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关家堰:东风渠改建带来的社区变化与文化传承

关家堰:东风渠改建带来的社区变化与文化传承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然,东风渠的修建也使关家堰间接受益。另外,关家堰社区二组居民全部安置在跳蹬河南路水岸东里居住。现在的关家堰社区与以往的单一村落不同,属于交叉管理,这些居民已完全融入这个新一线城市生活当中。这些活动的开展,无疑是在传承着关家堰文化。

关家堰:东风渠改建带来的社区变化与文化传承

在圣灯的十个社区里,关家堰社区是最为独特的,因其地处二仙桥,紧临火车东站(货站)、成都机车车辆厂、武警四川总队后勤基地、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红光电子管厂等十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呈现“厂夹村(组)的地理环境”。

关家堰,最初名为“官家堰”,后来演变成今天的地名。2000年以后,关家堰通过农转非变身为“关家堰社区”,这也是圣灯最早的一个农转非社区。在圣灯街道走访时,我留意到这里既有关家社区,又有关家堰社区。前者占地面积0.81平方公里,下辖5个居民院落,包括关家大院、上城国际、树生苑、十里彩云间、U+尚舍。后者则是较为分散的社区形态。

在过去的年代,关家堰是以农业为主的村落,与东山众多的乡村一样过着农耕生活,且是靠天吃饭。在这里生活的人世世代代都是客家人。后来为了解决种地问题,居住在这里的官姓客家人修建了堰塘,以确保这一带的农业生产。至于官氏如何移民入川在此落户的情形,已经无考。不仅如此,连官姓人家是如何离开此地的,也已无法查证,在关家堰已找不到官家后人。

农业社会最离不开的是水源,流经关家堰的河流有下涧漕,其经过圣灯的人民塘、东华、关家堰社区。此外,经过关家堰的还有一条方家河,此河从熊猫大道以南东风渠流出,在圣灯的关家六组汇入石湃渠。当然,东风渠的修建也使关家堰间接受益。在农业社会时代,它们保证了这一块土地的粮食种植。20世纪70年代时,关家堰始转型为蔬菜种植。《成华农村概要》记叙:“主要品种有莲白、莴笋、萝卜、花菜、茄子、海椒等多种精细品种。2003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0公顷,经济作物有水果、花卉和少量的麻竹等,2003年栽种枇杷、桃、梨、葡萄等经济林木1万株。”

虽然关家堰距离城区近,经济发展却显得有些落伍。直到村办企业红火的年代,关家堰才有自己的村办企业,后来一度发展到村办企业46个,个体私营企业则多达270个。这其中就有“关家建筑工程队”,其前身为关家房屋维修队,是1982年前由几名拉架架车的农民组织起来的包工维修队,那时既无设备,又无资金。至1987年,已经发展为职工1100人,其中,中、初级技术人员15人,技工300人,拥有固定资产175万元,流动资金50多万元,拥有各种大中型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50多台。1991年,关家堰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成华区的“亿元村”。这样的辉煌成绩,也让村庄找到了自信心。(www.daowen.com)

2004年,关家堰村“撤村建居”,农民身份也随即发生改变的村民们,加入到城市生活行列。自从2010年3月16日圣灯、关家堰、崔家店改造项目启动以来,关家堰大多数居民已搬迁至“东城映像”小区的拆迁安置房居住(户籍关家堰社区,居住地院落由枫景社区管辖),由于安置房没有修够,少数居民还在外面租房过渡。另外,关家堰社区二组居民全部安置在跳蹬河南路水岸东里居住。“东城映像”虽然是安置小区,却与商品房小区一样有绿树、花园、池塘小景、健身路径和社区商家。这种环境的转变让人欣慰。现在的关家堰社区与以往的单一村落不同,属于交叉管理,这些居民已完全融入这个新一线城市生活当中。

成都媒体曾报道家住圣灯街道关家堰社区的刘大爷的故事,他每天下午总会和老伴儿一起去附近的杉板桥公园散步,和邻居们下下象棋,日子非常惬意。刘大爷的幸福生活,是成都居民的一个缩影。像他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关家堰社区上演,这就是从乡村到都市的巨大转变。

在过去,生活在关家堰村的人彼此都十分熟悉,谁家有什么故事都一清二楚。现在他们居住在不同人群组成的大型社区里,但依然很“念旧”,因此对社区有着特殊的归属感。这样的情感,促使社区成立了社区组织,如青少年兴趣小组、同心姐妹舞蹈队、环境保护队、阅读分享小组、燕之舞蹈队,平时经常开展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无疑是在传承着关家堰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