感型领导的重要性

人的情感丰富复杂,积极的情感可以增强人的活力,消极的情感则会削弱人的活力,感情因素能有效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只要学校领导真正关心体贴、尊重爱护教职工,通过感情交流展现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他们就会把你对他们的真挚情感化作自愿接受你的领导的自觉行动。

尽管领导理论丛林盘根错节,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分支,但研究者已达成共识:领导影响力的本质是领导有效性。领导有效性指领导者为了集体目标(例如团队或组织目标、使命或愿景)而成功地动员和激励下属的程度。大量研究指出,领导者魅力和领导有效性有一部分源自领导者对情感的运用。尽管现有的大量领导类型都基于认知视角,但若以领导有效性为目标,则可以将所有领导类型的情感表达方式统一划分为两类:领导者积极情感表现和领导者消极情感表现。在某种意义上,领导者情感可以视为领导丛林的共性。无论哪一种领导风格,在对下属进行影响时都离不开情感的运用。作为组织内最典型的人际互动之一,领导者和下属的互动离不开情感,在一个团队里面,领导者是其他团队成员情感体验的实质来源,因为领导者占据着突出而有权力的位置,从而在团队成员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因此,在领导者与下属互动的过程中,领导者的情感直接影响领导行为的有效性。领导者如何表达情感会影响下属对领导者魅力和领导有效性的感知,当领导者表现出积极情感时,会获得高水平的领导有效性;而当领导者在沟通时表现出消极情感时,其领导会被视为低效。当下属无意识地接收或有意识地诠释领导者所表现的情感时,下属的态度或行为就会受到影响:在传染过程中,领导者情感能够传染给下属,并让下属产生类似的情感体验;在信号过程中,领导者情感蕴含了领导者当时的感受、社交意愿和关于双方关系的期望等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回应,下属基于这些信息进行诠释并做出判断,形成相应的态度。[32]

在学校工作中,领导者的情感表现会对教职工的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强化效果。有证据表明,领导者的开心情感表现会鼓励教职工继续当前行为,而其愤怒情感表现则会迫使教职工做出行为调整。在领导的情境中,领导者的积极心境能够促进教职工的亲社会行为,并降低他们的离职率,领导者的积极情感表现能够显著促进团队成员的工作绩效。促进下属积极行为的不一定就是领导者的积极情感表现,而是取决于领导者是否在合适的时候表达合适的情感,若领导者根据教职工的付出和绩效做出合适的情感表现,他们会更加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努力工作。此外,领导者的积极情感表现还有助于鼓励教职工为了学校的发展大胆地建言献策。(www.daowen.com)

情感型领导以中国本土文化为背景,是基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而提出的一种通过关心、支持、帮助等方式来满足教职工情感需要的领导风格,最终证实情感型领导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组织行为,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情感型领导模式丰富了领导行为的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