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身在医院正与病魔做抗争的高占祥同志,能够写出这样一本书来。他的学识累积,他的勤奋,他的才具,他的文笔,我是知道的。他是文坛的多面手,几十年来他已经写了几百万字的文章和著作。如果是身体健旺的状态,何止写出这样一本书,还会有更多的文字从他的笔下流淌出来。但如今他在病中,而且是人们谈而生畏的那种坏东西在侵害着他的身体。
这本书叫《仁义礼智信简明读本》,托人转给我看的是一册打印稿。共五章,第一章曰“求仁”,第二章名“仗义”,第三章系“遵礼”,第四章为“开智”,第五章是“守信”,对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分别做了疏解和论说。“五常”一词,早在《尚书·泰誓》中就有出现。武王陈述伐纣的理由,其中一项,是商王“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民”。但兹篇誓词,只标五常之德,而未具五常之目。孔子和孟子对五常之目述论最多,往往仁礼并提,仁义连解,智勇双扣,诚信合说,但孔孟二子并未以五常作为笼括概念统而摄之。孟子论人之四端,曰“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对五常之德的界定可谓精到,然仍未标目。将“五常之道”直接标而出之者,是汉代诸儒。汉武帝即位,大儒董仲舒应诏为贤良对策,提出:“仁、义、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汉书·董仲舒传》)而董氏之《春秋繁露》一书,则疏证、博解、详辨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目,连篇累牍,不遗余力。至宋代二程、朱子的著作,五常之德更成为他们不断叩问、反复探究的中心题旨。到了明清两代,五常或五伦,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传统论域的五常之德,往往与“三纲”同提并论。所谓“三纲五常”,由于长期熏习浸润,已经成为传统社会人所必遵的道德律令。连蒙学读物《三字经》,都有“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的记载。但古代载籍中,最早系统论说三纲五常的是汉代的《白虎通义》,是书卷八之一目即以“三纲六纪”标称,其中写道:
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故《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又曰:“敬诸父兄,六纪道行,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化,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白虎通疏证》下册,中华书局,1994年,页373—374)
此处称“五常之性”而以“六纪”标称,可知“三纲五常”和“三纲六纪”实为一事的不同表述。也可以说“三纲六纪”是以人伦秩序称,“五常之性”则是以规范人伦秩序的道德为标识。故《汉书·艺文志》阐述六艺旨趣,曰“《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明言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之道”。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形态,靠血缘的关系而不是以契约的关系织成社会的联结网络。所以“三纲”中,除君臣一纲,父子、夫妇两纲均交结于家庭。这是何以三纲六纪或三纲五常在传统社会具有超强影响力的因由。每个生命的个体都在这面网罗的笼罩之中。大史学家陈寅恪说的“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落点即源于此。故陈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又云:“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Eidos者。”何谓“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盖君臣之间有义存焉、父子之间有亲存焉、夫妇之间有敬存焉,而且是双向的关系。职是之故,孟子有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就是说,君臣之间如果不以义作为规范之德,在君臣一纪,三纲的理想便失去了。同样,六纪所规范的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之间,也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但宋明以后,三纲的原本双向互动的关系,开始往君、父、夫单一方向归结,而淡化乃至遗落了臣、子、妇的一面所应有的权利。(www.daowen.com)
而自晚清民国以来,由于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秩序发生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纲纪之说逐渐失去了托命之所。“五四”先贤反传统的矛头集中指向千年以还的纲常礼教,实与当时的社会变迁有直接关系。非径由先觉者人为也,亦历史世势所必然也。然则即使纲纪之说已不适用于今天之社会,但规范纲纪关系的德目,即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是否也应如纲纪一样被弃置而不予闻问呢?事实上,百年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反反思,学术界取得的最低限度的思想共识,就是五常之德并没有成为过去,在今天抑或明天仍然可以继续发用。试想,仁者之怀、爱众亲仁,见义勇为、义不逃责,讲求礼仪、遵礼守约,诚信为本、言而有信,求知若渴、高德慧智,何止今天,即便明天和后天,也都是一个人、一个公民必须谨守的共德。那么好,当我们说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明白高占祥同志这部新著的价值所在了。
占祥同志的《仁义礼智信简明读本》,恰好不以“五常”“六纪”的纲纪为依归,而是抛开汉儒的纲纪之说,直接回到孔子,回到孟子,回到荀子,回到先秦诸子,也就是回到最初的原典,直接对五常之德发凡起例,予以独特的系统解说。所谓独特,是指该书的逻辑结构。仁义礼智信各为一章,每章都按导读、粹语、故事、践行、三思的五个节分,分门别类,娓娓论述。例如第一章“求仁”,导读是关于仁的总论,包括解词释义和关于此德品的价值论说。粹语部分,则是精选“五经”“四书”及史传和古诗文关于该德品的句例,然后分别给予意解。第一章“求仁”所选粹语计十八例,出典的时序涵盖了从先秦到明清的各种古代载籍。其余二三四各章,论义、论礼、论智、论信,均本此统一义例。所选粹语,义章为十例,礼章十五例,智章十例,信章十六例。此节分之设是为了让读者亲近古人,直接体味原典。粹语之后为关于该德品的“故事”,每章五至七则不等。此部分是以事例见证德品,相当于史学研究中的在史中求史识,让能够体现五常之德的古今典范人物现身说法。我用古今人物一语,是由于有的章次的故事,包括有今人的事例。每章的第四节分“践行”,是探讨现在的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这种德品,方法是本照知行合一的古训,着眼力行,示例明理,融通古今。最后的节分“三思”,则是为阅读本章的读者预留的思考题,包括思古代、思当代、思个人三目,意在启示读者应该怎样看待以及如何践行此种德品。
我们从此书的结构和题旨内容可以看到作者的苦心孤诣。其作意显然是要把古人的智慧,古代道德的价值论理,用今天的读者更便于接受的方法,转化为当代社会文化建设和个人修为的精神资源。虽然,由于近年的传统文化热,研究中国固有文化的文章和著作多到不知凡几,但占祥同志觉得,已有的各种出版物,高头讲章多,动辄几十万言的大部头多,能让一般的读者和公职人员感到亲切好读的读物未免太少。传统文化进入当代生活,也许这方面的读物更具有现实的迫切性。这应该是他不避年高,以病患之躯动手写作这本《仁义礼智信简明读本》的动因。我有幸比较早地看到此书的打印稿本,深为他的顽强的毅力和高贵的文化精神所打动。我认为这是一本适时的书,是一本会受到渴望接受传统文化滋润与熏习的读者由衷欢迎的书。谢谢占祥同志,我和即将读到此书的读者一起祝你早日康复,健旺如初。
2018年12月19日于东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