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竹笛艺术是中国竹笛的表演流派之一,是以演奏家为主体的艺术群体。所以,其代表曲目也主要是由演奏家本人在民间音乐、地方戏曲音乐的基础上改编、创作而成的。以冯子存、刘管乐、王铁锤为代表的北派竹笛艺术积累了丰富的笛子独奏曲曲库,下面对几首北派竹笛艺术风格的代表曲目进行简要介绍。
(一)《喜相逢》
《喜相逢》是北派竹笛的代表性曲目之一,由冯子存先生根据二人台牌子曲《碰梆子》改编而成,风格热情、粗犷、豪放。1953年《喜相逢》由冯子存先生在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汇演大会上首次公演,受到了业界及听众的热烈欢迎,遂成为北派竹笛独奏曲的保留曲目。
《喜相逢》的音乐素材最初来源于内蒙古的一首民间乐曲,后来被山西梆子和二人台吸收,用作戏曲情节中的过场音乐曲牌。在剧中,表现哀伤场面时,用稍慢的速度来演奏;表现喜庆场面时,就提速来演奏。改编后,可以表现出恋人重逢时的心情。
改编为笛曲的《喜相逢》主要依据情感表达进行了四次变奏,第一段为散板,缓慢的速度加切滑音、花舌、垛音等标志性技巧的运用,表现出亲人分别时难舍难分的感情;第二乐段表现出久别重逢的惊喜;第三乐段表现出返故土时欢欣雀跃的情绪;第四乐段气氛更为热烈,描绘出全家团聚时的欢乐情景。(www.daowen.com)
(二)《卖菜》
《卖菜》这首竹笛独奏乐曲是由刘管乐先生创作的。它是一首非常具有视觉形象的竹笛独奏曲,乐曲按照情节逻辑展开。《卖菜》分别由挑担、吃喝、卖菜、收摊作为主题。第一乐段(挑担主题),运用富有弹性律动的旋律,形象地模仿农民挑担行走时的样子;第二乐段(吃喝主题),用歌唱性的旋律刻画了农民开始卖菜时自卖自夸、悠然自得的艺术形象;第三乐段(卖菜主题),运用快速的节奏描绘了人们争先恐后买菜的热烈场面,乐段后部分不断加速,将卖菜的气氛推向高潮;第四乐段(收摊主题、尾声),节选第二乐段歌唱性的旋律表现菜农卖完菜后得意洋洋、自在而去的快乐情景。
(三)《庆丰收》
《庆丰收》是王铁锤1956年在农村演出时看到农民在农业大发展时期喜获大丰收的场景后,在河北吹歌《八仙庆寿》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编写的。笛曲《庆丰收》改编了《八仙庆寿》的调性,并加入了切分音节奏型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和律动。《庆丰收》中段的慢板部分是作者创作的,风格柔美,描写了农村丰收场景和人民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之后快板乐段作者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民间舞狮的热闹场面,节奏型取材于河北吹歌曲牌《备马令》,最后的乐段又再现《庆丰收》的主题旋律,并从中衍化出具有时代风格的新旋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