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校领导与管理模式引论:实现目标激励

学校领导与管理模式引论:实现目标激励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标激励是指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既振奋人心又切实可行的愿景目标,鼓舞和激发教职工发挥聪明才智,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教职工努力工作,实现学校发展目标。

学校领导与管理模式引论:实现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是指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既振奋人心又切实可行的愿景目标,鼓舞和激发教职工发挥聪明才智,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教职工努力工作,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目标是行动所要得到的预期结果,是满足教职工需要的对象。目标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目标本身就具有导向和激励行为的功能,是产生行为的一种诱因,能够调节人的行为,把人的行为引向一定方向。为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动机,学校应该提出合理的发展目标。

1.目标激励的含义

目标是组织对个体的一种心理引力,是人们期望得到的成就和结果,是行为的目的。目标激励是指学校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激励教职工奋发工作,通过宏伟目标来激发教职工的工作动机,把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设置的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一定要合理、可行,既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又符合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为了有利于实现目标,可把目标分为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总目标为教职工的工作指明方向,阶段性目标使教职工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

学校要把大中小和远中近的目标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目标锁链,使教职工在每时每刻都把自己的行为与上述目标联系起来。第一,努力提高目标的价值。目标的难度要适当。目标的价值越大,其吸引力也越大。如果目标难度很大,甚至可望而不可即,它的实际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不可能产生动力。学校领导要关心教职工的正当利益,并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他们获得利益,从根本上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第二,积极创造条件,使教职工的目标得以实现。当然,给予每位教职工的条件应当均等,只有均等的机会才能促成每位教职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第三,不仅要使全体教职工都明确个人的工作目标,还要明确整个学校和各个部门的目标,并且使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一致。第四,目标内容要具体明确,有定量要求。

2.目标激励的方式

从心理学角度看,激励是对个体行为的一种正强化,它作为一种重要手段,使用得当,能进一步调动个体的积极性,激发人们自我完善的动力。激励一般可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1)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是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通过满足本能需求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刺激其工作动力的一系列行为手段。物质激励模式主要以奖金、奖品、增加薪酬等方式实现。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均衡,人们物质生活尚未得到充分满足,以物质激励的方式刺激生产动力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物质激励的出发点是关心教职工的切身利益,通过满足教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来激发他们努力工作的动机。

对教职工进行物质激励时,应注意避免两种现象。一是避免“平均主义”。应该根据教职工对学校发展贡献力的大小来确定激励的大小,不能搞平均主义,因为对于贡献力大的教职工而言,平均分配奖励等于没有奖励。二是避免“随意奖励”。物质激励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制度作为保障,不能因人而异、随意而为,怎样得到奖励、奖励多少、如何奖励,都要有理有据,能够说服人。

(2)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通过满足社会需要来调动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努力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精神激励是精神方面的无形激励,比如向教职工授权,认可他们的工作绩效,实行公平公开的晋升制度,为教职工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允许他们采取灵活的工作时间等。精神激励具有以爱为本出发、非报酬式低成本手段、高效能动力激发三大优势,对学校而言,能够摆脱单纯的物质奖励另辟一条激励途径,通过精神激励激发教职工的干劲,凝聚团队合力,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精神激励主要能够满足教职工的尊重、成就、荣誉、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高级社会性需要,能够从价值取向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和物质激励相比,精神激励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合理使用精神激励,能激发教职工的进取心、事业心、责任感和荣誉感,起到持续增力作用,同时可以克服单纯物质刺激导致的个人主义膨胀、物质欲望畸形发展等消极影响。

