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普通教育和民族教育,举办普通中、小学校,创立劳动学校,推行新式教育,推进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注意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素质,培养革命人才,这是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的主要任务。
1.初等教育
苏维埃政府在原来的基础上,通过对旧学校的改造,创办了新型学校。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苏维埃政府要求原来的学校继续开办,没有开办学校的地方,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建立学校,形成了一股办学的热潮。
(1)新建了多所普通小学
创建革命根据地后,苏维埃政府大力发展教育,兴办学校,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每个县基本上都有一所中心小学,区、乡有小学校。当时小学分为高级小学、初级小学。学制照旧,均为6年,其中高小2年、初小4年;一般县中心小学设有高小,区、乡小学设有初小。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小学教育得到了发展。各乡继续开办了小学,有的不仅有一所,还有两三所,有的区、乡还开设了高级小学。据《田东县志》载,1930年初,县内(原恩隆县和思林县、向都县、奉议县一部分)有小学200所。同期,果德县和思林县榜圩区、乐圩区、黎圩区就开办小学38所和补习班,比原来规模大大增加。
(2)创办了劳动小学
劳动小学是普通学校的一种形式。在左右江根据地,有条件的地方都创立了劳动小学。1929年12月,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县办有高级劳动小学,乡办有初级劳动小学。
2.中等教育
右江革命根据地创立前有一所普通中学,即原广西省立第五中学,这是广西桂西地区的最高学府。
在右江革命根据地,还有一所民办的劳动中学,这就是奉议县田州劳动中学。根据《田阳县志》记载,该校由田州镇进步知识分子熊孔铎创办,并由出其任校长,在苏维埃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办学进展顺利,招四五十名青年入学,学校采用半工半读办学形式,开设的课程有政治、军事、历史、文化和劳动课,有时还组织到乡下进行宣传,同农民接触,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好评。
3.民族教育(www.daowen.com)
民族教育是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教育的发展,促进了革命根据地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1)民族教育的起步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居住着壮、汉、瑶、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在某种意义上说,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其实上就是少数民族的教育。在这样的条件和情况下,革命根据地的民族教育应运而生。它的创建和发展,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教育的先河,为日后的社会主义民族教育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民族教育的起步是艰难的,但效果是良好的。难能可贵的是,民族地区办起了新式学校,实现了革命根据地民族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一些原来偏僻的壮乡瑶寨,过去连私塾都未曾办过,没想到一下子就办起了学校。人民群众及其子女能够上学堂读书识字,接受科学教育,享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是破天荒的事情。
从普通学校的举办到平民教育的兴起,都是革命根据地民族教育的一个新的起步。
(2)西山瑶族地区教育情况
东兰县西山是一个典范。1922年,韦拔群亲自深入瑶族居住地区,向瑶族同胞宣讲革命道理。党组织和革命政权建立后,非常注意发展民族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学校,提高其文化水平。看到西山瑶族同胞翻身得解放,瑶族子女进学堂,韦拔群情不自禁吟道:“如今瑶胞得解放,瑶族子女进学堂;民族平等样样好,瑶家骑马上圩场。有挑有担自己挑,哪个请夫就推翻,如今瑶胞得解放,瑶族子女进学堂。不给土豪抬轿子,不给劣绅当肉床;民族平等样样好,瑶家骑马上学堂。”[1]广西左右江一带瑶族人民积极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革命火种在瑶族地区蔓延。这是真实的写照,这是真情的流露。
1930年红七军主力北上后,韦拔群带领红七军第二十一师(后称红军右江独立师)坚持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进行英勇的反“围剿”。瑶族人民聚居的西山是中共右江特委、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和红七军第二十一师师部所在地,成为右江革命根据地最坚强的红色堡垒之一。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文件里,明文规定“举办瑶民教育”,“提高瑶民文化智识”。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列入了党和苏维埃政府的议事日程中,这恐怕在人民革命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
在文化教育上,右江革命根据地实行民族团结平等政策,各族人民享受到平等的权利。在政治上,各民族一律平等,各级苏维埃政府新成员都由各民族人士担任。在右江革命根据地各县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中,14人中就有13人是壮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