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八十梦忆》:上海《中国文化》座谈会纪实

《八十梦忆》:上海《中国文化》座谈会纪实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1年9月11日,我以《中国文化》编辑部的名义,在上海召集学术座谈会,地点在东湖宾馆,上海各方面的文史专家和著名学者二十余人与会,有谭其骧、顾廷龙、蔡尚思、苏渊雷、冯契、贾植芳、王元化、钱伯城、王运熙、章培恒、朱维铮、徐鹏、汤志钧、唐振常、黄裳、邓云乡、余秋雨、孙逊、赵昌平、王小盾等。1991年12月5日整理、载《中国文化》第4期附记1991年9月11日在上海召开座谈会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

《八十梦忆》:上海《中国文化》座谈会纪实

1991年9月11日,我以《中国文化》编辑部的名义,在上海召集学术座谈会,地点在东湖宾馆,上海各方面的文史专家和著名学者二十余人与会,有谭其骧、顾廷龙、蔡尚思、苏渊雷、冯契、贾植芳、王元化、钱伯城、王运熙、章培恒、朱维铮、徐鹏、汤志钧、唐振常、黄裳、邓云乡、余秋雨、孙逊、赵昌平、王小盾等。大家围绕《中国文化》的办刊宗旨及如何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学术、包括怎样解决一些学术难题,展开热烈讨论。

近年致力于禅宗史研究的苏渊雷教授首先发言,他说文化本身有承继性、吸收性、创造性。承继是历史的传统,吸收是时代的潮流,创造是民族的形式。人类只能在历史提供的条件下自由创造。文化遗产的承继,是生物学上自然遗传的意味,不是社会学上法定继承的意味。在今天,要想建立一种与传统绝缘的新文化,实在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他对《中国文化》的宗旨和风格表示赞许,希望循此以往,走一条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学术路向。

蔡尚思教授重申他对儒家思想的一贯看法,不赞成对儒家搞虚无主义,但强调孔子以外有比孔子更好的人。他说孔子最不肖的弟子是颜回,子路就比较好一些。有人说孔子有平等观念,这是胡说八道。过分强调儒家中心,是只看朝廷,没看朝廷以外的地方。章培恒、唐振常教授认为对传统要做分析,不应一讲传统就是儒家。到底什么是中国文化的主干?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绝不是好东西。不能走向一个极端,以为可以纳入传统思想文化里面的都是宝贝。谭其骧教授插话说,现在算命、问卜,看阴阳宅,不得了。冯契教授、汤志钧教授说,对近代的传统应该重视,不要一讲传统就是古代的。古代文化发展到近代,增添了许多新内容,里面有大可借鉴的经验教训。

王元化教授肯定《中国文化》重视个案研究、具体研究的做法,同时建议对各种学术思潮也给予注意。他说有人赞许中国的宗法制度,他个人对宗法制度一无好感。台湾有些学者高度评价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到底基于什么原因,应加以研究。朱维铮教授说,历史首先要问是什么,然后再问为什么。因此,他深感学风问题实在重要,学风不正,学术成果必然要打折扣。他建议《中国文化》不妨讨论一下“经世致用”问题,明清以来这种主张风行一时,但“经世致用”能否作为判断学术是非的标准?用它来区分知识分子进步与否,是否合适?冯契教授说,从事学术研究,应该有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

王运熙教授提出,文化研究有各种角度,《中国文化》的内容可以更开阔一些。余秋雨先生建议,刊载一些有关俗文化的考察报告,让人知道各个地区的中国人到底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黄裳先生希望注意文献的搜集。赵昌平先生主张对牵动大的学术问题展开讨论。(www.daowen.com)

座谈会自上午9时一直进行到12时半,气氛热烈,思想活跃。中午便餐,大家仍在讨论、争论。我本人深为与会的老中青三代学者的学术热情和学问精神所打动。

1991年12月5日整理、载《中国文化》第4期

附记 1991年9月11日在上海召开座谈会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有照片,能看到各人坐的位置。长方形的会议室,四周是沙发,沙发前是玻璃茶几。我的位置在进门处横摆的沙发上,邓云乡先生和我坐在一起。左边依次是黄裳、唐振常、徐鹏、苏渊雷、谭其骧、朱维铮;右边依次是王小盾、钱伯城、汤志钧、顾廷龙、冯契、蔡尚思、贾植芳、王运熙;对面窗前沙发上自左至右为章培恒、王元化、余秋雨、赵昌平。孙逊拍的照,所以照片上没有他。后来上海的朋友说,即使上海本地的学术单位召开会议,也不容易到这么全。可是时光荏苒,转眼已过去十七个春秋。更令人感慨的是,参加座谈会的诸位前辈,谭其骧、顾廷龙、苏渊雷、冯契、唐振常、邓云乡六位,已经离开了人世。抚今追昔,不胜感慨云尔。2008年9月8日附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