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奥备战靠青训,中超需改进

国奥备战靠青训,中超需改进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让国奥队充分备战,首届中超迟至5月才开幕,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招致了猛烈批评。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超才是中国足球之本,只要把中超搞好了,中国足球自然就上去了。提高一支国家队的水平,最根本的途径还是在青少年训练方面下功夫。中国球员水平在退步,根源不是职业联赛不够好,而是青少年训练体制的退化。办好元年中超重要,但建立后专业化时代的青训机制更重要。

国奥备战靠青训,中超需改进

背景:中国足球1994年开始职业化后,每逢国足或国奥出线失利,便有一种论调出现:只要联赛搞好了,国家队水平自然就上去了。本文是中国最早质疑此观点的文章,刊出后在内部亦引起争议。但此后中国足球的发展告诉我们,联赛火热和国家队成绩真是两回事。

为了让国奥队充分备战,首届中超迟至5月才开幕,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招致了猛烈批评。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超才是中国足球之本,只要把中超搞好了,中国足球自然就上去了。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甲A搞了十年,中国球员的水平却没有任何提升,反而在下降。从甲A中成长起来的新秀们,根本比不上甲A问世前的92国奥一代,那届国奥队的彭伟国、郝海东、范志毅等人,让后辈望尘莫及。有什么理由相信,只要中超搞得红红火火,中国队的水平就会迅猛提升呢?

20世纪50年代末的西甲、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英甲、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意甲先后称霸欧洲三大杯,但它们的国家队没有从中得到任何益处。这几年西甲又重新在欧洲称王,但西班牙队水平依旧原地踏步,在今年欧洲杯的夺冠热门榜上也排不进前三名。

德国国家队是上世纪欧洲足球的霸主,可除了拜仁在70年代的冠军杯三连冠外,德甲从未在整体上称霸欧洲。巴西国家队是世界足球的大哥大,可他们的国内联赛以混乱闻名。这一切都说明,国家队水平与联赛质量本无直接联系。

提高一支国家队的水平,最根本的途径还是在青少年训练方面下功夫。法国队取代德国队成为欧洲之王,必须归功于法国足协20年如一日的青训工作。日本足球能飞速进步,也是因为日本重点学习了法国的青训体制,而不是J联赛办得有多好。(www.daowen.com)

中国球员水平在退步,根源不是职业联赛不够好,而是青少年训练体制的退化。原来中国的青训是专业制,虽有种种弊端,却还是为中国足球稳定地输送了大批人才。可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过渡中,专业制萎缩了,却没有适合市场经济的新青训制度跟上,才出现人才退步的现象。同处经济转轨期的东欧国家与中国颇有类似之处,在哈吉、斯托伊奇科夫、斯托伊科维奇等出自专业化时代的老一代明星退役后,东欧国家队出现明显的人才断档,成绩严重下滑。

只有捷克是个例外,从打进1996年欧洲杯决赛的内德维德一代,到已经挑起大梁的罗西基、巴罗什一代,充足的人才保证捷克能与西南欧强国抗衡。在欧足联50年大庆之际,捷克足协主席奥伯斯特揭开了其中奥秘:“我们国家队教练可挑选的人太多了。捷克共有38个青年体育中心,训练着超过2700名从15至19岁之间的年轻球员。有66所学校开有足球专业,聘请了持有执照的专业青训教练。在捷克各级联赛的60万名球员中,超过半数在21岁以下。”

事实上,青训水平高了,对联赛也是个促进。在法甲人才纷纷外流之后,摩纳哥和马赛仍能分别打入本赛季冠军杯和联盟杯决赛,法国高效率的青训体制被记了一大功。很多人说后期甲A反而不如初创期好看,恐怕也是因为新晋球员水平不过硬,像彭伟国、高峰等特点鲜明、有号召力的本土球员越来越少,只能由老将郝海东独撑门面。

办好元年中超重要,但建立后专业化时代的青训机制更重要。在阔老板们急于砸钱买外援换得好成绩的大环境下,光指望俱乐部自发培养新秀是无济于事的,唯有像法国那样,由足协牵头,自上而下地建立一套良性机制才能改变中国足球现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