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教师组织认同与激励机制创新:社会同一性视角

高校教师组织认同与激励机制创新:社会同一性视角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同一性主要是个体根据自己所属的某一或某些社会群体而对自我所进行的界定。因此,社会同一性作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来源于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或某些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的认识,这些认识对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而言,具有特定的情感或价值意义。Tajfel认为个体社会同一性的形成包括分类、认同和比较三个过程,因此社会同一性理论又被称作CIC理论。

高校教师组织认同与激励机制创新:社会同一性视角

同一性是当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所涉及的一个概念,但同一性概念的内涵与理论角色在不同的学科中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心理学中,最早提出同一性这一概念的是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他在叙述犹太人的自我意识与民族的连带感时采用了“内在同一性”一词。依据他的观点,“同一性”就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车文博,1988)。

在弗洛伊德之后,对同一性概念做出进一步阐述的是Eriksen。在Eriksen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体系中,自我同一性是自我认知的内容核心,也是自我与外界互动时的人格主体。与此同时,Eriksen也提到了“集体同一性”的概念,正是在此概念的基础上,Tajfel(1978)及其后来学者提出了“社会同一性”的概念,并逐步完善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社会同一性理论。

对于同一性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同一性,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社会同一性理论的兴起,个体的社会同一性开始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社会同一性理论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社会同一性理论就是指Tajfel的“社会同一性”理论,而广义的社会同一性理论还包括Turner的“自我分类”理论。

(一)社会同一性理论的概述

Tajfel(1970)在其早期所进行的“分类与知觉”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被试在知觉物理刺激的时候,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强调原则—刺激的分类影响了知觉的结果,刺激中的内分类相似性和类别间的差异性影响了被试的认知结果。他非常感兴趣,这种分类规律是否也同样存在个体对于社会刺激的知觉之中,于是就设计了一系列精巧的实验来加以证明。

Tajfel采用最简群体实验范式来对自己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在具体操作中,他先请被试对一张卡片进行点估计,并以此为理由(并不是根据点估计的真实成绩)随机地将被试分为两组:高估组与低估组。然后,要求被试进行资源分配的工作。结果显示,这些被试虽然与同组的其他成员之间互不认识,甚至从没有见过面和进行过实际的互动行为,但还是会分配给自己所在组成员较多的资源。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当被试单纯地知觉到分类时,这种认知上的分类,就会让我们主观上知觉到自己与他人共属一类,而产生一种认同感。

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Tajfel提出“个体实际上具有两种同一性,即个体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个体同一性主要是指根据个体的自身的特征而对自我所进行的界定,例如“我是个瘦高个儿”或“我喜欢读书”。社会同一性主要是个体根据自己所属的某一或某些社会群体而对自我所进行的界定。社会群体的范围,既可以指国家、种族、性别等大的方面,也可以指学校、班级、小组等小的方面。例如“我(们)是中国人”或“我(们)是篮球队员”。因此,社会同一性作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来源于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或某些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的认识,这些认识对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而言,具有特定的情感或价值意义。

Tajfel对于社会同一性的解释建立在三项假设的基础之上,这三项假设为:

1.个体具有追求成就,维持或提高自身价值的积极的自尊的需要;

2.自尊在某种程度上由社会同一性所决定;

3.社会同一性根据群体背景而被积极或消极地加以评估。

Tajfel认为个体社会同一性的形成包括分类、认同和比较三个过程,因此社会同一性理论又被称作CIC理论。这三种过程的具体含义如下:

1.分类是指个体在知觉时,倾向于根据对象的相似性、活动的同类性以及意图或行为等把环境组织为不同的类别,如人的、物的、事件的和群体的类别,从而来简化对于环境的认知。分类的原则就是认知类别,它是把具有一个或几个特征的个体组合到一起。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类别不同于物理刺激的类别,社会类别既可以是分类的主体,又是分类的客体。社会类别区分的结果就是类别内差异的最小化和类别间差异的最大化。

