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在组织实施学校工作、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提出科学的、前瞻性的奋斗目标,以令人鼓舞的美好愿景为动力,激发教职工为实现美好愿景努力工作,注重教职工的工作能力和业绩,奖勤罚懒,让教职工的努力得到及时回报,把提高教职工的获得感作为重要的激励手段,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激励型领导模式来源于魅力型领导理论。魅力型领导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出现的几种比较有影响的领导理论之一,是指领导者利用其自身的魅力鼓励追随者一起奋斗去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领导理论。魅力型领导者是指具有自信并且信任下属,对下属有高度的期望,有理想化的愿景,以及具备个性化风格的领导者。魅力型领导者的追随者认同他们的领导者及其任务,表现出对领导者的高度忠诚和信心,效法其价值观和行为,并且从自身与领导者的关系中获得自尊。
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最早提出“魅力”这一概念,意指领导者对下属的一种天然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1977年美国学者豪斯进一步完善了魅力型领导理论。豪斯认为,下属之所以主动追随领导者,是因为魅力型领导具有非凡的魅力,能够对下属的情感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属发自内心追随领导者,对组织的满意度更高,能够产生更高的工作绩效。豪斯提出,魅力型领导者具有三种个性特征,即高度自信、支配他人的倾向和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www.daowen.com)
莎莫、豪斯和阿瑟等人特别强调魅力型领导对下属的激励作用,要通过把追随者认同和组织集体认同有机结合,来唤醒和强化追随者的动机,激励追随者去实现组织目标。魅力型领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激发追随者:个人归属感和社会成就感,共同坚守的终极价值观,对组织的愿景、使命和共同价值。
因此,在组织实施学校工作、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要提出科学的、前瞻性的奋斗目标,以令人鼓舞的美好愿景为动力,激发教职工为实现美好愿景而努力工作,注重教职工的工作能力和业绩,奖勤罚懒,让教职工的努力得到及时回报,把提高教职工的获得感作为重要的激励手段,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