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动物王朝:灰狼的两面性与群体规模变化

动物王朝:灰狼的两面性与群体规模变化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我们的祖先不断与灰狼接触,无数关于狼的故事流传于世,也造就了灰狼在人类文化中的两面性。狼群的大小会随着子女的离开而发生变化,这些离开群体的行为通常与领地食物资源的多寡有关。目前,最大的群体记录是42匹狼。而当代,灰狼的分布范围急剧缩小,数量也减少了很多,狼群规模比原来小了不少。

动物王朝:灰狼的两面性与群体规模变化

如果在动物园饲养狐狸的地方驻足,你有可能会看到它们活动区的地面坑坑洼洼到处是洞,不管是赤狐(Vulpes vulpes)还是北极狐(Alopex lagopus)都是如此。显然,这些洞出自它们之手,我大概可以想到这些家伙在晚上忘我地打洞的场景。有时候,我禁不住会想,大概正是因为有了洞穴的保护,在犬科动物中,狐狸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才会相对来说弱一些吧?当然,这肯定不是唯一的原因。相对其他犬科动物会捕捉大型的猎物来说,狐狸的猎物要小得多——赤狐的猎物包括小型鸟类、两栖动物、鱼、无脊椎动物以及体形不超过野兔的小型兽类。这看起来似乎并不需要合作捕猎。但是,其实我们很难确定这种因果关系——到底是猎物较小而弱化了群体合作,还是群体合作有限才倾向于捕捉较小的猎物?大概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吧?毕竟自然演化有足够长的时间让这些关系去相互磨合,最终完成物种的塑造。

但是,整体上看,犬科动物是倾向于社会性活动的。各种狼和犬自不必说,哪怕是狐狸,也曾被观察到具有社会性行为。以赤狐为例,它们通常是单独栖息的,而且只有一个配偶,但是在繁殖季节,它们仍然会采取比较灵活的组织方式。在食物充足的季节,它们会组成群体。曾经记录到一只雄狐和5只雌狐组成群体,而且这些雌狐之间可能存在亲缘关系。群体繁殖的雌狐会选择单独的洞穴产下后代,但也可能在公共洞穴内生产。此外,群体中还可能存在“助手”,它们是年轻的雌性,并不参与繁殖,通常是已经长大的后代。事实上,刚刚成年的雌狐作为繁育助手的情况在多个狐类物种中都有记录,如大耳狐(Vulpes macrotis)和沙狐(Vulpes corsae)等。

北京动物园的赤狐,它的周围坑坑洼洼的都是洞
图片来源:冉浩摄

有些狐类的社会性行为可能会更复杂一些,如卢氏狐(Vulpes rueppellii)。它们虽然被记录到多数是单一配偶结成繁殖对的,但也曾被记录到聚集成多达15只的群体。达到如此数目,想必是要有更复杂的群体关系的。

草从中的大耳狐一家
图片来源:B.彼得森摄

埃及沙漠地区的卢氏狐
图片来源:杰斯珀·塞恩内斯耶摄

当然,毫无疑问,在所有的犬科动物里,最受关注的群体是狼群。它们的社会性高于狐狸,不仅会结成稳定的群体,还具有很强的生存策略。

我们通常说的狼正是灰狼(Canis lupus),这是从我们的祖先开始我们最熟悉的动物之一。由于我们的祖先不断与灰狼接触,无数关于狼的故事流传于世,也造就了灰狼在人类文化中的两面性。它们既是传说中哺育了罗马城的创建者,也是童话世界里惦记着要吃下小红帽的恶魔……它们给我们人类文化打上了太多的烙印,时至今日,它们依然与我们朝夕相处,甚至就在你身边。狗,就是驯化的灰狼,你也可以管狗叫作“家狼”。它们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动物,已经有超过一万年的历史

