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笛派是北派竹笛中具有蒙古族风格的分支流派,是由李镇先生所创立的,它将草原文化与笛乐文化融为一体。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各种形式的歌唱更是伴随着牧人生活的始终:牧羊时唱、挤奶时唱、喜庆时唱、蒙古包内饮酒时更是尽兴地唱。而伴随着歌唱的是优美的马头琴、四胡、笛子等乐器,在这样的音乐形态中,自然也形成了具有草原风格的笛子演奏风韵。草原笛派的演奏风格不光包含蒙古族草原音乐风格,还包括二人台风格(二人台戏曲在内蒙古也叫“蒙汉调”或“漫瀚调”,因戏曲唱腔中融合了蒙汉两民族的民间音乐而得名)。
李镇先生是草原笛派的创立人,他出生于山西省河曲县,幼年随家人迁居内蒙古,在内蒙古生活了数十年,对草原文化和生活习俗有着深刻的了解,并对草原人民怀有深厚的情感,加之曾师从刘兴汉、黄尚元、刘森、冯子存等先生,他系统专业的学习竹笛艺术的经历,为草原笛派最终的创立打下了深厚稳定的基础。一个艺术流派除了要有其代表性的艺术家之外,代表性的曲目也是不可缺少的,草原笛派由李镇先生创立,代表曲目中大多数是由他本人所创作的,蒙古族风格的笛曲有《鄂尔多斯的春天》《草原的思念》,竹笛组曲有《草原抒情》等,二人台风格的笛曲有《大青山下》、竹笛协奏曲《走西口》等。这些经典草原笛派的竹笛独奏乐曲都深受竹笛学习者及音乐爱好者的喜爱。(www.daowen.com)
李镇先生在竹笛的改革发展上也做出了很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初,他借鉴西洋长笛的演奏方法使传统六孔竹笛的音域由原来的两个八度扩展到了三个八度;20世纪90年代初他采用玻璃钢(环氧树酯)作为原材料制作出了双笛膜大笛,在解决北方干燥地区竹笛易裂的问题的同时,还保留了竹笛饱满明亮的音色,《草原的思念》这首竹笛独奏曲就选用了这种双笛膜大笛来演奏,使乐曲风格更加切合草原文化,音色淳厚、具有张力,情感细腻饱满,给人以曼妙的美感。李镇先生的改革极大地扩展了竹笛艺术的表现力,推动了中国竹笛艺术的长足进步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