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当时的教学管理者乃至教育事业的管理者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但他们受国际教育的启发以及在对教育实践的思考下,教育课程和教学管理实践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多个科学教育理论的发展逻辑相一致或靠近。
1.目标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相互协调
自从学校教育产生以来,在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上一直存在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之争。前者强调教育要优先服务社会发展,为社会培养合乎社会要求的人才;后者强调教育要以个人为中心,教育就是要根据个体实际和个体需要,为个体的发展服务,当社会要求和个体需求相矛盾时,首先满足个体需要。现代科学教育理论已经告诉我们,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使两者得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教育课程与教学管理既关注个体的发展需要(比如,识字教育、生活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文化修养教育以及人生教育和平等教育等),也关注革命建设的需要(比如,革命理想教育、军事教育、革命形势教育等),而且对两者的关注程度还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尽量做到两者的协调与平衡。可见,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各级苏维埃政府指导下,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教育课程与教学管理实践,包含着努力实现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理论意蕴。
2.内容上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相互统一(www.daowen.com)
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课程与教学管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即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封建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节,教育与生产实践的相互分离甚至相互对抗,教育与个体本身需求的相互错位。纵观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教育课程与教学管理,不仅有效保留和充实调整了理论课程,而且大力拓展实践课程,当时各级各类学校实践课程都具有结合理论、结合需要、因地制宜、内容丰富以及多样化、生活化、个性化的特点,这对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教育功能起到了较好促进作用。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理论课程资源较贫乏,因此重点扩充实践教学,突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贴近生活、生产和斗争实践,这种处理是符合那个特定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的。
3.方式上合作参与和灵活多样的相互促进
这里主要指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师生的合作参与,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在教学管理中注重师生的合作参与,因地制宜,具体的管理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封建教育是一种压抑人主体精神的教育,一般采用家长式的等级性、强制性教育,因此也采用等级性、强制性的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方式。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新教育建立起来后,一改过去僵化、强制性和等级性教育,采用合作参与和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比如,课程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实践,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管理中学校积极调动和吸收一般教师参与管理,学生(学员)的管理还采用小组管理、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方式,结合具体实际采用多样化的具体管理方式,尽可能提高管理实效。可见,这是对现代合作教学、参与教学以及民主管理理论的新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