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看过一些与成都东山相关的老照片,总是与碉楼不期而遇。陈世松在《都市门口的客家风情》一文里介绍,在东山一带客家民居中,有一种碉楼建筑较为奇特。过去由于东山丘陵地带人烟稀少,土匪袍哥横行,社会治安不好,为了自身的安全,一些有钱的大户人家便在房屋四周或地势险要的地方,用黏土筑墙,建成一座座四墙设有瞭望射击孔的碉楼。这些碉楼一般高二至三层,具有较强的防御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多被拆除。在东山客家重镇龙潭乡,过去境内碉楼多达十余处,现存不过二三。面对行将消失的碉楼,许多有识之士无不为之惋惜,因而把它称为“最后的孤独”“寂寞的碉楼”。
成都东山的客家碉楼兴建于清嘉庆年间,至清末与民国时,碉楼数量达到顶峰。这些碉楼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应有的功能减退,也就逐渐在东山人的生活里消失了。
在原东华村六组的地方(牛龙路与成昆线交叉口),有个旧地名叫雷打店,这里有一座碉楼。碉楼始建于清朝中期,是钟士文祖辈修建的。碉楼呈现典型的成都客家建筑风格,建筑方法及构造样式都沿袭了广东祖宗的传统风格,夯土泥砖木制结构,使用条石作为楼基,屋檐楼顶用小青瓦盖顶。碉楼造型美观,屋檐四角高翘,结构为三层,屋顶塑有精美“中花”,正梁两头飞檐常常贴有精致的砖雕。碉楼二、三层都有瞭望哨孔及射击孔(分明孔与暗孔),每层横跨约五米,同时,每层均铺设有木制结构的楼板及楼梯。
▲ 客家碉楼一角 圣灯街道办供图
这里不妨说一说东山客家中的钟氏家族。根据现有文献记录,其有多个来源。圣灯街道的《钟氏族谱》为徙蜀粤系钟氏塘湖分派后裔,在清咸丰九年(1859)修谱,在学道街元吉书斋辑纂付梓。塘湖分派以文进公为祖,十三世宁哉公于清康熙庚子年(1720)正月,携眷自粤迁蜀。适重庆府永川县东山寺侧居住,后十四世昆长公自永川迁威远,白手起家。乾隆乙丑年(1745)九月至华阳,买得高桥侧高冯二姓业,置家立宅,今老屋祠堂是也。宁哉公后葬于华阳县檬子湾,而昆长公则葬于坛罐窑。《钟氏族谱》还收有“祖训十二款”,对后世子孙的行为作出规范,可见钟氏家族颇为重视家风教育。
在1949年之前,蔡荣华夫妇就居住在这座碉楼里,后来,地方政府直接将碉楼分配给了夫妇俩。直到2011年,实行土地整理,住户搬迁,对蔡荣华夫妇进行了统一安置,随后碉楼就一直无人居住。我曾试图联系蔡氏后人,却一直无法如愿。(www.daowen.com)
2019年8月,东华社区的工作人员带着我去考察碉楼,这唯一的碉楼掩映在一片绿树之中,远处则是一片片菜地。穿过曲折的小道就能看见这栋三层碉楼,颇具客家建筑特色,在二层和三层上还依稀可见几个“枪眼”,门上落了锁,碉楼里面的情形无法查看。在碉楼的背后数十米处,就是成昆铁路。“社区会定期对这碉楼进行治安巡逻。不过,现在这还属于蔡荣华家,也就没有打造和开发。”我留意到在碉楼的外侧修建了栏杆,还设置了区级文物单位的标牌。尽管如此,若不是有人带领还真找不到这个碉楼。
现住在民兴北苑、曾任东华村大队长的李栋宾老人介绍说:“小时候去看过碉楼。钟家是地主,当时东山一带时常有土匪出没,为了保家护院,修建了这碉楼。后来我也多次进出过碉楼,沿着碉楼可进入到钟家院子里面,这样就方便安保人员进出。在我的印象中,这里并没有发生过打仗的事。”在他的描述中,钟家在当时是村里的大户,而李家只有靠给他们种地或做小生意为生。
如今已不可能复原钟家院子的样貌,剩下这一座碉楼见证着曾经的岁月。这些老龙门阵也只有东华的老人才能知道一二了。
“东华村以前有不少客家人,虽然现在这里居住的客家人少了,但以此碉楼打造客家文化园区也还是值得做的事,比如修建客家的围龙屋等,有助于区域文化旅游。”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一块空地是临时绿化用地,未来怎样建设还不大清楚。”
在东华社区除了这一座碉楼外,原东华村三组、四组也分别有两座碉楼,均是钟氏所建。这两座原来系钟禄元和钟继昌所有。后来因城市建设的需要被拆除。“如果把这几座碉楼保留下来,也是社区里的一道风景。”李栋宾感叹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