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黄龙乡峙岙村:海岛渔村,虾米之乡

黄龙乡峙岙村:海岛渔村,虾米之乡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峙岙社区实行一村一社区,成立于2014年5月20日,辖区内现有居民总户数830户,总人口2433人。峙岙村位于黄龙乡最北端,四周海域辽阔,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因其状如弯曲的钩子,故得名为“金钩虾米”,备受各方人士青睐,因而本村又有了“虾米之乡”的美称。峙岙村石屋1.袁家老宅袁家老宅位于海口弄38—41号,建于清代晚期。右侧小字及“瀚”字右上角于1971年大岙村建造海堤时被毁。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龙乡峙岙村:海岛渔村,虾米之乡

【概况】

峙岙社区实行一村一社区,成立于2014年5月20日,辖区内现有居民总户数830户,总人口2433人。峙岙村位于黄龙乡最北端,四周海域辽阔,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加工后的虾米,以体大、色红、肉净、味美而著称。因其状如弯曲的钩子,故得名为“金钩虾米”,备受各方人士青睐,因而本村又有了“虾米之乡”的美称。区域内元宝山风景区闻名遐迩,历代文人骚客、英雄豪杰,游历于此,留下不少摩崖石刻。

峙岙村石屋

【民居选介】

1.袁家老宅

袁家老宅位于海口弄38—41号,建于清代晚期。老宅坐西北朝东南,由正屋、厢房等构成三合院落,占地面积约360平方米。该建筑平面呈“凹”字形,三坡顶,上盖小青瓦,砖木结构,清水墙,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梁架。明间进深六柱七檩,柱间木板隔断,明间前道地部分卵石拼图,左右水泥浇铸,不规则石块铺地。前立面开六扇实木门,次间木板前立面,中间对开实木门。左右厍头山墙双叠涩墀头挑檐。

2.吴家石屋

吴家石屋位于元宝巷52号,建于1977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该民居只有一正屋,通面阔三间12.25米,通进深11米。建筑构建台梁、门框、窗框、柱子等全部用整块方石和条石,工艺精湛,形制独特。

吴家石屋正立面构造

人文古迹】

1.蔡恒兴渔行旧址

蔡恒兴渔行旧址位于海口弄34号,建于民国初期。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89平方米。正屋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上盖小青瓦。通面阔11.8米,通进深6.35米。次间山墙壁穿斗式,部分瓦当模印大写英文“USHOW”。明间前立面开两扇门,左右两边上为玻璃隔窗,下为木板楹墙,廊前石板铺面,右山墙前侧开渔行进门。山墙后侧和墀头上有行楷繁体“蔡恒兴”字样,单线勾勒,字迹清晰可辨。天井处乱石铺地。

蔡恒兴渔行曾是当地颇具规模的大渔行,对研究海岛商贸活动及渔业经济发展历史具有一定价值。(www.daowen.com)

2.“东海云龙”石刻

“东海云龙”石刻在大元宝石西壁,石刻面朝南方,分布面积20平方米。每字高0.68米,宽0.55米,方峻挺拔。落款41个小字已模糊不清,另镌篆章一枚,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四明张传隆巡海时所刻。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元宝石有“东海奇石”之称。传说当年女娲补天时,不慎在东海失落两颗元宝石,是龙孵的两颗龙蛋。

“东海云龙”石刻

元宝石矗立在黄龙岛的陡崖之上,是两块外形奇特的巨石,貌似大、小“元宝”横搁于陡崖之上。大元宝石顶宽底窄,高约6米,重约百吨。从东望之,如一把打开的巨大折扇;小元宝石依偎其西,长4米,重约5吨,两头翘起,中间凹下,底弧形。二石圆转光洁,似神来之石,搁置在倾斜向下的崖顶,看似一触即落。据传,两人牵线,一根细丝能从岩底拉过。轻撼之,左晃右动,站立其上,蹬之,则上下颠簸,“啷啷”作声,欲从崖顶跌落,令人心惊肉跳,但十二级台风却对它无可奈何。

3.“东海龙云”摩崖石刻

“东海龙云”摩崖石刻

“东海龙云”摩崖石刻位于小黄沙弄34号对面朝西北石崖上,清光绪年间刻,分布面积5平方米。该石刻凿于高13.2米、长11.9米、宽5.24米的石崖中上部,面朝西北。双线外框,横额阴刻楷体“东海龙云”四字,题款位于横额右上角,字迹已风化不清。

4.“瀚海风清”摩崖石刻

“瀚海风清”摩崖石刻位于大岙村西南鸡分脑岗墩山麓,镌刻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面朝东北,分布面积20平方米。在鸡分岭东北面60度倾斜面的中下部镌刻“瀚海风清”四个大字,字径0.8米见方,字迹雄健浑厚。左有落款39字,右有落款15字。右侧小字及“瀚”字右上角于1971年大岙村建造海堤时被毁。尚可识别“差浙府都督处邵令导书”“参将刘炳文,游击将军陈梦斗同签”等字。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瀚海风清”摩崖石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