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左右江农民运动时期的教育发展过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史

左右江农民运动时期的教育发展过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史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革命时期,即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的左右江农民运动风起云涌。之后,这些早期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都陆续被派回广西左右江地区工作,为左右江农民运动时期乃至后来的土地革命时期的教育发展打下了基础。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的327名学生,在此学习中国革命特别是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并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兴办,是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潮流。广西第二届农民运动讲习

左右江农民运动时期的教育发展过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教育史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思想、文化在中华大地上迅猛传播和发展。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领导和影响下,开展了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新文化运动,宣传了西方的进步文化,宣传了民主与科学思想。之后,又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新型的革命阶级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推进了中国革命进程。五四运动冲击波传到了广西右江地区后,得到了广西省立五中(今百色中学)学生的响应,他们成立了学生会,选派了两名学生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学生代表大会,组织学生到街头巷尾进行宣传活动,参加爱国运动。

20世纪20年代初,广西一些追求进步的有志之士,积极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些思想的传播时间,即从五四运动到1925年中共广西地方组织建立之前,主要是通过在外地学习工作的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传送的。当时,仅在北京高等学校就读的广西籍学生就有230多人,在上海、广州读书的也不少。在外地读书、工作和生活的广西籍人士,也纷纷通过书信形式和利用回乡探亲省亲机会向家乡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推进了新思想、新文化在这一地区的传播。1921年,右江革命先驱韦拔群,积极在东兰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组织“改造东兰同志会”,号召民众“改造东兰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1922年3月,召集进步青年组建革命同盟(简称三三同盟);同年10月,他又在东兰召集了东兰、凤山、百色、恩隆等县的革命青年百多人,揭开了右江农民运动的序幕。

在龙州,民国十五年(1926年)10月,广西地方党组织通过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农民部,派陈霁(中共党员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6期学员)、易挽澜(中共党员,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6期学员)以农民运动特派员的身份,到龙州开展农运工作。年底,棒杨、河渡、陇钦、巧苗、左右庄、那造、岜孟等7个村成立农民协会,会员422人。农民运动开始在该地区形成气候。

这些青年中的先进分子,为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广西,做了不少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正因为如此,五四运动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很快传入广西左右江地区。

随着这一运动的深入发展,吸引了广西左右江地区许多奋发向上的年轻人,特别是一批青年学生集合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为迎接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做好了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后来,这些进步人士和有识之士都积极工作,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寻找真理,在思想上逐步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其中一部分人还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韦拔群、陈洪涛、黄治峰、陆炳堂、韦如山、滕德甫、阮殿煊、黄永达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人,大都从事过教育工作。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中国民主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中心问题是要解决土地问题,解放农民,让农民翻身解放做主人。

早在1922年,广西农民运动先驱韦拔群就在东兰开始搞农运、举义旗。大革命时期,即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的左右江农民运动风起云涌。1925年1月,韦拔群毅然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同年5月受命提前结业派回广西,担任广西农民运动特派员,从事农运。与此同时,左右江地区革命志士和进步人士陈洪涛、陈伯民、陈鼓涛、赵秉寿、韦如山、陆炳堂、陈霁、易挽澜等也先后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其中大部分人还在那里入了党。之后,这些早期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都陆续被派回广西左右江地区工作,为左右江农民运动时期乃至后来的土地革命时期的教育发展打下了基础。

1924年6月,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提议,国民党中央在广州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为唤醒农民而创办的革命学校。它用国民党的名义开办,由共产党人主持,以“养成农民运动之指导人材”为宗旨。学生毕业后奔赴各地发动民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从1924年到1926年,先后举办了六届,为全国20个省区培育骨干近800名。其中由毛泽东担任所长的第六届,是人数最多也最有影响的一届。第六届于1926年5月至9月举办,毛泽东任所长,萧楚女、周恩来、彭湃等20余人任教员。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的327名学生,在此学习中国革命特别是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并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他们结业后奔赴全国各地,领导农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一届,仅广西就有40人参加。在毕业生中,就有右江地区的陆炳堂、赵秉寿、韦日山、陈鼓涛、黄润生、钟少朴等,广西左右江地区籍学员有幸结识登上中国革命大舞台的领袖人物,像毛泽东、周恩来、萧楚女、彭湃等时常到农民运动讲习所上课。毛泽东在这里干了许多大事,即研究农民问题、培养农运干部、领导农民革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民运动讲习所是一个培养干部的学校,是一个革命的摇篮。它摇醒了无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促进了科学、民主精神的弘扬和社会进步

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兴办,是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潮流。在这里,南来北往的人们追溯着中国农民觉醒的起源,追寻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的足迹,也同时开始思考在我们这个农民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国度里,应该怎样抓住机遇,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这一基本问题,这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命题。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深思。继毛泽东和彭湃、阮啸仙之后,韦拔群在广西右江办起了农民运动讲习所,研究农民问题,培养农运干部,领导农民革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成为中国早期三大农民运动领袖之一。1926年,中共中央局给共产国际作了《中央局报告》,文献中赞誉说“韦拔群同志在东兰已成了海陆丰之彭湃,极得农民信仰”,肯定了韦拔群从事农民运动的业绩。

