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人际关系建立指南

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人际关系建立指南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应以协调发展为核心,以稳定有序为原则,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心理相容有助于交往双方取得谅解,消除矛盾和冲突,改善人际关系。要主动加强与教职工的交往,不

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人际关系建立指南

1.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表明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亲疏,能够在人的心理上产生某种距离感,包括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等。1973年,奥尔特曼认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定向阶段,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和初步沟通等心理活动;情感探索阶段,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双方沟通也越来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增加;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人际关系的安全感已经确立,谈话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许多方面,有较深的情感卷入;稳定交往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加广泛深刻,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

领导者与教职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在工作交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关系,反映领导者和教职工在交往过程中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同性,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

2.构建人际关系的原则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学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校应以协调发展为核心,以稳定有序为原则,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领导者与教职工构建人际关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平等性原则

平等意味着相互尊重,寻求尊重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交往双方的付出与回报必须对等才可能进一步交往下去。如果有一方光有付出没有回报,或有一方只想回报不愿付出,双方的人际关系必然终止。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领导者和教职工之间的人际交往应该是平等的、相互的,而不是被动的、单向的。领导者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无论什么人,无论地位高低,渴求平等的心情是一样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人们之间的差别只有社会分工和职责范围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三六九等之分。

(2)相容性原则

相容即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相容,指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交往双方彼此容纳、包涵、宽容及忍让,表现在对交往对象的理解、关怀和喜爱上。心理相容有助于交往双方取得谅解,消除矛盾和冲突,改善人际关系。领导者在与教职工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待人以宽,豁达大度,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不必过于计较。注意增加交往的频率,寻找共同点,体谅下属,多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和处理问题,即使教职工违反了工作纪律,冲撞了自己,也不能得理不饶人,甚至落井下石,避免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

(3)互助性原则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彼此之间的支持和帮助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任何人都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接纳是有前提的,接纳的前提就是互助,因为我们喜欢那些也同样喜欢我们的人。古人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领导者在与教职工的交往中,要多关心、帮助他们,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倾向,保持对方得大于失,营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和谐氛围,既满足双方各自的需要,又促进相互的联系,形成一人有难众人相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局面。

(4)真诚性原则

真诚是人际交往基本要求,任何人之间的交往,都必须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在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只有抱着诚心诚意的动机和态度,才能相互理解、信任、接纳,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使交往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正如古人所言:“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领导者在与教职工交往中,要真心实意,诚实守信,说话算数,做到稳重而不矜持,谦逊而不矫饰,才能与教职工友好相处。

(5)理解性原则

领导者在与教职工的交往中要有同理心,敏锐体察了解他们的需要,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明确他们言行举止的动机和内涵,满足教职工的合理需要,对他们的合理诉求给予鼓励、支持和认可。

3.与教职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

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提高管理效能,实现学校管理目标至关重要。学校工作是否以人为中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否健康和谐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学校群体的“士气”和凝聚力,而且影响学校组织及组织内成员的工作绩效,影响学校目标的顺利实现。领导者是构建学校健康和谐人际关系的主要承担者和创造者,致力于营造学校健康和谐人际关系是其职责所在。(www.daowen.com)

(1)更新工作理念,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主体地位

第一,充分尊重教职工。领导者一要尊重教职工的人格,自觉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二要尊重教职工的首创精神、进取精神和独特见解,理解与爱护教职工的创造性;三要在工作中充分采纳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讨论商量而不是直接下命令。

第二,充分信任教职工。领导者要充分信任教职工,大胆使用教职工,切不可用其长而不信其人、任其职而不给其权。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第三,充分发掘教职工的潜能。每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都有其内在的天赋,只是没有全部发挥出来。领导者的任务在于充分发掘教职工的潜能,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教职工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教育事业之中。为教职工提供发挥潜能的平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热心服务教职工。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工作的实质是一个服务链,一环服务一环,服务的效果最终从教职工的成就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得以体现。领导者只有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坚持一切工作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师生员工,才能赢得教职工的爱戴。

第五,满足教职工的合理需要。领导者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职工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合理需要,以激发教职工不断向上的内在动力,减少由于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心理冲突。

(2)讲究交往艺术,拉近领导者与教职工的心理距离

领导者只有主动与教职工交往,乐于与教职工交往,并善于与教职工交往,才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职工乐于接纳自己,乐于接受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第一,做教职工的知心朋友。领导者与教职工之间由于职位的不同或者彼此间缺乏了解,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想要缩短这种距离,必须让双方知根知底,使领导者成为职工的知心朋友。领导者要全面深入了解教职工的个性特征,掌握教职工的个性差异。要主动加强与教职工的交往,不仅要与亲近自己的人交往,而且也要与疏远自己的人交往。平易近人,做到热情而不虚伪,经常与教职工交流情感,以礼待人,以诚待人。

第二,让教职工悦纳自己。领导者要树立良好的角色形象,合理强化自己不同的角色意识,在不同场合展示出自己良好的风度,既善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又善于表现自己的谦和,让教职工悦纳自己。正式场合下要“像个领导”,决策果断、思路清晰、目光深远、处事不惊、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秉公办事、坚持原则,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让教职工产生敬佩感。非正式场合下要“像个群众”,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幽默风趣、不摆官架、不打官腔、善于倾听、灵活处事,让教职工对你产生亲近感。善用语言艺术,用晓理、动情的言辞布置工作,以振奋人心,鼓舞士气。信守诺言,保持良好的声誉。

(3)善于化解矛盾,增强教职工的信赖感

领导者在工作及与教职工的交往中,难免不产生矛盾。如果矛盾长期积累,必然会引起教职工的反感、不满甚至愤懑,冲突如果未能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就会积淀成对立情绪。

第一,先从自身找原因。当与教职工发生矛盾时,领导者首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从教职工的角度反视自己、评估自我,分析自己工作上究竟存在哪些失误、缺陷和弊端,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加以纠正、调节和改善。

第二,敢于主动承担责任。领导者必须清楚认识到,教职工出现工作失误或目标任务未能完成,自己或多或少负有责任。领导者要敢于承担责任,切不可推过揽功。如果只把过错归于教职工,极易失去人心,失去威信。

第三,把隔阂消灭在萌芽状态。与教职工出现意见分歧时,领导者不能一味坚持自己的意见,强迫他人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这样只会使双方关系更加紧张,矛盾加深。为了不使积怨加深,领导者要善于通过交谈、交往和思想工作,消除隔阂。哪怕教职工不明真相,指责、攻击、责难,领导者也应冷静、宽容应对,这样既能体现领导者的大度,又能把隔阂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四,讲究批评的策略。领导者不能因为害怕得罪教职工而不坚持原则,一味充当“老好人”。当教职工出现各种失误,应理直气壮运用批评手段来纠正错误,但要注意批评的策略。批评教职工既要尊重事实,又要顾及他们的情感,切不可随便加以伤害。批评前要调查分析,弄清事实;批评时控制情绪、慎用语言;批评后忌随处宣扬,增大当事人的思想压力和反感情绪,不能一批了之,要做好善后工作。总之,批评教职工尽量对事不对人,保护当事人的自尊,批评贵有度,把握好“分寸”,使批评真正起到激励、提醒的作用。[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