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白泉镇金山社区:舟山历史文化村落调查研究及民间艺术成果

白泉镇金山社区:舟山历史文化村落调查研究及民间艺术成果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山社区位于白泉镇中西部,社区西北部与干镇接壤,省道定西线越境而过。2005年6月撤金山村和金星村建金山社区。金山社区地域文化特色显著,社区老人们几乎个个都会拉二胡、吹笛子、敲锣打鼓。热心人走在一道,拉起了舞龙队、舞狮队、跳蚤舞队、舟山锣鼓队、鼓搁队、腰鼓队,舟山锣鼓、跳蚤舞、高跷等民间艺术不断发展。近年来,用舟山锣鼓形式创作的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及省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概况】

金山社区位于白泉镇中西部,社区西北部与干img镇接壤,省道定西线越境而过。2005年6月撤金山村和金星村建金山社区。区域面积4.04平方公里,居民962户,常住人口2649人。社区地域面积6073亩,其中水田面积751.6亩,旱地面积121.57亩,山林面积3437亩。社区经济以二、三产业为主,居民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业,并建有杨梅、梨、柑橘休闲观光果木基地。金山社区地域文化特色显著,社区老人们几乎个个都会拉二胡、吹笛子、敲锣打鼓。热心人走在一道,拉起了舞龙队、舞狮队、跳蚤舞队、舟山锣鼓队、鼓搁队、腰鼓队,舟山锣鼓、跳蚤舞、高跷等民间艺术不断发展。现已拥有文体队伍15支,文艺骨干人数超过300名。区域内陈家老宅保存完好。

【民俗风情】

1.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源于明清时期,其形式系大套复多段吹打乐,采用“将军令”中的“三番锣鼓”旋律,初无称;到清朝末年,主奏乐器别致,鼓点丰富,演奏风格独特,音色、音量对比鲜明,鼓乐声似海浪起伏翻腾,有了新的发展,并在舟山群岛流行;到民国年间渐盛,始称“三番锣鼓”;新中国成立后称海上锣鼓,又叫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

20世纪50年代末,高生祥、高如兴、高如明、高如丰父子四人组成了“高家小唱班”,在自身多年艺术实践的基础上,集他人之长,在高家班以传统曲牌“将军令”为主体旋律的“三番锣鼓”(一个以三个锣鼓段落与旋律交替进行的锣鼓曲)中将大小不同的几面锣与鼓组合起来演奏,大大增强了乐曲的艺术表现力及观赏性。

旧时期的舟山渔村,大都有一些从事红白喜事、庙会庆典、渔民出海和谢洋、祭海等活动的吹行班、念伴班等民间乐队,在渔业生产上也有用以壮胆、传递信息的太平锣、招客锣等各种乐曲。但在众多的民间乐队中,“高家小唱班”凭借其与众不同的锣鼓敲打技艺,吹、拉、弹、打乐器行当齐全的乐队组合和丰富多彩的曲目演奏,而闻名于舟山。

舟山锣鼓是舟山民间艺人以长年累月的吹打实践并吸收、融会外来的艺术特点,不断进行丰富充实而逐渐形成的。“高家小唱班”也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与继承。特别是作为主鼓手的高如兴,吸收了其父厚实的吹打技艺,以强烈的创作欲望,对“三番锣鼓”进行了全新的改革。他与文艺骨干一起到渔村、下渔船,体验渔业生产生活,在专业音乐工作者的指导下,将渔民出洋回港、下网起网、斗风斗浪等作为演奏内容,并在乐曲的旋律中有机融入“八仙序”“乌夜啼”等民间乐曲及舟山渔民号子等音乐素材。他还不断地增加鼓只,直至将排鼓从一人打2只鼓发展到一人打7只鼓,使“三番锣鼓”锣鼓点节奏的创新及演奏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充满豪迈、奔放的击鼓技巧。雄壮、激烈、炽热的鼓声,将海岛渔民生活、民间风俗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表现新鼓艺术,突出海的特色,高如兴将新编鼓曲取了个新名,即“海上锣鼓”。改编后的“海上锣鼓”比“三番锣鼓”更完整、更规范,它以锣、鼓、钹、唢呐演奏为主,间以丝竹,音响洪亮,旋律奔放,气氛热烈,鼓点子奔放跳跃,表现力强,非常有渔民性格和海岛生活气息。看过、听过“三番锣鼓”,再看“海上锣鼓”,所有人都会被其排鼓与锣鼓之间的默契、宛如一体的演奏所震撼。当乐曲高潮来临时,排鼓的单击、双单击、滚击等演奏技巧,更让人叹为观止。“海上锣鼓”是舟山锣鼓乐中有标题音乐作品之首创,之后,高家班常以此曲为庙会活动或家庭婚丧寿庆等演奏助兴,并逐步向大型吹打乐发展。

1959年,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前线歌舞团改编整理的“海上锣鼓”,赴奥地利维也纳参加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金质奖。同年,“海上锣鼓”正式定名为“舟山锣鼓”。从此,舟山的民间吹打乐正式向国内外亮出了自己的品牌。“舟山锣鼓”红极一时,由乡村走向城市,由配角成为主角,成为我国民族吹打乐中的骄子。

