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各级各类学校是培养革命人才的基地。如开办劳动小学、劳动中学、平民夜校、师范讲习班等,开办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培养革命事业人才。这就是教育为政治服务的直接体现。
在干部教育上,开办党政干部培训班、农民运动讲习所、军政学校、党校,培养革命人才,提高了干部业务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红军干部教育方面,邓小平认为,用共产主义思想武装干部战士的头脑,是关系到革命事业全局的大问题。要教育干部战士,重要的是武装干部战士的头脑,引导干部战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正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他强调:“红军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军队,一定要做得到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和老百姓亲如家人。”[5]1930年3月,邓小平在思林县党政干部培训班中说道:“我们党政干部和赤卫队员,都要学习共产党的理论,不学习共产党的理论,就没有共产党的责任感。”[6]
地方干部教育方面,邓小平提出必须“创造干部分子”,在“平马、百色、东兰即开办中坚同志训练班,在短期内施以基本理论之训练”[7]。1930年1月,邓小平在上海向党中央汇报时也提出了“准备训练党的干部”[8]。(www.daowen.com)
根据有关指示,1930年间,右江革命根据地各级党政干部训练班陆续开办。其中规模比较大的训练班有:中共红七军前委、右江特委在东兰县武篆区旧州屯开办的党员干部训练班,中共红七军前委、右江特委在恩隆县平马镇开办的两期党政干部训练班,红八军在龙州县创办的军政学校,东兰县委在武篆旧州屯开办的党务训练班,中共东兰县委、太平区委在特文、坡勾开办的党员训练班,那地县巴暮区苏维埃政府举办的土改训练班。
农民运动讲习所、党校、干部训练班等在培训形式、管理办法、培训目标等方面都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留下了宝贵的干部培养和教育的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