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流特殊奏法
(1)气煞音:一般指孔全闭,风门放大,用强气流吹向笛子或箫的吹孔,喷出的气流和吹孔瞬间产生剧烈的摩擦噪音,然后使气流延续与吹孔进行不规律摩擦,这种噪音的运用就是气煞音。由于气流爆破强,低音笛或洞箫使用效果较佳,日本的尺八运用气煞音较多。这种音效来自于人的叹气,如马迪先生创作的低音笛独奏《山居秋瞑》中有运用。
(2)空吹:风门离开吹孔2~3厘米吹奏,发出有音高的丝丝声,可以结合旋律应用,表现出一种神秘的声音。
(3)哨音:在空吹的基础上,加上口哨的运用即可,俞逊发先生创作的笛曲《琅琊神韵》、李增光先生创作的《南山吟》中都有精彩的运用,能营造出一种飘渺、虚幻的氛围。
(二)舌的特殊奏法
1.喉花舌(漱口音)与喉音
(1)喉花舌。在人的吼腔上部,口腔内部有一小舌,学名悬雍垂,可模仿漱口时的声音,发出“喝”让小舌自身抖动,不断把气流打碎,发出类似于弦乐抖弓、弹拨乐慢轮的效果,这就是喉花舌。喉花舌细腻委婉,在箫上吹奏别有韵味。高明先生创作并演奏的《收割忙》慢板就有喉花舌的运用。
陕西高陵县民间艺人胡道满(1909~1978年)在吹箫时运用喉音与箫声形成的和声,格外的雄厚有力。胡道满在1955年全国民间汇演中演奏的秦腔曲牌《苦中乐》《大金钱套柳生芽》中就有运用。胡结续先生改编并演奏的笛子独奏曲《我是一个兵》《花梆子》中也有喉音精彩运用。
2.碎吐(www.daowen.com)
碎吐音是由山东的民间艺人赵仁玉首创的吐音技法,是在双吐音的基础上将舌运动的速度增至最快而获得的一种奏法,属于色彩性的一种吐音。它的发音清晰、纯净、明快、有力且富有连贯性。碎吐音要求颗粒密集、有连贯性,碎而不乱,犹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其音响近似古筝的摇指,运用在乐曲中具有独特的效果,碎吐用TK彡记谱。刘管乐先生创作并演奏的《荫中鸟》快板与自由段过渡句就联合运用了单吐到双吐再到碎吐与喉花舌;赵仁玉演奏的山东民间乐曲《喜新婚》中也有运用,表现了祝贺新婚的欢乐情绪。
著名音乐编辑家常树蓬对“碎吐”技术的评价:“赵仁玉先生早逝,今人多不识,其风格非南非北自成一格,碎舌技巧堪称绝技,声若银铃,轻灵细密,类近花舌而殊无火气。若无天生舌唇之利,虽倍加努力亦难臻化境。今人只曲祥、宁保生善奏。收入练习曲集,并配以录音,对此项技术的保留有重要意义。”因此,曲祥先生编创演奏的练习曲《赶猪调》收入到《笛子练习曲选》当中。
(三)声带伴唱
1.双音代唱
胡道满先生创造性地把秦腔唱法的彩腔唱声和箫吹奏运气巧妙融合在一起,然后注入箫管的吹奏方法,称为“双音代唱”。用“双音代唱”奏出的悲壮乐曲《柳生芽》,使洞箫幽咽低沉的声音突然放大,如唢呐浑厚响亮,又恰似梆笛和板胡一样豪迈粗犷,具有强烈的穿透震撼力;胡道满在《孔子哭颜回》中运用的喉音和双音代唱吹奏独具一格,似秦腔中的哭唱。箫声呜呜,如泣如诉。
2.自声伴唱
20世纪80年代初,胡结续先生在吹奏笛子的同时,用声带的哼唱与吹奏笛子同时进行,演奏出各种不同线条的双声部,成为“自声伴唱”,其创作演奏的《长城忿》感人至深。武汉音乐学院的荣政先生在其创作演奏的《方竹》中也有运用,营造出神秘的音乐效果。笔者认为用“呜”的发声歌唱配合笛子吹奏的双音代唱以及自声伴唱,在音色、音质的匹配上较为合适。自声伴唱记谱时直接用双声部记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