2.认同是确定一个我们知觉自己所属的群体,获得群体成员身份的过程。依据社会同一性理论,群体成员身份不是外部加在个体之上的,而是个体真实的、重要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情境中,个体都需要对自己的群体身份进行认同。因此,随着情境的变化,个体的认同过程也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认同有的时候指我们认为自己是群体的成员,有的时候指我们认为自己是独特的个体,这依赖于环境线索的差异。

3.比较是个体在不同群体(同一性)之间进行权衡,寻找群体(同一性)间积极差异的过程。这是因为积极的自我概念是正常心理功能的一部分,为了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个体总是在努力追求着个体的积极自尊,而这种积极自尊主要是通过(群体)比较而维持积极的差异来获得的。个体加入一个群体后,从心理上就获得了关于该群体的积极同一性,并把这一群体与其他群体区别开来。而一旦群体间的比较结果是缺乏积极的同一性,从而也缺乏积极差异的时候,成员会从物理上离开群体,或从心理上与自己所属的群体相分离,产生一种进入更高地位群体身份的渴望,或采取一种积极的或竞争的策略恢复群体的积极差异。(www.daowen.com)

(二)自我分类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Turner etal在Tajfel社会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并形成了自我分类理论。自我分类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对于自我概念的重新诠释、自我分类的过程以及对隐藏于这种分类活动背后的两种动机过程的分析等。

依据自我分类理论的观点,自我概念是以自我分类的形式存在的个体有关自我的一组认知表征。自我分类具有等级特性,每一等级的抽象程度不同,该类别的包含程度也不同。在社会自我概念中,至少存在着三种水平的自我分类:1.自我的最高水平—人类,即建立在一个人对人类的认同基础之上的自我分类,是与其他的生存方式相比,与人类种群的其他成员共有的一般特征;2.中间水平—内群体与外群体分类,即建立在内群体成员之间相似、内群体成员和外群体成员之间差异的基础之上的特征,如性别、国籍、种族等;3.处于次级的个人水平上的自我分类,即认为自己作为唯一的个体,与内群体其他成员之间有所区别的一些特征。依据上述分类,任何个体都拥有多重有关自我的概念,有多少种主观感觉从属于其中的群体或者有多少种个人关系,人们就有多少种社会认同和个人认同。在不同的抽象水平上,自我分类的突出性会有所差别,而这种差别来源于个人特征与情境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个体社会自我概念的操作具有情境具体性。

自我分类理论认知过程的核心是去人格化。当个体对某人进行归类时,通常不是将这个人视为是特殊的个体,而是通过原型的透镜来看待他们。人们在认知上根据原型来表征群体,并同时获取群体内的相似性、结构关系以及群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原型所规定的作为群体成员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等。对外群体成员建立原型基础上的知觉被称为是刻板印象,认为“他们”相互之间相似,并且都具有外群体的特征。当对自己进行归类时,相同的去人格化过程就表现为根据内群体特征看待自己,并且由于原型也描述和规定了感觉和行为的恰当的群体方式,个体也会遵循合乎规则的感觉和行为。

当两个或者更多的个体根据一些共同的内群体—外群体分类来知觉和定义自己时,心理群体的形成就发生了。分类的形成依赖于刺激间的比较,而群体间社会比较的目的是为了将内群体成员的自我和外群体成员的自我之间的差异最大化。社会群体间的比较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即在相关的比较维度上,知觉到的群体内差异要小于群体间差异。