就个体而言,狼并非最强大的食肉动物,但它们却拥有食肉动物中几乎最为广泛的生存空间。它们曾广泛分布于包括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半球陆地,生活环境包括了草原、森林和荒漠,甚至在山地同样也能够见到它们的身影。狼因群体而强大,群体的成员共同防御敌人、合作哺育幼崽并分工捕猎,使它们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早期对狼群社会结构的认知来自圈养观察。在圈养条件下,狼群出现了非常森严的等级。雌雄头狼(alpha wolf)位于狼群社会的顶层,但是雄性头狼未必一定是最大的首领,这要看头狼中谁更占优势一些。总体上看,整个狼群由头狼强力领导。再往下就是各级亚优势狼,比如乙狼(beta wolf),它们一方面是协助头狼的副手,另一方面则对头狼的位子虎视眈眈,毕竟头狼握有绝对的交配权和优先的进食权,而乙狼恰好离这只有一步之遥。然后接下来是丙狼、丁狼,依次类推……它们的等级在幼年的时候就已经通过游戏和争斗等确定了。而地位最低、永远捡剩、只能吃残羹剩饭并且几乎没有交配权的那一级别被称为“亥狼”(omega wolf)。它们有时候会悲惨到实在没有办法在狼群中待下去,而不得不离开狼群,出走成为独狼。

两条正在雪地里争斗的狼

但是,圈养条件下,动物的行为会有一定程度的扭曲。越来越多的野外观察显示,自然状态下的狼群环境会更温馨一点儿。

在自然条件下,狼群更多时候以家群的形式出现,也就是一对配偶再加上它们的子女,彼此的关系要缓和得多。通常,一对成年狼每年都会产下后代,而小狼大约从4个月大起就能独立生活,再过几个月后就完全拥有了成年狼锋利的牙齿。但是,很多时候,它们仍然会和父母继续一同生活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然后才会离开狼群,去组建自己的家庭。一般来讲,狼群的食物越丰富,可以捕获的猎物越多,这种关系维持的时间往往就越长。它们将在父母的调教下,逐渐成长为真正成熟的狼。

狼群的大小会随着子女的离开而发生变化,这些离开群体的行为通常与领地食物资源的多寡有关。在食物丰富的时候,离开群体的狼很少,从而会形成三四代子女聚集在一起的大型群体。在冬季,它们也有可能会和其他狼群汇合,聚集成更大的群体。目前,最大的群体记录是42匹狼。

而影视作品和小说里动辄几百匹规模的狼群,还是夸张了。即使在狼的全盛时期,应该也是不存在的。更大的群体需要首领具有更强的控制力,同时也需要更大的领地范围和更多的猎物。可以想象,成员数量越多,群体稳定存在的难度就越大。而当代,灰狼的分布范围急剧缩小,数量也减少了很多,狼群规模比原来小了不少。甚至有时就是两匹成年狼带着一窝小狼的状态。算上幼狼,超过10 只规模的已经算是很少见的大群了。它们更不会像影视作品中描绘的那样顶着子弹发起冲锋,密集的枪声足以将它们吓跑。

而一些与狼遭遇的人也可能会夸大狼群的规模,特别是在夜晚的时候。狼群具有出色的协同和战术配合能力,它们擅长包围对手,然后轮番上阵,消磨对手的体力和信念,最后给予致命一击。在夜晚,来自四面八方的幽幽眼神足以给人带来极大的压力,甚至有可能造成精神恍惚,从而引起误判。

你真的会看到它们的眼睛闪着幽光。那是因为在灰狼的眼睛里,视网膜后面有一个镜子一样的照膜(tapetum lucidum),它可以把光线反射回视网膜,起到聚光的作用,以便在夜晚看得更清楚一些。同时,为了增加光线的进入量,它们的瞳孔也会放大。这时,我们就会在黑夜中透过灰狼的瞳孔看到这面“镜子”反射出的光了。

