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4月,天气如夏。时有细雨,调剂扑来的热气。
龙泉驿区洛带镇三峨街,阴雨连绵之后的阳光显得温柔,还有些春天的样子。
咕噜转动的水车前面,是一座两层小院。青砖黛瓦,一对石狮子立在门前。一墙高的木架子摆在进门处,上面摆着白色的器皿。院子的景致从缝隙里漏出来,平添了几分旖旎。
大厅里,小狗“皮特”蜷在落地窗下晒太阳,男主人张欣睡眼惺忪从里屋出来,一跨出大门,安静惬意的“皮特”立马扑腾起来,朝着张欣汪汪大叫。
“只要见着我们在外面,它就要吵着出去。”抱起“皮特”,王新慧跟着迈出门。
时间已近11点,这座小院才刚刚醒来。“昨晚朋友过来玩,大家喝酒聊天到凌晨4点,所以睡到现在。”张欣说。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巴黎、北京、海南、广州、厦门……辗转过那么多城市,如今定居成都,为的不就是这“半日闲”么。
成都院子 融合多元素的艺术中心
这座小院,是川西民居风格,张欣和王新慧接手后经过一番打造,屋内设计以北欧极简风格为主调,黑白灰加中国风原木、石材,再配上木蜡油。一屏一画一桌一椅,颇具韵味。从景观、装修到家具、瓷器、餐具,夫妻亲自参与设计,大费周章,构筑出院子现有的模样。
“这是我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是过去大户人家的东西,把它按照自己的想法修缮加工一下,既保有了原来的朴素,又增加了新的味道。”随意拿起一样物件,张欣便能说出背后的故事。
2016年7月,这里开始接待来客,受建筑设计、法国美食、红酒、书籍和茶、芭蕾舞等独特元素的影响,朋友、朋友的朋友纷至沓来。小憩,喝酒品茶,洽谈会晤,缘由各异。
旁人把这里看作一家民宿,声名渐显,然而张欣心底里,却认为这不单是一个让人住宿和休憩的地方。“其实我对它的定位,是艺术中心。芭蕾舞也好,建筑设计也好,陶艺、厨艺也罢,都是艺术。我从心底尊重手艺人,在法国,厨师就被称为‘厨房的指挥家’。”
比如院子的名字“厚斋·友竹居”,“厚斋”取自张欣一位老师的雅号,老师是他最尊敬的一位艺术家,“友竹居”则效仿东坡居士“以竹为友”,欢迎远方来客。
1979年出生的张欣,10岁学芭蕾,17岁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毕业后出国,在芭蕾之都法国,度过了13年职业舞者生涯。他骨子里有一半的西方做派和认知:“民宿,最早源于欧洲,真正的欧洲民宿,大都是城堡。这些城堡本身,或者有自己的故事,或者有历史文化积淀。”
张欣夫妇在洛带的院子 雷远东摄影
舞者夫妻 花900万修成心仪之所
王新慧优美舞姿 受访者供图
王新慧从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毕业后,以芭蕾舞职业演员的身份到过国内外各地交流演出,夫妻俩都是全世界走过一遭的。
繁华世界,来来去去,两个北京人怎会安居于成都?
