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主原则
高校管理者在制定激励方案时,不要独断专行,要多听教师的意见和心声,真正弄明白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激励,才能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激励方案。为此,高校管理者在制定激励方案时可以让教师参与到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来,以及通过加强教师间的沟通等方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高校管理的民主性原则,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对制定的激励方案的认可。
(二)认可原则
如果高校组织制定的激励方案不能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接受,那么无论他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多大的潜力、表现有多么的出色,他也不会努力工作和奋斗,激励是不会取得任何成效的。
(三)系统原则
激励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和行为现象,不仅直接决定于教师的需要内容、动机强度、目标期望、公平心理等多种激励机制的作用,而且受到教师个性差异、文化背景、学校组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激励方案要考虑到激励的系统性原则,使激励策略优化组合,在空间上相辅相成,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形成综合激励的格局及积极性的良性循环。
人的积极性运动机制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众多和交叉性,决定了激励必须采用综合系统的激励方式。所谓综合系统的激励方式就是根据各个影响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特点及系统理论,使若干项激励措施同步配套实施。(www.daowen.com)
(四)公平原则
激励是否公平会极大地影响教师的工作绩效和工作积极性。在制定激励方案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公平的原则。具体来说要做到“三个公平”,即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自我公平。所谓外部公平是指高校实施的激励措施与其他高校来比较是否公平合理。因为其他所有高校的激励水平代表着市场水平,是由价值规律起调节作用的激励水平。如果高校不考虑外部公平,那么,高校就很难留住人才,要做到外部公平,首先要做行业调查,然后再制定激励措施;而内部公平反映的是在高校内部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比较上是否是合理的。内部公平的问题影响到教师对待教学与科研的工作态度,影响教师之间的合作以及教师对高校组织的忠诚;自我公平就是教师自己将自身的绩效与激励力度的一种纵向比较,看激励力度是否与其所做的贡献大小相适应。自我公平的问题对教师的积极性也有很大的影响。
(五)激励原则
激励方案一定要体现激励的原则。激励的目的就是要激励教师,调动其工作的动机,提高教学、科研的水平。如果所制定的激励方案缺乏足够的激励性,那么就是一个失败的方案。
(六)可操作原则
激励方案中所规定的激励措施应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一个缺乏实际实行可能的方案无疑是一座漂亮的“空中楼阁”,制作得再精美也是惘然。因而,方案制定者应充分考虑、分析方案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可能受什么样的因素影响,在现实条件下是否具备实施的可能性等问题,要千方百计地确保所制定的方案在实际操作中能够顺利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