即使狼拥有卓越的夜视能力,漆黑的森林或漫漫黑夜仍然会遮蔽远方的视野。此时,声音才是最便捷有效的沟通手段,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它都能发挥作用。狼就是用嚎叫来联络的,这也是狼最鲜明的标签。狼通过声音来确定彼此的位置,一匹失散的狼会时不时嚎叫,因为它在期待狼群的回应。

而那些聚集在一起的狼也会“集体合唱”,每匹狼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有自己喜欢的音域,它们似乎并不喜欢和同伴发出相同的音。偶尔出现这种情况,它们便躁动起来,直到恢复到不和谐的状态。这多少与“合唱”的初衷有关,狼嚎既是一种与其他狼或家族的呼应,同时又是捍卫领地的警告,不断变化的音调似乎是在制造更大的声势,使那些觊觎领地的狼群感受到土地主人的强大和兴盛,从而打消念头。但是有时,一些“合唱”看起来似乎只是在百无聊赖时找点儿乐子。

现在,寻找狼群的动物学家也学会了狼嚎。如果附近有狼群,它们一般都会回应。这样,动物学家就可以循着声音,偷偷摸摸地到狼群附近去进行观察研究了。不过,前提是他们学得要像,否则还是带上录音机吧。

不过,今天你已经不容易遇到狼了。狼的减少与人类的活动有关。一方面,我们的扩张压缩了它们的栖息地;另一方面,由于狼能对人和牲畜造成威胁,所以自从人类能够战胜狼以来,打狼运动就几乎没有停止过。仅在美国工业大开发时期,就有大约两亿匹狼被打死。

但狼对自然界来讲,其实是有用的,甚至对食草动物群体也是如此。因为狼群清除掉了那些老弱病残的动物,能够帮助食草动物群体保持活力,也减少了疾病暴发和扩散的风险。有了狼群的控制,也可以避免食草动物过度繁殖,防止当地的植物被过度啃食而造成环境的破坏。

典型的例子出现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1995年前,黄石的狼几乎绝迹。没有了狼,鹿繁衍起来了,它们数量过多,啃咬树木和草地,不仅植物损毁严重,还导致了其他食草动物食物匮乏。于是,鹿群陷入了饥饿和疾病的困境中,同时出现了大量“富贵病”,肥胖症、脂肪肝、高血压、胆结石等困扰着鹿群。看来鹿的生活太安逸了,美国人决定把狼请回来。1995年1月,14匹狼来到了黄石。一年后,又有17匹狼被运到了这里,狼群的到来使鹿的数量终于得到了控制。现在,鹿从两万头下降到约一万头,森林和草地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虽然我们可以承认狼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好处,甚至羡慕动物学家学着狼叫去追踪它们的活动,但多数人并不想和狼遭遇,因为它们相当危险。

尽管狼是家犬的祖先,但我们必须把两者区分开。事实上,狗处于一种“幼狼”状态,它们的心智不够成熟,也达不到狼的战斗力。虽然有人鼓吹“一獒战三狼”,但那并不是事实。也许大型獒犬能够战胜体重20千克的草原狼,但那是因为体重占有优势。如果换成同体形的北美灰狼,那就是另一种情况了。家犬再强,终究只是家犬。

狼一边咆哮,一边做出威胁姿态

在相同的体重条件下,狼的吻部更长,犬齿也更长,它们的咬合力是家犬的两倍,足以咬断骨头。在战斗中,狼更加冷静和务实,也更加坚韧,它们经过了大自然的生死洗礼。狼那种一声不吭、略微低头、紧盯着对手、一步步靠近的姿态,那种压迫感,你很难在狗身上感受到。一旦遭遇,狼的危险性是狗的15倍。法国是拥有狼袭击记录最多的地方,从1200年至1920年,那里共记录了7 600次致命的攻击,主要的受害者是儿童,其次是妇女,最后是成年男性。这些记录是如此频繁,一些非常著名的攻击事件发生的时间都非常接近。如1765年,在2天之内,法国北部的一匹狼造成4人死亡,14人受伤。而另一匹狼在1764至1767年间,共在法国袭击了210次,杀死113人,造成49人受伤。当它被杀死后,在它的肚子里还找到了正在被消化的人体残骸。

