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EPC网络的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实践

EPC网络的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实践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EPC的概念在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最先提出。EPCglobal于2003年10月31日成立,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共同组建,不以盈利为目的。EPCglobal以改进EPC技术,满足自动识别的需要为目标。研究人员后来对这个规范进行了修改与优化,于2004年9月发布了修订后的EPC网络的结构方案,用EPCIS代替了原先的PML服务。全球各个EPCglobal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建立了一些EPC系统的原型。对于EPC网络的各个部分,都有一些国际组织或者跨国公司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EPC网络的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实践

EPC的概念在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最先提出。2003年11月,Auto-ID Center将名称更改为Auto-IDLab。EPCglobal于2003年10月31日成立,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共同组建,不以盈利为目的。EPCglobal以改进EPC技术,满足自动识别的需要为目标。Auto-ID Center和Auto-ID Lab两个组织都是EPCglobal的合作者。

为了解决数据的传输和存储问题,EPC系统使用了数据接口组件,使用计算机语言来对物品进行描述。2003年9月,Auto-ID Center发布了基于RFID实现的EPC网络规范,这个接口组件被称为PML(Physical Markup Language,物理标识语言)服务。研究人员后来对这个规范进行了修改与优化,于2004年9月发布了修订后的EPC网络的结构方案,用EPCIS代替了原先的PML服务。全球各个EPCglobal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建立了一些EPC系统的原型。(www.daowen.com)

对于EPC网络的各个部分,都有一些国际组织或者跨国公司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目前从标签的数据编码、与读写器的空中接口协议,到EPC中间件、EPCIS、EPC网络架构、应用等多个层面,EPCglobal均出台了相关标准和规范,其中,EPCIS标准(EPCIS Version1.0 Specification)于2007年4月12日批准发布,该标准提供EPC及EPC相关信息的共享的方法和接口;只有对象名称解析服务(Object Naming Service,ONS)的标准还没有确定;在应用方面,国外对于EPC网络构成的应用系统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成果,并且已经有成熟的EPC/RFID系统的产品使用在物流、供应链等行业应用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