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双桥街道紫薇村:舟山历史文化村落调查研究成果

双桥街道紫薇村:舟山历史文化村落调查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紫薇村成立于2005年,位于双桥街道北面永锋大田畈,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由紫薇、狭门、永锋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双桥民俗文化与休闲旅游融合并进,舟山市首个布袋木偶戏展示馆在狭门自然村建成并投入使用,游客欣赏完茶人谷自然景观后常常为民俗文化驻足。双桥街道更是凭借木偶戏荣获“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称号。定海的布袋木偶戏是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双桥侯家班是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至今仍在演出。

双桥街道紫薇村:舟山历史文化村落调查研究成果

【概况】

紫薇村成立于2005年,位于双桥街道北面永锋大田畈,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由紫薇、狭门、永锋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民1380户、3480余人。双桥民俗文化与休闲旅游融合并进,舟山市首个布袋木偶戏展示馆在狭门自然村建成并投入使用,游客欣赏完茶人谷自然景观后常常为民俗文化驻足。双桥街道更是凭借木偶戏荣获“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称号。区域内有徐公桥、郑氏祠堂人文古迹。

【自然景观】

茶人谷

“茶人谷”位于双桥镇狭门水库上游,最高的大潭岗海拔420米,山地面积约3万亩,因种有千亩茶园,故称茶人谷。本地人自喻为“舟山的九寨沟”。它是岛城最幽深的一条峡谷,目光所及青山竞秀、峦峰藏寺、翠谷幽幽、白练飞泻,耳之所闻鸟鸣溪唱、花开有声,鼻之所触芳香流溢、沁人心脾,如人间仙境。最著名的是在海拔400米的山顶,也就是大潭岗墩,有原生态茶园千顷,禅茶一味,已成啜茗一绝。

茶人谷

【民俗风情】

木偶戏

木偶戏因木偶和操控方式的不同分作三种:布袋木偶戏、提线木偶戏和杖头木偶戏。布袋木偶戏即“小戏文”,舟山各地均有流传。定海的布袋木偶戏是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双桥侯家班是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至今仍在演出。

提线木偶戏流传在浙南一带,木偶较布袋木偶大,造型也更完整,其手、足等均用线连接在一块竹板上。艺人手握竹板,或提或放,或转或翻,带动木偶进行表演。这种木偶戏舟山没有出现过。(www.daowen.com)

舟山曾经有过杖头木偶戏,俗称“下弄上”。1923年编的《定海县志·风俗》说:“傀儡戏(即木偶戏)有二种,俗皆称之曰‘小戏文’。一种傀儡较巨者谓之‘下弄上’,皆邑中堕民为之。围布作场,大敲锣鼓,由人在下挑拨机关,则傀儡自舞动矣,其唱白皆在下之人为之。一种小者,其舞台如一方匣,以一人立于矮足几上演之,谓之独脚戏,亦曰凳头戏。”“凳头戏”,就是上面说的布袋木偶戏,“傀儡较巨者谓之下弄上”的木偶戏,则是杖头木偶戏。

定海木偶戏

如志书所说:“围布作场,大敲锣鼓,由人在下挑拨机关,则傀儡自舞动矣,其唱白皆在下之人为之。”围布作场,用的是墨绿色的帆布,围成一个直径约4米的圆圈,艺人和木偶都躲在围布里面。那木偶身长在半米左右,头有鹅蛋一般大,木偶的服装、扮相和脸谱全跟京剧演员一样。艺人用长竹竿将木偶撑举到围布上面,木偶的手、脚则用细竹竿支撑着,在艺人控制下进行表演。这种木偶戏,艺人躲在下面的围布里,将木偶弄到围布上面来进行表演,故而人们称它为“下弄上”。“下弄上”的木偶酷似真人,经艺人调弄,显得活灵活现,很引人眼球。可惜今已失传。

【人文古迹】

1.徐公桥

徐公桥位于紫薇下新屋10号民居门前2.5米,据附近居民回忆建于清代,近300年历史。南北走向,占地面积40平方米,架于东西走向穿村而过的小河上。由4个桥墩支撑桥面,桥面由石板排列而成。桥面中间由20块石板组成,由于加宽河边道路北端由2块石板用水泥抹平,现桥面只能看到18块。两边各用5条长石条平铺。桥墩用条石砌筑,七八根不等。

2.郑氏祠堂

郑氏祠堂位于狭门5区154号,据郑氏族人回忆始建于300多年前,2004年有过维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87平方米。现存一正堂,一台门。正堂面阔一间,梁架结构为穿斗式,进深五檩五柱,单檐硬山顶,盖小青瓦。祠堂正门前7米处有一台门,较破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