狼的威胁性姿态
图片来源:冉浩根据资料重绘

今天,由于狼在很多地方的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绝迹,主要攻击事件的发生地已经有了变化。目前,狼的攻击事件主要发生在印度及其周边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到2002年,那里有200多次攻击记录。1981年,在印度北部贾坎德邦哈扎里巴的一座小镇周围,5匹狼组成的小群杀死了13名4~10岁的儿童,并造成13人受伤。除此以外,近年来,在世界多个国家仍不时有狼攻击人的记录出现。狼的可怕超过了你的想象。

一旦狼发动攻击,通常都不会有所保留,它们倾向于致命性攻击,力争一次解决对手,除非对手的体形大到无法一次杀死。它们通常会攻击颈部和面部,根据视频记录,一旦攻击得手,它们能在10秒钟之内放倒一条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狗。人如果遭遇上,估计情况并不会好多少。

它在发动攻击的时候,可能会伏击,就像狮子或者老虎那样,压低身体,紧贴着地面,然后猛扑上去。诺亚·格雷厄姆(Noah Graham)描述了他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卡斯莱克野营时被袭击的感受:

大概凌晨4点半,我正(躺着)和女朋友瑞秋(Rachel)聊天,我感到什么东西咬着我的脑后。我可以感受到牙齿,但没有看到或听到什么。瑞秋在我说话的时候一直看着我,她正好看到狼咬了过来。(www.daowen.com)

我向后摸去,双手摸到狼的嘴巴。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当时的状态,我的脑中一片混乱。我奋力挣扎,手到处乱抓,从它的嘴巴到它嘴巴的附近直到它的脸部,我用手使劲儿挤压它的头。突然,我抱住了它的头,它的头使劲儿向外。我没能掰开它的嘴巴,但我用力抓住它的头,然后把自己的脑袋拔了出来。

挣脱以后,我迅速跳了起来。它距离我大概两米多,正在前后移动,并且大声咆哮。它的毛竖起来,看起来真大。它长得有点儿像郊狼,但是更大……

我想这匹狼会继续攻击我或者瑞秋,我开始踢它并且大喊。瑞秋最开始的时候躲进了毯子里,看我又踢又喊,转身跑向了吉普车……

最终,狼转身跑进了树林,格雷厄姆在简单包扎以后,前往医院就医。事实上,他和女朋友聊天的睡姿救了他——他侧躺着对着女友,用头枕着胳膊,双手交叉在脖子后面,这个休闲的姿势正好保护了他的脖子。狼从他后面的视觉死角进攻,只能咬到他的后脑。如若不然,他大概没有机会讲述这段遭遇了。

当然,如果是一群狼,情况就糟糕了。它们可以偷偷完成包围,然后从包括正面在内的各个方向发动攻击。所以,我们一方面应该爱护大自然,保护自然中的物种,另一方面,对个人而言,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之前,请保持安全距离。

尽管狼群很强,但它们并非不可战胜。它们大概只能称为诸侯,因为王者另有其人——虎。以西伯利亚地区的灰狼和虎为例,前者体重大约40千克,后者体重在200千克以上,两者体重相差数倍。而老虎的扑击能力更强,咬合力更强,出爪更迅猛,在一对一的战斗中具有压倒性优势(甚至在相同体重下对雄狮也具有优势),而且有能力将狼群冲散。虽然目前还没有人在野外记录到老虎冲进狼群或者狼群围攻老虎的视频资料,但是一些研究能让我们嗅到一些线索——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豹(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和猞猁(Lynx lynx)等大中型食肉动物都有被老虎活捉捕食,装进老虎的餐盘里的记录。像这类一种食肉动物以填饱肚子为目的猎食另一种凶猛食肉动物的行为,只有虎才会经常这么干。并且在那一地区,还有三次虎一对一杀死狼的记录,虽然记录并没有指明虎是不是最后要吃掉狼。