1925年9月15日,韦拔群在东兰县武篆区善学乡的北帝岩(后改名为列宁岩)创办了广西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讲习所主任韦拔群,管理员陈伯民,庶务韦命周。教员有黄大权、陈守和、黄书祥。军事教官有邓之畏(蘅岳)、黄汉英等。学员有来自东兰、凤山、百色、凌云、奉议、恩隆、果德、都安、河池、南丹等县的农民骨干和青年学生276人。广西第二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于1926年11月在东兰县武篆乡育才小学开办。管理员陈洪涛、陈鼓涛,总务黄正雄、潘端生;教员黄润生、黄小全、邓无畏;军事教练黄宝森。学员140多人。后来在1927年又办了一届。开设的课程有各国共产学、苏俄概论、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帝国主义侵略学、中国经济学、农民运动史等。后来,这些学员回乡后,纷纷仿效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这几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开办,为右江地区培养农运骨干、推进农民运动的开展,起到了奠基和促进作用。

韦拔群、陈伯民、陈洪涛兴办的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右江地区培养了农民运动骨干,提高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整体素质,推进了农民运动的开展。(www.daowen.com)

1926年春夏之交,周恩来的学生、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共产党员余少杰受中共广东区委的委派,利用其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任军部秘书的合法身份,奔走于右江地区的恩隆、思林、奉议(今田东、田阳)一带,开展革命活动。余少杰是第一位来到右江地区的中共党员,他肩负重任,寻找关系,很快就与右江农民运动的骨干建立联系。他先后找到恩隆县明德小学的滕德甫、滕煊甫和思林县思林小学的阮殿煊、黄永达等,派党员干部与在东兰坚持多年斗争的韦拔群建立联系,并与几乎同期从广东派回恩隆工作的党员韦如山建立组织关系,发展了党员,建立了党小组,组织了农民协会和农民革命武装。这时,恩隆、思林、奉议一带的农民运动,与东兰、凤山的农民运动遥相呼应,几乎连成一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右江地区的农民运动得到蓬勃开展。

1926年8月,中共恩奉特支(亦称田道支部)成立,余少杰任书记,接受中共南宁地委的领导。中共恩奉特支的成立,标志着右江地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辟了新纪元。同年秋,中共恩奉特支在恩隆县平马镇举办恩隆县农民运动讲习所。这是继韦拔群在东兰县创办的广西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后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右江农民运动蓬勃开展,培养革命人才做了积极的努力,也为中共右江工委、右江特委、右江苏维埃政府后来设置在平马镇打下基础。

在余少杰的精心组织下,1926年夏,恩隆县明德小学成立了党小组。小组长为该校教师滕德甫。滕德甫成为余少杰在右江发展的第一个共产党员。1927年初,余少杰又在思林县发展了教师黄永达入党;同年秋,在思林县思林小学成立了中共思林小学党支部(后改为中共思林县支部、总支部),书记为该校校长阮殿煊。

1927年7月,成立了以中共恩奉特支为核心的广西临时军政委员会,推举余少杰、严敏、韦拔群等5人为常委。在中共恩奉特支的领导和组织下,8月7日举行仑圩暴动;8月21日,举行果德暴动:9月5至7日,举行了镇结、思林暴动。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广西左右江地区农民运动掀起了一个新高潮。

1928年10月,余少杰在到香港汇报后返回右江途中不幸牺牲。之后,严敏接替了他的工作。1928年秋冬,中共田南道临时特委在右江恩隆县成立。书记严敏,委员滕德甫、阮殿煊、潘宪甫、黄书祥。这5人中,有4人是教师出身。百色起义时期,除严敏已随邓小平到左江筹备龙州起义外,其余4位都在右江革命根据地担任过县委书记或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应该指出的是,这5位同志都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新中国的成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最后一位牺牲的时间是1934年。

农民运动讲习所办起来以后,平民教育也得到了发展。农民渴望文化,渴望科学与民主,渴求知识的愿望非常强烈,新思想、新观念开始树立。

与此同时,在左江地区,农民运动也得到蓬勃开展。1926年10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6期学员、中共党员陈霁、易挽澜等受中共南宁地委的委派,到龙州县开展农民运动。他们深入到下冻区各村屯开办平民夜校,在棒杨、河渡、陇钦、巧苗、左右庄、那造、岜孟等7个村成立农民协会,会员422人,组织群众学习文化科学,宣传反帝反封革命思想,发动和组织农民革命队伍。

1927年1月,镇南道农民协会办事处在龙州县成立,陈霁任办事处主任,易挽澜任办事处指导员。这时,农民协会纷纷成立,仅龙州县下冻区13个村屯成立的农民协会会员就达2000多人。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陈霁、易挽澜等被捕后英勇就义;1929年8月,何建南、麦锦汉来龙州恢复和发展工农运动,接过了接力棒。

同年10月,共产党员黄汉英创办了绥渌农民运动讲习所,并担任主任,学员60多人,开设有新三民主义、俄国革命、农民协会章程等课程。该所为左江地区影响最大的农民运动讲习所。该所开办后,东门、百党、面长、吉安等乡村的农会也办起农民运动讲习所。

左右江地区农民运动,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南方农民运动的组成部分。韦拔群与毛泽东、彭湃被誉为中国早期农民运动的三大领袖。大革命时期,右江地区涌现出一批农民运动骨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左右江地区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正是这一时期农民运动,为后来的土地革命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