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张家祠堂:圣灯寺的历史使命与文化流变

张家祠堂:圣灯寺的历史使命与文化流变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之所以张家在人民塘村修建祠堂,是因为大梁公曾孙懋芳公于乾隆五十二年定居于此,且繁衍至今已九代人。在张家祠堂的历史上,这里不仅是张氏家族祭祖、处理公共事务的地方,也是张氏子弟的私塾用房,担当着家族的教化功能。风风雨雨,张家祠堂经历过岁月的变迁,也见证了人民塘村的文化流变。张家祠堂在20世纪80年代因城市建设被拆除,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张家祠堂:圣灯寺的历史使命与文化流变

从前,在成都东山有着一座座祠堂。谢桃坊曾说客家祠堂:“客家人入蜀祖先在创业过程中发家致富后首先考虑修建祠堂,以祀奉祖先,设立烝尝田产和制定有关规则。祠堂的建筑规模较大,小则一二十间房屋,大则百余间房屋,这样便于本支家人聚族而居。当某家族弟兄分家后,有的又再建分祠。祠堂和祖宅因而往往混为一体。也有各房分立后重建宅院,而祠堂成为老宅,老宅里安放着祖先神位。”

张氏不仅在圣灯属客家首姓,在东山也是大姓。《四川客家历史与现状调查》记叙了张姓的情况:“其支系在当地至少有三支以上,人民塘村的张氏是其中最大的一支。他们收藏的民国三十年版的《张氏族谱》表明:其入川始祖为大梁公(字员栋,号肯堂),入川时间在清雍正年间。‘雍正五年丁未,粤地荒时,公年四十有七,偕弟大柱公、大用公,率子侄于春正(月)十六日并二老迁蜀。至三月,兰妣卒于黔(今贵州省)之野猪冲,店主余地厝之。至六月,茂公卒于蜀之永川县(今重庆市辖),借吴姓隙地掩之。’‘至荣昌佃耕三载,不如意,将往邻水(县),途遇乡人述其风土人情,遂不果,还之成都简州石公滩,继迁黄家沟。又二年,始为高祖考妣超度。’”后人有诗词赞大梁公入川:“世居粤地倏遭荒,因向春风促运装。四十六岁肩重任,六千余里步他乡。萱椿继谢挥双泪,棠棣连阴共一堂。入川祖地经三徙,业创鸡山永发祥。”这里所说的“鸡山”即石板滩鸡公山,其后人迁居圣灯。

张家祠堂在人民塘村的三组(当时为第九区隆兴镇人寿塘),其始建于乾隆年间。据《人民塘村志》记载,大梁公生子四:元、亨、利、贞,《四川客家历史与现状调查》介绍,大梁公的四个儿子分别是廷元、廷亨、廷利、廷贞,这个张家祠堂即由此四公集资修建。之所以张家在人民塘村修建祠堂,是因为大梁公曾孙懋芳公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定居于此,且繁衍至今已九代人。《人民塘村志》记录了张家祠堂情况:

系坐南朝北的砖木四合院结构,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分别由大门、廊房、正厅组成。祠堂分前后两院,有堂屋、东西厢房、正殿等,是典型的穿斗式结构,檐下斗拱。正殿为抬梁式,两边配有厢房四合院建筑。围墙用小青砖垒砌。大门口一对石狮子,庄严肃穆。

张家祠堂宽敞古朴,承载着历史文化,延续着缕缕香火,象征着张姓族人勤劳朴素、团结拼搏的精神。每逢祭祖时节,张姓子孙都会齐聚祠堂,聆听家规训诫,点烛上香、磕头敬祖。或有族人仙逝,或有婚嫁喜庆,大家都会选择在祠堂举行仪式,以示亲情连结。

在张家祠堂的历史上,这里不仅是张氏家族祭祖、处理公共事务的地方,也是张氏子弟的私塾用房,担当着家族的教化功能。民国十八年(1929),私塾变更为张氏私立初级学校,其经费是以祠地作经费,年约九百元,学校设置初级四个年级。

1950年1月19日,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公布《私立学校登记办法》,宣布:“本会对于各级私立学校,只要遵守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有益于人民文化事业者,业经申请登记,审查批准,发给登记证后,一律采取保护政策,并扶助其发展。”3月25日,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教育处公布《成都市私立学校临时管理办法(草案)》,与《成都市私立各级学校校董会暂行组织规定(草案)》,重申:“本市所有私立学校,无论过去立案与否,均须重新登记。”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氏私立初级学校作为私立学校,也需变更登记手续。再后来,学校变更为张家祠小学。小学由最早设置的四个年级增加到六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共六个班,平均每班四十五人。(www.daowen.com)

张家祠小学里曾有不成文的规定:张姓人家的孩子读该校可以免除学费,外姓人家的孩子读书一年需交三斗米的学费。不过,随着学校改革,这种情况很快进行了调整。不仅如此,学习内容也有变化,最初时,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为“四书五经”,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且与当时的普通小学所使用的教材同步,课程设置更为灵活,奖惩制度也变得更为严格。

《人民塘村志》记载:“张家祠小学的开办是人民塘村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村民开始告别文盲,逐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走向现代文明。1952年,张家祠小学被国家改为公办的人民小学,由县乡教育部门管理。”村志还记录了此后的人民小学情况:

1963年,由于当时的人民小学校舍不够,师资力量薄弱,无法满足所有适龄儿童的入学要求。为响应党的政策号召,鼓励农村自办小学校,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公办和社办),人民大队决定兴办人民大队社办小学,校址设置在五组与六组的交界处。为了赶在开学前解决孩子读书问题,大队加快工程进度,砍树做屋架,泥砖砌墙,稻草盖房,木条装窗户,木头做桌凳。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1963年12月,三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修建完毕。1964年年初正式招生。最初,社办小学只有两个班,第二年又增加一个班,三个班共计学生百余人。教师由本大队的知识青年李盛林、李华清、叶素珍、朱清明、曾昌美、苏超云、张文华等担任,校长李盛林。社办小学在当时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为大队解决了很多学生读书难的问题。1969年,人民大队社办小学迁移到三组,与公办小学实行归口管理和统一教学,这样更有利于综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升学率。1976年,人民大队社办小学与公办小学正式合并,统称人民小学。1984年,大队改村,人民大队小学改为人民塘村小学。

2008年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人民塘村小学校舍受损严重,全体学生被转入附近的二仙桥小学就读。此后,随着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和国家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的开展,人民塘村小学无法在原址重建,正式撤销并入成都市二仙桥小学。

风风雨雨,张家祠堂经历过岁月的变迁,也见证了人民塘村的文化流变。尤其是从私立小学转为公办小学,让祠堂焕发了新的活力。

张家祠堂在20世纪80年代因城市建设被拆除,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