要正确使用精神激励,应该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教师因为自尊的需要,对“公平”的要求非常强烈,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肯定,希望得到公正的评价。由于教师工作岗位之间的差异性,构成了评价的模糊性,导致评价中的不公平现象难以避免。学校领导应该最大限度地缩小不公平,确保评价的公平性。一方面实行量化管理,根据教师的工作业绩定量评价教师的工作成效。另一方面给每位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实现”的平台,给他们创造的空间,满足他们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即给教师提供各种展示才能的平台,让他们大显身手,通过自我努力消除不公平感。二是社会性原则。只有实现教育的社会化,才能打破教育的封闭状态,学校必须走出社会、开门办学、协同育人才有出路。随着分类办学、分级管理的实施,教育对地域的依托性越来越强,社会对学校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因此在评价教师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利用正能量来强化精神激励的社会效果。如利用每年的教师节,公布优秀教师名单,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以提高精神激励的社会效应。三是支持性原则。精神激励主要是满足教师的高级社会性需要,是一种稳定的、持久的激励形式。但是,如果只有精神激励没有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不可能长期发挥效用,它需要恰当、必要的物质激励作为支持与充实,有必要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有机结合起来。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它们的作用对象却不同。物质激励作用于人的生理方面,是对个体物质需要的满足;精神激励作用于人的精神方面,是对个体精神需要的满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爱、尊重、认可、赞美、理解等精神与情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3.目标激励的基本原则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www.daowen.com)

物质激励主要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精神激励主要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单独使用某种激励,不能同时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需要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当物质激励占全部比例,精神激励为零时,最终激励效果为零;当精神激励占全部比例,物质激励为零时,最终激励效果也为零。因此,只有当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达到适当比例时,激励效果才能最大化。

(2)营造良好的激励气氛

激励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只有在一个团结协作、心理相容的团体中,在宽松舒适的心理气氛下,对教职工进行激励,才能使他们产生责任感、荣誉感、进取心等优良品质,做到胜不骄,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3)激励大小与贡献程度相当

激励大小与贡献大小一致,是重要的心理学原则之一。它遵循激励以贡献力大小为依据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价值取向,能够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他们为学校发展勤奋工作。

(4)尊重个体差异

每位教职工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不一样,满足他们需求的激励方式、内容也应该不一样。不顾教职工的个体差异实施一视同仁的激励,激励的效果未必就好。学校应该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真分析教职工需求的个体差异,对需求不同的教职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内容。

4.目标激励的基本方法

目标能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努力工作,鼓励人们争取实现愿景目标。在学校办学目标既定的条件下,必须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来努力满足教职工实现愿景的需要,形成管理的动向感,挖掘和发挥教职工的工作能力,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学校愿景目标而奋斗。根据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的目标激励理论,目标激励的基本方法如下:

(1)制定目标

目标激励的首要环节是制定目标,确定了目标,才能明确方向,为教职工提供努力工作的动力。在制定目标时,既要结合学校实际,又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为学校发展定位,明确今后学校要成为什么样的学校,教师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学生要成为什么样的学生。整个学校制定中期(3—5年)或长期(5年以上)发展目标,各个部门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制定部门行动计划,每位教职工根据部门工作计划制订工作方案,形成一个目标体系。

(2)实现目标

是在一般监督下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过程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方法不同,主要由教职工自主管理或自我控制,上级主管部门只是根据例外原则对重大问题进行过问和干预。为了有效实现目标,一要加强组织和协调,建立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机制保障、资源保障、文化保障等保障体系。二要全员参与,形成合力。在管理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依靠教师办学,相信每一个人都重要,每一个人都有潜能,每一个人都能为学校带来变化,关心、关注、期待、支持每一位教师,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聪明才智。三要分类推进,分期落实。把长远规划分解到学年度和学期计划中,在学期计划中做好每个月的工作重点和每一周的工作安排,使长远的规划目标贯穿于日常的具体工作之中,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3)评价目标

目标激励最后环节是对目标完成情况、实现程度进行评价。根据事先制定的考核标准,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量化,把实现的结果与最初制定的目标进行比较,综合评价后得出考核结果。对于较好完成目标的个人或部门,肯定成绩,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对于完成目标较差或没有完成目标的个人,指出不足,一般并不予以处罚,而是尽量让各级管理人员和教职工总结教训,分析工作不达标的原因,给予必要的指导、辅导,以便他们将来更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