“演员的生活很单纯,就是不停地训练、演出,也有很多机会去全世界旅游。”张欣如此描述他当职业芭蕾舞演员的日子。“作为一名芭蕾舞演员,30出头已经算是高龄。”舞者都有常见的伤病缠身,再加上家人的期盼,2009年,张欣从法国回到北京,回到母校当芭蕾舞老师。
那一年,王新慧也回到北京舞蹈学院当芭蕾舞老师。2010年,张欣和王新慧一见钟情。相识相知后,两人在北京过了几年按部就班的生活。再后来,张欣决定离开学校自己创业,第一站选择了武汉。
从武汉,到广州,到海南,张欣的事业一路向南,王新慧也跟着一路南行。每到一座城市,张欣忙碌他的工作,妻子就在这里找一所学校,教她的芭蕾。
“到这里来之前,是做一个新三板上市的实体企业,养殖业全产业链,已经做到C轮,实在觉得心累了,不想再做。于是,交接了工作,想找个地方过宁静的生活。”张欣心力交瘁,决定休息一段时间,去过夫妻俩梦寐以求的生活。
“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心不忘芭蕾和塞纳河的张欣,想寻找内心的诗和远方。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带张欣来到洛带镇,小镇的幽静,成都的慢节奏,完美契合夫妻二人此时的心境。(www.daowen.com)
看上了这座院子,张欣和妻子花700万买下来,然后用200万装修成心仪的样子。“这是我们的家,也是我们努力要建的艺术空间。”
芭蕾教学 不是真心喜欢会拒绝
艺术空间的信号正在释放。
院子一楼有个大房间,落地镜和舞蹈杆讲述着这里的故事——每到周末,张欣和王新慧的学生来到这里,学习芭蕾舞的技艺、礼仪和文化。
张欣曾经获得过瑞士洛桑国际芭蕾舞比赛金奖,第一届上海国际芭蕾舞蹈比赛金奖等,有过硬的专业水平。王新慧从教多年,同样经验丰富。记不得具体哪一天,有朋友主动把孩子送到了两人跟前。
“现在芭蕾舞的奖项越来越少,在国外主要在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很少有比赛了。芭蕾不是一项竞技运动,不光有技术,更有芭蕾舞的礼仪、文化和历史。”芭蕾舞是夫妻俩无法割舍的情感。
“王老师”和“张老师”由此开始了一对一的芭蕾舞教学,目前有5个学生。张欣说:“能不能成为一名专业芭蕾舞者,先天身体条件,身材比例等起决定性作用。作为兴趣爱好,则没有什么太多的要求。”
这里,收学生的唯一标准是“要看孩子是不是真心喜欢”。张欣拒绝过不少慕名而来的求学者:“孩子并不喜欢,只是父母一厢情愿想要孩子学,这种我们不收。”
张欣和王新慧的小院离繁华闹市较远,特别是远离成都市区。一个初三的孩子为了学芭蕾,每次都提前一天到小院住下,第二天一早上课。一个四年级的孩子爱跟王新慧学芭蕾,因为家离这里太远,家长一度劝孩子放弃,没想到孩子竟然发出恳请:“妈妈,我以后星期六就把所有作业做完,星期天你就让我学芭蕾吧,行不行?”
“这就是我们强调要孩子真心喜欢的原因。”王新慧说,“只有喜欢,才能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张欣因此次确定,这座院子为芭蕾而生,为艺术而生。
有舞蹈有情怀,还有美酒和美食。频有三五好友相聚于此,把酒言欢,品茶闲坐,吃张欣做的法国菜。
“我喜欢去法国当地的古堡,向老太太学做波尔多菜,外出参演时也四处拜师。”张欣说,在法国时,每到一处他便找机会看下厨者用了什么调料,每次看完都把调料抄下来。
张欣是小院唯一的西式厨师,他做的法国菜也是这里的招牌。“做菜就像跳舞一样,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别人喜欢你的菜,那感觉很好。”
配美食少不了美酒,院子里就有个酒窖在地下室,这里保持着红砖本色,藏着张欣和朋友从法国淘回来的红酒。“几十上百块的都有,国外的酒窖就是这个样子,用红砖砌成,能藏酒就行。”
说到美食与酒,张欣有些兴奋,他爱红酒,甚至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农庄。
“国内酿的葡萄酒赶不上法国,不是因为原材料有问题,而是因为技术。酿葡萄酒必须要用橡木桶,一个橡木桶3000欧,只能用两三年。橡木能吸收葡萄酒中的酒精,所以国外的葡萄酒没有这么烈的酒味儿。”张欣已经做过很多功课,“其实本地的葡萄原料丰富,可以建一座农场,酿国内最纯正的葡萄酒。”
张欣的脑海里似乎已经有了蓝图:“农庄选址最好就在龙泉山上,能有旧建筑可以改造最佳,沿袭北欧的建筑风格,开垦一块葡萄园,自己酿造葡萄酒,邀朋友来品尝。”畅想这番美景,王新慧的眼睛也跟着亮了。
现在,张欣和王新慧的生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诗和远方。
(本文原载于2017年5月1日《华西都市报》
封面新闻记者:李媛莉、谢燃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