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认为,革命时期的教育是为革命战争、为生产服务的。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邓小平多次强调这个问题。他在广西省立第五中学的演讲中,就明确要求学生要过问政治、关心政治、关心国家的前途,进而提出了革命时期的教育要为革命战争、为生产服务的要求。当时的政治要求,就是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土地革命,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夺取政权。
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各级苏维埃政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办学,把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求各级苏维埃政府积极开展农民识字运动等工作,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革命情绪。除了创设劳动人民通俗阅报室、劳动人民通俗图书室、劳动人民文化讲习所,还要求创办劳动人民夜校。
早在1926年,《广西农民协会章程》第六十一条就规定:“外设农民学校或冬期学校、夜校及其他文化机关。”根据这一条例,当时,恩隆县各乡(区)农民协会成立后,都纷纷发动群众办农民文化夜校,发展农民教育,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1929年10月,邓小平来到恩隆县,听说这里农民文化夜校办得较好,高兴地说:“这里的农民夜校办得很好嘛,但是还不够普及,应该给它全面开花。”[2]于是,邓小平就和陈豪人、陈洪涛、雷经天等人商量,把农民文化夜校办广办大。在邓小平的指示下,恩隆县办夜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1929年12月到1930年1月,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恩隆县、思林县、向都县北区、奉议县仑圩等21个区、160个乡村,都开办了农民文化夜校。其他各地也都纷纷举办农民文化夜校、平民夜校或工农识字班。
夜校教师一般聘请当地的小学教员或乡村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担任。夜校教材以右江苏维埃政府编写的《工农兵识字课本》为主,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农民学习。如课本第二册第十九课写着:“土地革命是要做到消灭豪绅地主阶级、把土地分给农民,使农民得到第一步的解放,能够将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全部得到,并且不再受豪绅地主的压迫。”“土地革命一定要坚决消灭一切封建实力和反革命派才能得到胜利。”“土地革命对于工人、士兵都有利益,并且一定要在工人的领导下,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阐述了土地革命的意义、方法和策略,明确指出了土地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此外,夜校教师还根据革命形势和当地实际情况,编写辅助教材,如革命标语、口号及山歌等。(www.daowen.com)
农民文化夜校的授课方式相当灵活。为了解决夫妻学员同时上课,家务无人照料的问题,学校分设男女班,夫妻轮流上学,有的还专门设立了妇女夜校。一向备受歧视和压迫的妇女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学习积极性特别高。
“凡是农民夜校办得好的地方,农民运动就开展得好。”[3]随着农民运动的高涨,农民文化夜校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到校学习的农民人数越来越多。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日益提高,懂得了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农民协会和自己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于是纷纷加入农民协会和妇女组织,参加土地革命的热情空前高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