自我分类的显著性导致对群体内相似性和群体间差异性的重点知觉,进一步来说,一个水平上自我分类的显著性与另一个水平上自我分类的显著性具有功能性对抗,即一个水平上的显著性会产生群体内相似和群体间的差异,而这减少或者抑制了对群体内差异和群体间相似性的知觉,而群体内差异和群体间相似性分别构成了更低和更高水平中的刺激进行分类的基础。显著性依赖于可获得性和拟合性。可获得性指“一个具有某种特征的刺激输入根据一个类别被编码或者被认同的准备状态”。例如,性别和种族通常是长期和情景中可接近的社会类别。可获得性主要受到过去习得的经验和当前动机的影响。拟合性则是指现实与对类别进行定义的标准之间实际的匹配,也就是行为一定要符合对类别进行定义的刻板性规则。例如,如果一个人的外表、说话或者行动不符合知觉者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那么,这个人就倾向于不被知觉为中国人。

自我分类过程受到自我提升和减少不稳定性两个基本动机的引导。自我提升和自尊是人类的一个基本性动机,由于在分类过程中,对于群体的评价在实质上就是个体的自我评价,因此,人们会努力提高或者保护他们自己的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的威信和地位。人们这样做是因为在群体显著的背景中,得到提升的自我是集体自我。在群际比较显著的情景中,拥有一个积极评价的社会同一性,并且从属于一个声望极高的高地位的群体对于自尊会有更积极的作用。另外,人们努力降低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以及所处位置的主观不稳定性—他们期望了解自己是谁,怎样做出行为,以及其他人是谁,他们又会怎样行为等。社会类别将自我概念、行为以及原型联系在一起,它描述和规定了行为,因此减少了不稳定性。

(三)基于社会同一性理论的组织认同的概念

社会同一性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得到社会心理学家的普遍关注,目前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学者们采用社会同一性理论来对诸多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如群体行为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等,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其中,在组织管理领域的运用和备受推崇,是一个典型的方面。

在对组织认同的早期文献进行详细评述的基础上,Ashforh&Mael提出,此前的研究混淆了组织认同与其他的概念,“这种混淆影响了社会同一性的丰富成果在组织中的应用”。依据他们的观点,认同组织的个体是将自己有效地归入到一定的社会类别之中,而这个类别就是其工作的组织。因此,组织认同是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其关键性文献中,他们认为认同组织的个体具有“与组织共同命运的知觉”。

在对文献的广泛评述中,Dutton,Dukerich&Harquail进一步将社会同一性的理论应用于组织认同的研究领域。他们认为组织认同可以被定义为个体的自我概念与知觉到的组织同一性包含相同特征的程度。高组织认同的个体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与其他的同一性相比,个体作为组织成员的同一性更为突出;二是个体的自我概念中具有很多他在对组织进行定义时所采用的特征。这种观点与Brown、Lee和Patchen有点类似,这些人也认为在个体和组织之间具有共同的特征、目标和信念。Dutton,Dukerich&Harquail的特色在于他引用了社会同一性理论的概念,并明确地提出了组织认同就是将组织同一性的内容整合入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

依据这一观点,个体与“作为社会群体的组织”具有相似的特征,组织是员工自我概念中的一个部分。更具体地说,组织认同涉及一种状态,即“在员工的自我概念中,整合了很大一部分他认为是组织的独特的、核心的和持续的特征进入到他自己的独特的、核心的、持续的特征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到共同特征时,原来的学者如Patchen认为是与组织的其他成员而不是组织具有共同的特征,而Dutton,Dukerich&Harquail则采用了组织同一性的概念,用员工期望分享的特征来对共同特征加以描述。

进入21世纪,学者们又进一步拓展了组织认同的概念内容,Van Dick认为原有的研究并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同一性理论的强大优势。因此,他及其同事在一系列论文中,进一步将社会同一性理论的基本观点引入到组织认同的研究之中。Van Dick etal认为组织认同包括四个亚成分:情感成分、认知成分、评价成分和行为成分。虽然Van Dick etal的理论阐述仍在社会同一性理论的范围之内,但是,他们的工作显著地拓展了组织认同概念的边界。实际上,这种拓展使组织认同进入到组织承诺的边界之内,大大地增加了组织认同和组织承诺概念的区分难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