同样在俄罗斯远东的老爷岭自然保护区(Sikhote-Alin Zapovednik),那里同时存在灰狼和东北虎,这让人们对狼虎之间的关系研究得非常透彻。在那里,狼和虎的生存区域交叠,竞争几乎相同的食物,纷争不断。以独行侠著称的老虎和狼群较量的结果是什么呢?下图可以告诉你答案。

从图中我们看到:怎一个惨字了得!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里开始有虎活动,之后狼群完败。尤丁(Yudin)等人认为,狼群会主动避开老虎的领地,虎多了,狼的生存空间就会被压缩。事实上,多数情况下,狼群都不愿和虎豹发生正面冲突。而米凯勒(Miquelle)等人则认为,这还不足以解释狼为什么会衰弱到如此程度。他们认为,可能的情况是虎还会捕食狼。虽然他们的推测尚未被证实,但虎确实会冲进豺(Cuon alpinus)群抓捕猎物,如入无人之境。豺是狼的亲戚,体形比狼小,也是虎的口中食。如果上述推测为真,那老虎冲进狼群去抓鲜肉的场景就可能真的在森林中发生过了。

狼群虽然具有很强的社会组织性,但它仍不是犬科动物社会性的极限。非洲野犬(Lycaon pictus)的社会性要超过狼,它们很可能是社会组织水平最高的大型食肉动物,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接近于真社会性了。

赞比亚卢安瓜国家公园的非洲野犬

非洲野犬也叫非洲猎狗,它们在犬科中自成一系,也就是非洲野犬属(Lycaon),目前仅存一种,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它们的耳朵不仅大,而且圆,这使它们既能获取细微的声音信息,也能够散发掉身体多余的热量。虽然每只非洲野犬的花纹都有所区别,但是它们一般在脑门上都有一道黑色的竖线,同时长着一个白色的尾巴尖儿。它们的身体比较花哨,所以也叫彩狼(ornate wolf),还有人管它们叫三色野犬,因为它们的身上主要包括了黑色、黄色和白色三种颜色。

从体形上看,它们肩高75厘米上下,体重20~25千克,雌雄个体在体形上几乎没有区别。把非洲野犬称为野狗是挺合适的,尽管它们不是真正的狗,但体形差不多正好是一条中型犬那么大。同时,非洲野犬也是非洲最大的犬科动物,而另一种声名狼藉的动物——鬣狗,并非犬科动物,而是属于鬣狗科。与其他犬科动物相同,非洲野犬是肉食性动物,并且在非洲大草原上磨炼出了相当强大的狩猎技能。在东非,它们的主要食物是汤氏瞪羚,而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它们的猎物则变成了黑斑羚、小苇羚、水羚、驴羚和跳羚等。非洲野犬的寿命大约10年,根据洛里·赫比森·弗雷姆(Lory Herbison Frame)等人在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大草原上进行的长达12年的研究记录,一些长寿的非洲野犬在野外能活到11岁。

正在休息的非洲野犬群体

弗雷姆等人一共识别出了12群非洲野犬,其中一群非洲野犬的活动范围为1500~2000平方千米,并且和周围的野犬群体有地域上的重叠。根据他们的统计,这些非洲野犬群体平均包括大约9.8个成员,其中,成年个体平均为6.0只,幼犬数量平均为8.8只。典型的群体包括若干具有亲缘关系的雄性、一只或几只雌性,以及群体繁育下的幼犬和年轻成体。其他人的研究与其基本类似,如克鲁克(Kruuk)和特纳(Turner)在塞伦盖蒂草原发现的群体平均大小为9.2,而夏勒(Schaller)的统计为9.8。在其他地方,如来自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的数据为8~11只,卢旺达阿卡盖拉国家公园为平均11只。由于现在非洲野犬的数量大为减少,它们的群体规模也大为缩水,据说在其繁盛的年代,可见上百只野犬组成的大型群体。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无法想象一两百年前的那些博物学家行走在野外时所见到的景象了,那些在当时看来极为常见的物种,可能在今天已经变得稀有,甚至绝迹了。同样,动物的群体较之当时也大为缩水。也许,当时真的存在非洲野犬组成的壮观群体吧?