20世纪60年代初期,舟山锣鼓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专业文艺团体纷纷到舟山学习舟山锣鼓,高家也成了全国各地音乐人士的定点采风地;国家级、省级艺术团巡回演出,均有舟山锣鼓曲目登台;它到过亚、非、欧等几十个国家,并受到了广泛赞美。但从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舟山锣鼓随民间艺术一并受到禁锢。1979年文化部为“抢救”民间音乐,将舟山锣鼓作为国家级重点民间器乐曲入编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此时的舟山锣鼓已不再是“高家小唱班”的形式。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指导与关注下,一支支新的锣鼓队伍组建了起来。1986年,舟山锣鼓被编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许多曲目也被灌制成唱片,先后被中国艺术团、中央乐团等众多国家级院团改编演奏,多次获奖。2000年以来,舟山锣鼓开始在城市、乡村及专业文艺团体等不同层面活跃起来,影响进一步扩大。近年来,用舟山锣鼓形式创作的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及省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所以说,舟山锣鼓经历了形成、沉寂、复苏、弘扬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舟山锣鼓以5音排鼓、13音排锣为独特的主奏乐器。5音排鼓是由5只音调高低不同的大小堂鼓组成,按鼓的音调由高到低排列而成。“13音排锣”由李月锣、大小才锣、狮锣、高音手锣、中低音虎锣等若干种不同色彩的锣组合,按音调的高低,从上而下竖式排列而成。排鼓演奏者为乐队的指挥,演奏时,吹、拉、弹、打各种乐器配合,演奏风格独特,音量对比鲜明,音响色彩丰富。全体乐队随着具有强烈海洋文化特色印记的“三番”鼓点子变化来表达乐曲的情感意境,其演奏气势,似岛上的台风、海上的狂澜。而“三番”锣鼓点子也正是舟山锣鼓的精髓。

舟山锣鼓表演全长8分钟,分为“三番”。“番”是当地土语,可以理解为现代音乐的“乐章”。第一番是渔民出海,表现渔民出海的场景,祈求亲人平安;第二番是生产捕鱼,反映渔民劳动欢乐的场景;第三番是庆丰收,表现渔民满载归来的喜悦。第三番是高潮,是全曲最精华的部分,表演难度最大,而这里也正是可用武锣发高昂音的乐点。(www.daowen.com)

现在,舟山锣鼓已在原来的内容与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还在继续创新,相信一定会代代相传,越来越好。

2.跳蚤舞

跳蚤舞初时没有情节和人物,女角由男性扮演。1922年后,白泉乡私塾老先生章孝善,把民间故事《济公戏火神》的情节糅入其中,并融入“驱赶火神,祈求太平”的意境,参加出会表演。从此,跳蚤舞有了明确的人物形象。

白泉跳蚤舞

1955年,章孝善的传人何志福(白泉村人)在浙江省第一届民间古典音乐舞蹈演出大会上,作为舟山代表队演出白泉跳蚤舞,获演出一等奖。20世纪90年代,跳蚤舞作为主要民间艺术形式出现在“白泉振兴会”“白泉五百农民进城闹元宵”“白泉杨梅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上,跳蚤舞重趋活跃,并逐渐在全市普及。2003年,舟山市举办大型踩街活动,经过革新的跳蚤舞成为踩街活动亮点。2004年5月12日,由金山村陈阿苏、蒋亚芬表演的跳蚤舞《济公斗火神》在舟山渔农村村级文艺调演中,荣获创作二等奖、表演一等奖。普陀展茅把跳蚤舞和踩高跷结合起来,成为跳蚤舞新品种——“高跷跳蚤舞”。

《济公戏火神》讲述济公在杭州净慈寺为僧时,在庙门口碰到扮成村姑欲进庙焚寺的火神,济公有意调戏“火神”,寺庙和尚误以为济公行为不轨,放村姑入寺烧香,后寺庙被焚。济公是活佛,一眼看穿了火神的歹意。火神利用自己的姿色作诱惑,在济公面前百般挑逗,欲求济公放她入庙,济公也为此戏弄她。济公为佛,火神为道,这实质上是一个“佛道斗法”的故事,但“跳蚤舞”取其“寺外斗法”这一段特定情节,铺叙为一个充满喜剧气氛的舞蹈,对原来的跳灶舞进行艺术创造,因其舞姿酷似跳蚤,故改名跳蚤舞。

跳蚤舞由男女二人表演。男角(济公)身穿僧衣,头戴僧帽,腰系草绳,一闪左,一闪右,阻止火神行进。女角(火神)身穿红绿花袄,一手握花伞,一手提香篮子,左一闪,右一闪,躲着济公前进,构成驱赶意境。

近几年,金山社区群众文艺演出队何志福培育的幼儿跳蚤舞演出队经过多次改革和提炼,把传统的济公冲火神躲闪的二人表演单一内容扩编为多人表演。以群舞为主体,增加火神引诱众僧反被众僧戏弄的大段舞蹈情节。在跳、走、蹲的基础上进行拦、攉、挑,配以耸肩抹脸、挤肩弄眼等动作。还把道具破扇、狗骨头(棒头)改为双色小木棒,同时增添了脖子甩珠、转珠、伸珠等高难度动作,使民间舞蹈在保持传统的前提下又有了创新。

【民居选介】

陈家老宅

陈家位于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金山社区金山自然村金林水库下128、130号,据陈家后人回忆已有百余年历史。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1025平方米,原为一处四合院,现部分拆除。主体建筑皆为单檐硬山顶,盖小青瓦,卷曲纹压脊砖,瓦当多不存。正屋现存明间、西侧次间、厍头及西厢房北端一间。檐下用月梁、柱头科,穿斗式梁架,进深七柱七檩。明间为中堂,内供神龛,龛上悬“教本堂”匾。厍头及西厢房用木格花窗,灯笼状云耳窗臼,雕饰花草、如意等。门房五间。台门砖石砌筑,石门楣、门框、门槛,门臼尚存。门上端内外皆有灰塑,外侧中部灰塑“福禄寿喜”四字,周围用花草、卷曲纹等装饰,两侧灰塑仿照北方四合院的垂花门,别致新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