不过,以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来看,过于庞大的非洲野犬群体似乎也不太容易组织起来。这要从它们的社会组成说起。

多数哺乳动物群体都是成年雄性脱离群体外出闯荡,留下具有亲缘关系的雌性群体。但非洲野犬正好相反,它们形成了具有亲缘关系的雄性群体,而所有新成年的雌性会离开原来出生的群体,然后进入其他群体中。这种群体组织形式与母系氏族相反,而是一种父系氏族(patriline)了。

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两只非洲野犬在犀牛旁边嬉戏

在这个群体中,存在优势繁殖对,也就是阿尔法雌性和阿尔法雄性。在群体中,它们具有更多的互动,经常会用尿液来标记地点。这两只野犬会威慑同性的成员,迫使它们放弃生殖权。这个制度显然要比狮群更进一步,对群体其他成员进行生殖压制是走向严密社会体系的路径。在狮群里,虽然其他雄狮被驱逐,但是雌狮的繁殖力并未被压制,也不存在优势雌性对其他雌性的生殖压制。换言之,至少群体内所有雌性的生殖权并未被剥夺。这一点,在猴王统治的猴群里也是类似的。但是,在非洲野犬群体中,不论群体的大小,只有一对野犬握有繁殖权,虽然偶尔有打破戒律的个体,但大体上是这样的。这样的制度的结果,从本质上来说,是让群体的其他成员为优势野犬的生育而努力,已经极接近后面提到的真社会性动物了。但是,很遗憾,它们还未成为真社会性动物,因为它们还缺乏更加严密的分工——优势野犬虽然掌握了生育权,但是它们仍然在做和其他野犬一样的工作,并没有成为完全不同的生殖品级。

而且,生殖权的获取似乎也不是特别稳定。根据弗雷姆等人的持续观察,阿尔法雌性的地位更加牢固,它们很少失去位置,不过次位的雌性则有可能通过争斗而改变排位。至于阿尔法雄性,它们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它们经常受到挑战,并且比较容易失去自己的位置。

如果人类没有出现,而是再给非洲几百万年独立发展的时光,也许非洲野犬就会变成地球上第一种具有真社会性的大型食肉动物。但是很遗憾,人类的崛起消灭了这种可能,生物演化也没有如果。

博茨瓦纳乔贝国家公园,一群非洲野犬在水边休息

这种并不完善的社会性将限制非洲野犬群体的大小——优势繁殖对是群体事实上的领导,它们决定群体的迁徙方向,领导狩猎,不断应对挑战者的威胁,它们为群体的发展殚精竭虑,同时又小心提防挑战者。这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其结果是繁殖对很难统御过大的群体,大型群体也最终将走向分裂。而在当代,非洲野犬的分群已经被观察到。弗雷姆等人观察到三次,埃斯蒂斯(Estes)和谷阿达(Gooada)也在坦桑尼亚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观察到过。通常是低位的雌性出走,它们往往是处于发情期,这会吸引一只或者几只雄性一同离群,从而组建新的群体,也就是分群(group fission)。

群体能够由一头雌性来控制生殖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卓越的繁殖力远超草原上的其他食肉动物。阿尔法雌性一次可以生下2~19个后代!

守卫犬和幼犬

阿尔法雌性没有能力自己照顾所有后代,所以群体的其他成员要帮忙照看这些后代。有趣的是,在群体中,即使其他雌性没有生育后代,也能产生乳汁,充当奶妈,这在哺乳动物中很少见。与非洲狮群先由成年个体进食不同,非洲野犬的幼体享有优先进食权,它们确实是食肉动物中的另类。但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很多更加纯粹的真社会性动物都是这样,对成年个体来说,后代才是群体的希望。大约从第3周开始到第12周,野犬宝宝会接受成年野犬反刍的肉类;第9~12周,它们开始捕杀一些容易到手的猎物;它们在13~14周大的时候,才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猎手。

事实上,非洲野犬的社会组织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比如在群体中出现伤员的时候,总会有一只野犬出来担任“医务人员”,它为“病人”舔舐伤口,确保它能吃到食物。在这个社群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似乎是非洲野犬们的信条之一。如曾记录到一只野犬在捕猎过程中总是出岔子,起不到什么作用,于是它很快就转换了角色,当起了狗宝宝的临时保姆。

非洲野犬是出色的猎手,它们捕猎的成功率高达80%,而狮群只有30%。它们使用的也是犬科动物群体的传统捕食技巧,即耐力加耐心,最后再带上那么一丝狡黠。它们可以在每小时66千米的速度下追击10~60分钟,而且群体成员会轮番上阵,拖住猎物。它们深知羚羊等动物“之字形”的奔跑逃生策略。在追捕过程中,所有成员形成一个扇面形,因此无论羚羊转向哪个方向,都无法逃脱它们的控制范围。羚羊的耐力远不如野犬,它们的交替冲锋给羚羊很大的心理压力,使羚羊往往越跑越慢。野犬有时也会耍一些小聪明,比如派出一支小分队悄悄从侧面迂回,埋伏在猎物的逃跑路线前面,准备突然“下闷棍”。非洲野犬确实有能力进行复杂的布置,有研究称它们在捕猎过程中可以发出16种不同的声音,甚至可能会使用一些我们听不到的低频声音,也许气味也代表着一些信息。

一旦捕猎成功,非洲野犬必须尽快将猎物肢解吞下,因为周围有很多虎视眈眈的觊觎者,比如狮子和鬣狗,它们随时准备抢夺这些食物。所以,一切都要越快越好。一般说来,一只成年的非洲野犬可以吞下大约3~4千克的食物。但这并不属于它们自己,而是属于群体,这些野犬继承了犬类的反刍行为,并且将其提升到了成年个体之间。它们可以将胃里的食物吐出来,喂给群体的其他成员。这一行为在哺乳动物中并不多见,可是在真社会性动物中比比皆是,有时候我们也会用另一个词来形容——反哺。

不过,今天非洲野犬的处境并不乐观,一方面是因为栖息地的碎片化,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的捕杀和犬类疾病的传播。那些曾经规模壮观的野犬群体,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小规模的群体。而这对高度依靠协作的非洲野犬来说,意味着雪上加霜——群体会有人手分配的困难。

在进行捕猎时,群体至少要分成狩猎犬和守卫犬两部分,前者负责狩猎,后者负责照顾幼犬。虽然非洲野犬的繁殖力很强,但是幼犬成活率不高,狮子和鬣狗等食肉动物都会袭击非洲野犬的幼犬。守卫犬需要喂养幼犬,并驱赶捕食者或者向狩猎犬发出警示,召唤其回防,在遇到其他威胁时,还要肩负起转移幼犬的职责。当守卫犬力量不足时,幼犬的成活率会大受影响。对于狩猎犬来说,较少的成员数量意味着不能捕获更大的猎物,而且在捕获猎物之后,不能很快地将其分食吞下。它们也更不容易守卫住自己的战利品。而少一只犬,还意味着少带回一份食物。法兰克·库尔尚(Franck Courchamp)等人的研究估计,一个非洲野犬群体,至少要有5只成年犬才能维持得住,不能再少了。

就在这小小的石缝里,藏着不少小螃蟹
图片来源:冉浩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